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寧宇
在上兩篇文章中,我談到這些觀點:
1、個人數字化時代,企業規模越大,競爭力越強。移動互聯網讓互聯網企業成為最大贏家,同時電信運營商也是受益者,獲勝者都是大企業。
2、互聯網企業已經觸碰到了個人數字化市場的天花板,電信運營商的個人客户市場已經飽和,都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而5G的技術特性更加適配企業客户的數字化,所以由此開啓的數字化新時代稱為“5G時代”。
3、在數字化新時代,設備製造商、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不再攜手,各個玩家都有向產業鏈上下游滲透的意圖,試圖讓自己獲取更多的產業紅利。
4、大企業適合做“雲+網”的基礎設施,然而基礎設施的整體價值空間有限,為了在這有限的空間中爭取更多份額,大企業之間會爆發激烈的競爭。
5、5G時代平台企業缺乏對其他行業的理解,因此需要協商產業生態合作伙伴推動行業數字化的發展。
6、傳統的產業模式下,企業之間的合作形成相對固化的產業鏈,企業注重利用產業鏈管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零和博弈中爭取主導地位,以降本增效為目標。如今進行產業生態建設做大產業蛋糕,不能沿用這樣的思維模式和行為規則。
7、大企業習慣於用傳統方式對待合作伙伴,斤斤計較短期利益,不對風險因素和創新的價值進行合理評估,只想着把風險、壓力和責任甩鍋給合作伙伴,甚至以大欺小擠佔合作伙伴的生存空間。這些做法挫傷了合作伙伴的積極性,摧殘產業生態,完全背離了初衷。
這些觀點,大都談的是供給側自己就能解決的問題。實際上,5G時代的發展難度要比以往的數字化難得多。企業客户所需要的數字化,必須是滿足企業個性化要求的,所以5G時代更要關注客户的訴求和需要,絕不是拿“以客户為中心”的口號就能糊弄的。
今天我們嘗試從客户視角,來探討下“成本”的話題。
數字化連接成本還不夠低光是這個小標題,可能就惹到了很多業內人士:難道現在的資費還不夠低麼?
移動通信技術從誕生之日起就在不斷進步,移動通信網絡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不斷下降,諸多因素推動着全球範圍的“提速降費”,話音和流量業務單價持續降低,廣大的消費者和產業生態都是受益者。
以往電信運營商和設備商合作搭建公用通信網絡,無論是網絡結構還是成本測算,都是以整體最優為目標。設備製造商們推出新產品時,也一再強調是提高性能的同時降低了能耗,因此從供給側的視角看,談到的成本往往都是均攤的結果。
舉個例子:在一個區域裏,以前的設備能夠支持500人同時上網,每個人的上網速率500K;新設備組成的新網絡可以在同樣的區域裏,同時支持2000人上網,每個人的上網速率達到2M,這樣就可以算出來,通信效率提高了十幾倍,雖然設備和網絡投資比以前有所增加,但是仍然可以得出“新技術實現成本大幅降低”的結論。
這種計算方式在電信運營商做廣域覆蓋的時候沒毛病,尤其是當用户的通信量不斷增長的時候,反正也要擴容,用新設備和新網絡當然比依舊使用老舊設備合算。
那麼5G呢?企業客户在搭建數字化系統時需要的連接成本,好像不能這麼算。
5G的很多技術特性是面向行業客户數字化而生,尤其是網絡切片技術,讓客户興奮不已。理論上來説,5G的網絡切片技術可以為客户“隔離”出一張專用通信網,既滿足客户對於連接和傳輸等數字化基礎功能,同時還在安全、穩定等方面提供保障,這樣的網絡誰不愛呢?
技術問題之外,還有一個經濟賬要算:企業客户願意為這樣的切片網絡支付多少費用?
如果5G網絡已經完成了廣覆蓋,而且網絡資源充沛,那麼在5G網絡上切出一張專網,賣個稍微貴一點的價錢,很完美。
在完成5G廣域覆蓋之前就提供客户所需要的連接能力,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投入不少新的設備和資源;但是,企業客户需要的並不是5G的全部功能,更無法消耗那麼多的網絡能力,如果將這些成本都攤在企業客户身上,恐怕客户就笑不出來了。
面對企業客户時,你説我有百萬級的交換設備,容量能力是以前萬門交換機的百倍,但價格只是以前的2倍。可是客户的實際需求呢?千門的規模都嫌大,只想要最便宜的滿足需求的設備。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前面分析過的:傳統模式下運營商和設備商都是大規模建設網絡,然後靠海量的業務量將成本攤薄;但是企業客户需要的只是小規模的通信連接能力,並不具備規模效益。現實情況是:為了達成客户對低資費的期望值,供應商自己把成本扛了下來。
這樣賠本賺吆喝的方式,能維持多久?
類似的情況也體現在終端上。企業客户需要的連接終端不是複雜的功能強大的手機,而是定製化、廉價、減配的連接終端,小批量的專用連接終端,價格能降到什麼程度?
所以説,如何降低小規模數字化連接成本,將成本降到客户願意接受的程度,是5G時代企業數字化能否實現突破的關鍵。
集成開發成本還不夠低對於企業客户來説,數字化連接屬於基礎設施的範疇,並不能直接帶來直接價值,所以對於價格比較敏感。那麼在連接之上的數字化應用呢,是不是一片廣闊的市場空間?
