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家”CEO又賣資產!臨危受命的他是如何拯救英特爾的?

“敗家”CEO又賣資產!臨危受命的他是如何拯救英特爾的?

半導體產業的波譎雲詭,經常朝着讓人看不懂的方向駛去。

最近,一條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的熱搜驚詫人的眼球,初一看,還以為英特爾都混到這麼慘了,還沒來得及和AMD決一死戰,就被人收購了?點開一看,才發現,原來收購的只是NAND閃存及存儲業務,其中包括NAND SSD業務、NAND組件和晶圓業務以及在中國大連的NAND存儲器製造工廠。

10月20日,SK海力士官網正式披露了這份收購協議,將以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以上英特爾的業務。對於為什麼要收購這些業務,SK海力士表示,公司旨在強化其NAND閃存解決方案相關競爭力,發展存儲器生態系統,進而給客户、合作伙伴、公司員工和股東帶來更多利益。

需要指出的是,英特爾依然保留了其Optane(傲騰)業務,這或許是給自己留下的一點念想吧。

世事變遷,曾經靠着存儲業務起家的英特爾,到了如今,世人卻只知其CPU業務,而老本行存儲業務淪落至今,這背後,是英特爾篳路藍縷的轉型之路。

起家業務淪為雞肋

作為CPU行業的巨頭老大哥,英特爾卻是靠半導體存儲器芯片起家的,在60年代毫無敵手,以絕對的姿態佔領着近乎100%市場份額。

不過好景不長,到了80年代,日本半導體產業崛起,更競爭力的價格和成熟的技術,把安於現狀的英特爾打得的潰不成軍。因此,英特爾也開始轉型,全力投入到微處理器的開發和研製中,卻沒想到因禍得福,反而在PC領域稱王稱霸多年。

而自身起家的存儲芯片業務自此也淪為了非核心業務。根據英特爾在2019年披露的財報顯示,NAND所在的非易失性存儲器解決方案事業部(NSG)全年收入僅佔總收入的6%。據財報顯示,該NSG業務2016、2017、2018年分別虧損5.4億美元、2.6億美元、500萬美元,2019年營業利潤虧損達12億美元,直到今年才盈利。

對於英特爾來説,這些曾經的功臣業務到了今天已經淪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選擇狠下心將其剝離出去,一方面可以利用這筆資金解決其在芯片技術上的困境,從而專注的發展自身核心業務;另一方面,也可以將這筆錢,押注在人工智能、5G網絡、自動駕駛等更加具備未來前景的領域上。

剝離非核心,聚焦主業,這就是英特爾新任CEO鮑勃·斯旺( Bob Swan )上任後定下的主戰略。

去年7月,英特爾將自身手機基帶業務打包出售給蘋果,這包括2200名英特爾員工加入蘋果公司,相關知識產權、設備和租賃,而英特爾將為此獲利10億美元。

今年年初,英特爾又想要出售家庭連接芯片業務,據説已經和MaxLinear正在進行併購討論,但雙方尚未達成任何協議。

而這次出售存儲業務,英特爾也早就釋放過新號。今年3月的時候,英特爾CFO George Davis表示,雖然包括數據中心在內的閃存市場仍有增長空間,但公司“還無法從中獲得希望看到的那種回報”。

這句話很好理解,説白了就是,雖然市場還有增長空間,但是我感覺我們已經賺不了錢了,還是及時抽身吧。

AMD窮追不捨

從80年代經過第一次轉型,英特爾從存儲霸主跨越到PC霸主,但是最近幾年,英特爾的核心業務,CPU方面,卻也是擠牙膏式的更新,備受市場吐槽。

這其中,最大的焦慮,無疑是來自於競爭對手也AMD的壓力。

然而就在10月27日,英特爾最不想看到的事情成真了,AMD 確認350億美元收購賽靈思,已達成最終協議,這筆交易的完成,對於英特爾來言,又將是致命打擊。尤其是最近幾個季度,AMD勢頭正猛,Ryzen Threadripper 3970X 更是號稱性能完爆英特爾。

這家只比英特爾晚一年成立的公司,已經在全球CPU廠商老二的位置上坐了許久了,對於老大英特爾一直都是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抓住機會把他趕下馬。

根據Steam 9月硬件調查,AMD CPU繼續蠶食英特爾市場,首次超過1/4的市場份額,達到了25.75%,增加了0.84個百分點。相較之下,英特爾CPU跌破75%,最新份額74.24%,下滑了0.85個百分點。

因此,在這種焦慮之下,英特爾已經沒辦法全面的照顧到各方面的業務了,在這種生死存亡的時刻,只有把力量集中起來,專注於自身核心業務上,押注未來,才能在這個時代的洪流中再次找到自身生存發展的位置。

CFO出身精打細算

而英特爾近年的轉型之路,繞不開一個關鍵的靈魂人物,是他的出現,把英特爾重新拉回到正確的航道上。

而這個人,就是理財小能手——鮑勃·斯旺。

鮑勃·斯旺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天才,出生於紐約州北部的錫拉丘茲,1983年畢業於布法羅大學,獲得商業學位。1985年,鮑勃·斯旺在賓厄姆頓市的紐約州立大學獲得MBA學位,第一份工作就是大名鼎鼎的通用電氣,在這家公司,鮑勃·斯旺一干就是15年,從一個普通的財務,爬升到了通用電氣運輸系統、醫療系統和通用電力的首席財務官位置。

如果沒有意外,可能鮑勃·斯旺會在通用電氣工作至退休,雖然也算是功成名就,但總覺得不夠精彩。轉機出現在1999年,互聯網這個新生事物的發展,讓鮑勃·斯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和興奮感,於是他選擇在這一年跳槽去了在線雜貨配送服務Webvan擔任首席運營官,然而好景不長,沒兩年,這家公司就破產了。

感受到命運多舛的鮑勃·斯旺,似乎有些認命了,回到了傳統的企業,繼續當着他的首席財務官。時間節點再次快進到2016年,英特爾前CEO科再奇邀請鮑勃·斯旺擔任首席財務官,給出的薪酬總額為2300萬美元,遠超於同行崗位的標準,可謂是相當重視了。

原本兩人也算是好搭檔,但隨着科再奇辦公室醜聞爆發不得不卸任,鮑勃·斯旺臨危受命,擔下了率領英特爾繼續往前走的重任。在面對外憂內患的局面下,外界看到似乎就是鮑勃·斯旺不斷“敗家”賣賣賣。他能夠完成拯救英特爾的重任嗎?

我們沒辦法去給出答案,唯有時間才能證明他的做法是否對錯。但是從商業思維上來説,鮑勃·斯旺這個戰略的高明之處,就在於看似是敗家行為,實則是割肉飼鷹的豪舉,不但將自身多餘的“贅肉”捨去,還能換來英特爾最缺的現金流資金,來補貼其他核心業務的研發和發展,無疑是雙贏的格局。

正所謂,有舍才有得,希望抽調出精力後的英特爾,能夠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擺脱“擠牙膏”的魔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46 字。

轉載請註明: “敗家”CEO又賣資產!臨危受命的他是如何拯救英特爾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