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世界第一”電競戰隊的財報裏,寫了5個字:窮人不配玩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科技

對於一個電競( 摸魚 )氛圍濃厚的公司來説,扎堆在一起看電競比賽,那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這邊一聲 “ 皇族,永不言棄 ” ,那邊一句 “ 老幹爹是不可戰勝的 ” ,偶爾還會有 “ 杭州閃電隊,加油 ” 的口號。

一個個寫稿子時半天蹦不出半個字,但在談起自己支持的俱樂部時,可都是滔滔不絕。

畢竟對不少的年輕人來説,現在電競戰隊的吸引力,絲毫不亞於那些足球俱樂部和籃球戰隊們。

S11 EDG 奪冠後的全網歡呼, LGD 錯失冠軍後 “ 為什麼不 ban 猛獁 ” 被刷屏,也都證明那些頂級電競俱樂部的流量。

然而説起來你們可能不信的是,有的電競戰隊打着比賽,拿着冠軍的同時。。。居然還把戰隊給整上市了。

相信應該有人已經猜到了差評君説的是誰了。

沒錯,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上市了的電子競技戰隊:Astralis 。玩家們也親切地稱它為 “ A 隊 ”

給一些不瞭解的差友簡單介紹一下啊, A 隊是一支來自丹麥的電子競技俱樂部。

在 CSGO ( Valve 推出的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電競圈子裏可以説是無人不知,不人不曉。

雖然現在硬實力大不如前了,但在三四年前, A 隊無疑是 CSGO 世界裏唯一的霸主,曾在一年之內連拿了十個冠軍,統治力直接拉滿了。

由於當年幾乎把 CSGO 領域裏能拿的冠軍都拿了,大夥們還常常開玩笑説,A 隊把 CSGO 給玩通關了。

這麼説吧,就連丹麥總理,都曾是 A 隊的粉絲。

賽場得意,A 隊也是趁熱打鐵直奔股市,在 2019 年選擇了一波激流勇進,在丹麥上市,市值高達 7500 萬美元。

但成績拉風倒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 A 隊身為電競戰隊第一股, 它其實是很特別的一個存在。

因為電競戰隊的運營在不少人眼裏就是黑箱,沒人真正知道它是怎麼運作的。

但是上市公司必須披露相關的財報和公司數據,所以 Astralis 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電競圈樣本。

另一方面,上市的 Astralis 集團主營業務就是經營電競戰隊,和京東、蘇寧這些跨界冠名或者投資戰隊的金主們相比, Astralis 的更有代表性。

也就是説 A 隊的電競血統足夠純,更能代表電競圈兒,能讓大夥們對電競戰隊的經營做一番瞭解。

這可不,前不久 Astralis 就公佈了它們去年的財報,而在看了之後,差評君才發現搞戰隊真的不賺錢。。。

這份財報,也徹底打消了我曾想搞個 “ 925 戰隊 ” 的念頭。

首先一個最直觀的數據就是, Astralis 去年的收入大增,營收 1000 萬美元左右,比前年整整漲了 45% 。

其中贊助商爸爸們的充值,佔他們收入的最大部分。

電競戰隊幫贊助商打廣告賺錢的方式呢,和傳統體育的隊伍基本沒啥差別。

大概就是花錢讓戰隊把品牌 Logo 直接印在隊服上,看看 A 隊的隊服,大夥們應該就知道我在説啥了。

而光是印個奧迪的 Logo ,據説就要價 400 多萬人民幣。。。

或者是在隊名和選手的 ID 上植入廣告,讓品牌隨着戰隊一起曝光。。。

像是 LPL 裏的 BLG 平安銀行俱樂部,LGD 俱樂部當年中單 ID 的 Maybe.哈啤,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拋開贊助,打比賽贏來的獎金、聯盟收入、還有售賣數字物品的收入加總起來,其實才佔到收入的第二。

比賽獎金收入這部分就比較複雜了,畢竟像是 CSGO 的第三方賽事可太多了,獎金還都參差不齊。而 LOL 、守望先鋒以官方的聯賽為主。

反正不同的遊戲、不同的賽制,獎金方面的收入就大不相同,還真不好拿 A 隊的例子一概而論。

而且各個戰隊和選手之間的獎金分成還都不一樣。

相傳當年的 TI6 冠軍 Wings 戰隊,拿下了 900 多萬美元的獎金,但俱樂部要求 64 分賬,俱樂部拿 6 。。。

A 隊的話 5 位選手每人能拿獎金的 16% ,教練和俱樂部分別拿 10%。

但甭管啥戰隊啥項目,唯一的共同點的話,應該就是這部分的收入全靠本事。

相比獎金,售賣數字物品和聯賽收入就比較有普遍性了。

LOL 裏的冠軍皮膚、 CSGO 裏的戰隊貼紙、刀塔 2 裏的戰隊應援包在出售之後,都是會給戰隊一定的分成,這部分便是數字物品收入。

另外,一般來説賽事聯盟還會給戰隊一些分成。

據説 LPL 收到的鉅額轉播費,還有廣告商贊助費這類的,都會分給戰隊點兒,好歹讓大家都有點湯喝,讓拿不到啥獎金的小俱樂部不至於餓死。

只不過差評君查了半天,還是沒查到具體分成細則。

但這種賽事聯盟分成的模式呢,其實是傳統體育的翻版。

就拿英超為例,三年的的轉播權已經到 100 億英鎊了。

像是利物浦單賽季就能分到 1.89 億英鎊的轉播費,據説就算是聯賽墊底,已能分到一億左右。

而 A 隊今年收入大漲的原因,也和聯賽的分成上漲相關,據説是因為全球疫情居家的原因,電競賽事的關注上升, CSGO 某些賽事的轉播費已經漲到上千萬了。

換到更火的英雄聯盟上,LPL 5 年的轉播費也被叫到了 20 億的天價。

這邊有贊助商送錢,那邊又是有賽事聯盟分錢,開個電競俱樂部應該是血賺啊?

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咱們繼續拿 A 隊為例,如果算筆總賬的話, Astralis 全年其實是虧損了一百多萬美元,而且這還是 A 隊虧得較少的一年。

其中最大的支出,就是員工的薪資。

A 隊去年光是在工資薪酬上就支出了 900 多萬美元,要知道他們的總營收也才 1000 多萬美元。。。

其中光是戰隊裏五位打槍的選手,每位的年平均薪資就是 500 萬人民幣的水平,不算獎金的話,每人純工資收入也有 300 萬人民幣左右。這還沒算是教練員、心理醫生、煮飯阿姨等背後一堆人的開銷。。。

但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電競俱樂部所面臨的困境,贊助商們憑啥投你錢啊?憑啥拿打出成績拿獎金啊?

這些都需要靠高曝光度、高實力的明星選手來撐場面,而這些選手往往也都需要高工資。

反正如今電競圈裏的天價轉會費,幾百萬幾千萬的,差評君是早已經聽麻了。

這也是為啥大夥們都説電競俱樂部只是富二代們的玩具,是大金主們的賽博廣告牌。

當然啦,為了解決虧錢的問題,電競圈也開始了偷師傳統體育圈。

例如開始建場館,搞主客場制,希望賺取一波門票費;開始搞各種聯名,賣周邊回血等等。

但和那些大部分收入來自轉播版權,商業授權的傳統體育相比,電競俱樂部還是太依賴贊助商和獎金,太依靠高薪請明星選手這種模式了。

而這一切,可能還要等電競行業進一波發展,還有相關賽事制度的完善吧。

至少在看了 A 隊的財報之後,對於那些想搞電競戰隊的人我想説:沒錢的話,暫時就別趟這渾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