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疫情期間,政府又該如何持續招商引資?中關村融合創新服務平台新版本的發佈,使得這些問題紛紛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
中關村融合創新服務平台由中關村科技裝備創新創業基地自主研發,2017年7月20日正式發佈,是北京市首批硬科技孵化平台。平台成立以來,堅持以成果轉化為核心,打破市場、政策、信息壁壘,提升轉化效率,主要特色是通過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技術對科技成果和需求進行精準畫像、智能匹配撮合。
為應對當前疫情這一特殊時期,並在聽取了業內人士的建議和用户的需求反饋之後,中關村融合創新服務平台3.0版本正式發佈。新版本主要上線了“產業數據”、“雲招商”和“產業生態”三個版塊。
數據驅動助力成果轉化
數據是基礎與核心。在產業數據這一版塊,平台主要聚焦硬科技產業,並將該領域的科技成果、企業需求和服務機構等相關數據進行彙總,在此基礎上開發出實時的數據地圖。同時,同步配套知識產權、軍工資質、成果轉化、團標認證等一系列的產品服務,最終形成優質的項目資源庫和企業資源庫,助力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落地。
產業數據版塊的實時地圖
精準對接推動產業落地
據介紹,“雲招商”主要是為了解決疫情期間政府產業招商問題,協助政府園區由傳統招商向互聯網招商轉型。“我們常用盤家底、秀肌肉、看趨勢、助決策、促對接來形容政府園區雲全流程解決方案,這個版塊將政府的優勢政策進行立體展示,同時提供多維度的企業數據分析和產業研判,以數據為依據,助力政府制定營商政策,促進精品項目和意向企業與政府的精準對接,推動產業落地。”中關村融合創新服務平台負責人蒙洋説道。
雲招商版塊
需求牽引集聚產業生態
為實現需求牽引、創新發展,服務平台上線“產業生態”版塊。該版塊由優選方案、優選企業服務和開放共享實驗室三大單元組成,旨在按需進行有效服務,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研發成本高、缺乏檢測場地與儀器等問題,促進企業技術升級,形成產業生態集聚。
雲產業生態版塊
平台自發布以來,累計舉辦上百餘場“鯤鵬計劃”服務活動,覆蓋企業近萬餘家。在細分領域,平台聚焦無人系統、智能裝備製造和自動駕駛等領域,成功孵化多個國際領先、填補國內技術空白、需求強勁的融合創新項目,初步形成具有典型示範意義的“數據驅動助力成果轉化,需求牽引集聚產業生態”的協同創新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