禾賽上市止步,為何沒趕上激光雷達風口?
【導語:1月份剛剛在科創板遞交IPO申請獲得受理的禾賽科技,近日終止了其上市進程。對於在國內曾經大放光彩的激光雷達企業,禾賽突然終止上市其實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隨着無人駕駛技術研發的持續深入,激光雷達正在成為各大主機廠下一代產品的前裝配置,以此為整車控制器提供更多的輸入以供決策。但禾賽科技沒有趕上這一波風口,在全球的激光雷達企業中有逐漸掉隊的風險。】
撰文|張大川、編輯|禾子
科創板的設立,是獨立於傳統的主板市場所設立的一個新設板塊。由於在科創版內試點註冊制,因此其准入門檻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為相比於主板市場有所放鬆。但科創板設立至今,每年審核的淘汰率都不低,而證監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對申請科創板上市企業加強的相關審查,也是直接導致了一批企業主動撤回自己的上市申請,禾賽科技正是其中一家。如今禾賽科技國內激光雷達第一股的夢想已經破滅。對於禾賽科技來説,眼見像Luminar以及AVEA這樣的激光雷達初創企業在北美通過SPAC方式上市成功,未來的道路只會更加難走。
產品規劃慢半拍,禾賽科技開始掉隊
禾賽科技的拳頭產品在於機械旋轉激光雷達,其中Pandar40P和Pandar64這兩款機械旋轉產品佔到了其營收的99.8%。但是這種產品成本較高、且可靠性較差,難以達到車規級使用的標準。因此我們發現,禾賽的客户雖然很多,包括美國加州 DMV 公佈的 65 家獲得無人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的公司中,超過 50% 已經是禾賽科技的客户,但這些客户更多的是將禾賽的產品用在自己的無人駕駛測試車中,而非其實際的量產車型中。
反觀禾賽科技的主要競爭對手,當前全球激光雷達中最為炙手可熱的企業Luminar,其所推出的成本較低,且已經達到車規級應用的固態激光雷達,已經獲得全球排名前十大車企中七家的認可,手中的量產訂單達到15億美元。最近上汽發佈的R-TECH子品牌以及更早蔚來發布的ET7,也都將Luminar激光雷達視為其無人駕駛技術的標配。另外一家同樣上市成功的激光雷達供應商---Aeva則和大眾合作,奧迪e-tron以及未來的 ID平台車型都會選擇Aeva的產品。至於大陸、法雷奧、Waymo、博世等,或收購或自研,也都有自己雄心勃勃的量產激光雷達的計劃。
所以説,整個前裝市場,留給禾賽科技的空間越來越小。激光雷達其實和車規級芯片一樣,尤其是固態雷達,其實技術含量並不是那麼可望不可及,但其需要經過一個繁瑣漫長的認證過程才能得到實際裝車應用。以目前的局面看,隨着主機廠或者一級供應商以聯盟的方法選定自己的激光雷達供應商之後,像禾賽科技要想奪回這個市場份額,難度越來越大。
和Velodyne釐不清的恩恩怨怨
説起禾賽科技,就不得不説激光雷達領域的落魄貴族---Velodyne。Velodyne曾經憑藉機械旋轉激光雷達,是眾多廠商在進行無人駕駛測試時繞不開的一個硬件配置。而其高昂的價格以及其研發的128線激光雷達,在探測距離和精度上,時至今日也是一個標杆性產品。但在禾賽科技以及其他國內激光雷達初創企業的衝擊下,由於成本上沒有任何優勢,Velodyne最後不得已退出了中國市場。
但Velodyne卻在美國發起了對禾賽科技侵權的訴訟。2019 年,雙方就專利糾紛達成和解;2020 年 禾賽與 Velodyne 簽署《訴訟和解和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而達成和解協議的背後,禾賽在2019年向Velodyne支付了約1.6 億元的一次性專利許可費;2020 年前9個月,禾賽支付的專利許可費為 1500 萬元。對於禾賽本來就不漂亮的財務報表,這筆費用無異於是雪上加霜。而讓財務報表惡化之外,禾賽在相關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也已經暴露無疑。而讓財務報表惡化之外,禾賽科技在知識產權方面的瑕疵不僅讓其授人以柄,也是被外界看衰的一大原因。
智能網聯汽車的蛋糕雖然很大也很誘人,但是進入其中瓜分成果的門檻正在越來越高。而且隨着主機廠越來越重視核心零部件,像大眾、特斯拉等都會將包括電池在內最關鍵的零部件的設計和生產掌握在自己手上。也就是説,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最大最強,並獲得主機廠的垂青,那未來進入前裝市場的難度會越來越大。所以説,未來的這些核心零部件之間的競爭,並不是之前的供應商和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主機廠也會親自下場,參與其中。而如此激烈競爭的背後,是技術的快速發展,疊加車規級產品漫長的認證流程。對於身處其中的廠商來説,一旦錯過一個時間點,很有可能意味着滿盤皆輸。對於禾賽,要在固態激光雷達領域PK Luminar,重新找回往日的榮光,目前來看希望並不大,至少在海外市場上,禾賽科技的機會已經不多了。對於投資人來説,在這個技術快速變遷的時代,也需要擦亮眼睛。否則一旦投錯企業,那帶來的必然是巨大的虧損。這是風投最大的風險,同樣也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
點評
禾賽科技終止上市,對於科創板來説是一件好事,畢竟如果帶病上市會讓國內不少投資者吃虧。相信如果禾賽科技可以重新調整產品序列,儘快推出具有性價比優勢的固態激光雷達產品,在龐大的國內市場站穩腳跟,那其未來並非沒有捲土重來的機會。不過如果禾賽科技堅持自己的機械旋轉激光雷達產品,而且沒有辦法達到車規級量產的程度,只專注在試驗車等小眾市場上,那其未來生存發展空間會和Velodyne一樣越來越小。激光雷達如此,對於汽車新四化時代的其他零部件同樣如此。
(本文系《禾顏閲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