企業級IT系統建設並非自5G時代開始,此前很多企業都做過信息化建設,將傳統的工作流程遷移到IT系統上,以此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為失誤。當企業信息化以降低成本為目標的時候,傾向於採用成熟的、產品化的軟件,很多軟件公司藉助這個機會發展了起來。
但是,如果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是IT系統提供的,那就不一樣了。試想下,如果兩家直接競爭的公司,企業A和企業B,同時使用一家軟件公司企業C提供的信息化產品,也就具有同樣的IT能力,A與B之間如何分出差異?企業A想出了新的能力需求,通知企業C完成了產品的開發和升級,那就意味着同樣使用該產品的企業B也同時獲得了這種能力,創新並不能轉化為差異化優勢。
所以説,如果企業的數字化系統與自身的競爭力有關,是形成差異化競爭的手段和工具,那這套系統就必須是滿足企業的個性化要求。
而5G時代提供給企業的數字化系統,肩負着給企業帶來差異化優勢的使命,所以必須是個性化的。
完成一套數字化系統的搭建,通常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根據需求進行定製化開發,另一種是用產品和模塊組合而成。無論是哪種模式,在5G時代都要滿足和適應企業的個性化需求。
對於前者來説,從頭到尾按照企業的個性化需求進行開發,系統搭建完成後,往往只能為這一個客户提供服務,這種模式缺乏可複製性,開發的投入產出效率低,大公司避之不及,通常只適合於成本低的小廠商來完成。
而後一種模式下的組合過程中,會涉及多個廠家之間的配合,成本也不低。
其一,產品需要被組合調用,所以要產品具備一定程度的開放性和適配能力,效率比不上端到端定製開發的模式。
其二,產品做大了,雖然適配能力強、被調用的幾率大,但會增加很多冗餘的功能,容易把產品做得厚重,抬高了開發和使用成本;但如果產品做小了,成本雖然降了下來,適配範圍有限,仍然不經濟。
其三,對於那些把多個產品拼接在一起的集成商來説,必須要熟悉會使用到的產品和模塊,甚至還要熟練掌握相關的參數配置和性能特徵,對於不能滿足的需求以及個性的要求,都要通過定製開發來解決。
所以説,如何降低企業數字化系統的個性化需求實現成本,探索將數字化系統的應用開發與集成成本降到客户接受的程度,是5G時代數字化應用能否推廣的關鍵。
需求變更速度還不夠快以前看過一張圖片,説數字化系統建設只是海上露出的冰山一角,建成之後的運營才是冰山的主體,沉在水下,深不見底。
5G時代,數字化系統為企業提供了基礎數據和差異化競爭能力。從系統能力具備的那天起,新的需求就會源源不斷地出現,對系統進行不斷的修改調整是必然,而壓縮新需求的上線時間(Time to Market,TTM)就是企業在這一階段最重要的成本優化目標。
對於企業的管理者來説,缺乏數據和信息支撐的情況下,決策往往只能根據經驗和直覺。在這個階段進行需求調研的話,好像領導的期望值並不高,對數字化系統的需求非常簡單,只要把基礎數據提供出來就足夠了。
受預算和經驗所限,很多數字化系統建設是嚴絲合縫地比照着需求進行開發,在架構設計和資源配置方面幾乎沒有冗餘。結果系統建成後,對數據的分析需求出現爆炸性增長:有的要對數據進行準確性校驗,有的要對數據做進一步分解,有的要對不同的數據進行交叉驗證,還有的要通過數據對未來趨勢進行預測。
對於數據使用部門來説,似乎基礎數據拿到之後,分分鐘就能完成進一步的分析。但實際情況是:無論是建模還是算法,都不可能信手拈來,更何況這些都是之前沒有提及的新需求。開發者和IT部門卻沒有資源來應對,甚至需要重新走立項申請的流程。結果等到資源到位,數據使用部門和領導的熱情早已散退,數字化錯失了大好的發展機會。
因此,需要在對數字化系統進行規劃的時候,超前性地預埋常規的擴展性需求,根據IT建設經驗提前準備一些分析模型和數據表,才能有效應對系統上線之後的需求爆炸。只有對新需求做到及時響應,才能持續激發使用者對數據的興趣,推動數字化系統的持續發展。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頻繁升級的軟件應用不僅給客户帶來新鮮感,也在不斷注入新的能力和特性。相應的,企業依託數字化系統提供差異化競爭能力,於是對需求變更響應速度的期望值更高。
無論是端到端定製化開發的系統,還是多個產品模塊組合出來的系統,做新需求以及系統的變更調整都要遵循IT規律。尤其是在已經上線運行的系統上做調整,既要保障現有業務的安全穩定運行,又要快捷準確地把新能力補充進去,對於系統的架構、人員的技能以及安全管理體系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壓縮TTM很難,但並不是做不到。
所以説,如何實現數字化系統快速調整,將需求響應速度和新能力發佈週期提升到客户可接受的程度,是5G時代企業數字化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
還有一點補充:最佳實踐並非把所有的流程和規則都IT化和數字化。因為再敏捷的IT開發也需要時間進行需求確認、系統設計、開發測試和安全驗證,而有些流程和規則變更和靈活性非常頻繁,或者還無法在短期內將其固化,對這種情況,效率最高的方式是維持“人治”的模式,維持使用更具靈活性和判斷能力的人去做事,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結語在對5G時代進行產業規劃和需求調研的時候,往往可以找到各種商機,客户提出的很多問題其實都有了非常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但是談到項目和費用,往往話不投機,難以最終落地。如今能力建設和解決問題的成本仍然太高,高於客户的期望值,也高於數字化系統帶來的價值,我們不能簡單地指責客户摳門,而要思考如何解決5G時代的成本之殤。
雖然降低成本是發展企業數字化的關鍵,但要想讓5G熠熠生輝,更重要的是找到能提升產業價值的應用。在下一篇中,我將和大家分享5G時代應用和價值提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