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具出海到品牌出海,Martech正在迎來哪些新機遇?
圖源:圖蟲
編者按:本文來自險峯創,作者險峯創,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2020,國內新消費火熱之餘,出海賽道也迎來了一波高速增長的新機遇。
從SHEIN、Anker為代表的中國消費品牌開始破圈,到外部壓力下,某國內短視頻平台海外廣告收入完成了神奇的逆勢增長。整個出海的基本面似乎已經發生了變化。
回首過往,從早期「工具」出海的1.0時代,到今天「消費」+「內容」兩大領域雙爆發,未來的出海領域會有哪些新變化和新機會?本次「險峯聊聊」,我們請到了「鈦動科技」創始人李述昊,分享一年來他的觀察與思考。
從IT公司到傳統公司:出海企服的新變化嚴格意義上説,「出海」並不能算是一個單獨賽道,它包含了太多的細分領域,橫跨了從互聯網、消費電子到基礎消費品等數十個垂直品類。
那麼它們之間的共性是什麼呢?或者説,中國企業出海的源動力是什麼?
我覺得一條大的邏輯主線,就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產能的外溢」。
PC時代也有一些小團隊在做出海,比如用SEO (搜索引擎優化)在Google賣貨,但都不成規模,也沒有形成潮流。這個行業真正的啓動是在十年前,伴隨着移動設備從「功能機」向「智能機」的過度,進入了出海1.0時代。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以「工具類」出海為主。比如當時最火的是各類瀏覽器軟件、內存管理軟件,開發一款美顏APP,印度和非洲的用户都能玩上一整天。
但這些業務巨頭們終歸是要收回來的——無論是蘋果還是谷歌,都不會希望自己的生態系統裏有一個第三方APP巨頭,因此它們開始陸續對中國開發者做了一些比較嚴格的限制,再加上IOS、安卓自己的內置工具體驗也越做越好。所以大趨勢上,這幾年出海的工具類產品整體都在往下走,到了19年底20年初這個時點,我們説整個工具類出海風口基本上已經結束了,這是第一個大背景。
拉回到主線,從「工具類」出海的1.0時代發展到2.0時代,分化出了兩條線:一條是「移動電商」走向成熟,另一條是「內容類」產品開始崛起。
在「移動電商」這條線上,受益於大批「出海電商平台」和「海外本土電商平台」快速發展,幫助中國的供應鏈快速實現了與全球用户的對接,「平台大賣家」這個羣體開始崛起。
發展到現在DTC階段,加上疫情意外帶來的紅利,SHEIN、Anker這些現象級公司開始出圈,由此帶火了整個消費品出海,這些大家都已經很瞭解,不多贅述,這是第二個大背景。
下面我想重點講下「內容」這條線,典型的代表就是「遊戲」和「短視頻直播」。
1.0時代也有遊戲出海,但是大部分都是粗製濫造的換皮遊戲;從2017年開始,國內安卓市場開始清理無版號遊戲,到去年,最後一個漏洞也被蘋果堵上了。
所以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遊戲公司迎來了一波出海熱潮,一大批精品遊戲霸佔了這兩年IOS全球收入榜的Top10,這個階段可以看做是內容出海的2.0時代。
我們從2018年就開始幫助國內某No.1的短視頻平台在美國市場獲客,也全程經歷了它們在海外被巨頭關注,以及被政治化的緊張過程。
即使如此,去年它們整個大盤的廣告收入依然取得驚人的增長;另一方面,今年開始很多國內的優秀短視頻團隊也開始轉戰海外,大量生產優質內容,所以我們説「短視頻直播」在出海領域已經開始殺出重圍,這是第三個大背景。
總結一下,中國出海賽道的誕生源於「移動互聯網產能的外溢」,所以從1.0到3.0時代,中國出海的主力都是互聯網背景;而眾多中國本土傳統品牌,長期以來其實都是被隔離在這個系統之外的。
但是在2020年之後,局面發生了變化。
一方面國內新消費紅利外溢,大批DTC和大賣家都賺到了錢,激發了傳統企業「走出去」的動力;另一方面「工具類」出海結束,釋放了大量熟悉海外市場的IT人才。
伴隨着2020這個時點上,「短視頻」和「電商」兩條線同時爆發——內容有了,平台有了,意味着出海相關的基礎設施搭建完畢,所以一個可見的大趨勢是出海賽道正在「下沉」。
「中國出海主力軍」開始由「互聯網公司」轉向數量更加龐大的「傳統公司」。
未來,各種傳統行業都可以通過這些互聯網搭基礎設施完成出海,而互聯網本身則變成了工具——就像中國此前所經歷的「互聯網+」一樣,大批傳統企業會完成互聯網出海的改造。屆時,整個賽道的規模都將會有一個數量級的增長。
而短期來看,這些還沒有被「充分IT化」的傳統企業,在2021年集中進入出海領域,也意味着與出海相關的「企業服務」需求可能會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機遇期。
獲客、履約、自建站:出海服務的三類機會國內的企業服務一直有個怪現象:中國公司在營收上已經不弱於歐美,但是企服滲透率卻低很多。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國企業家都還年輕,「創一代」們大部分還在一線,核心決策——特別是與錢掛鈎的事,中國老闆不願意放手;另一方面,「創一代」們普遍比較自信,學習能力也強,覺得你能幹的事情我也能幹,不願意把這塊利潤讓給第三方。
這種現象在出海領域也同樣存在,所以賽道的選擇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説出海企服的機會主要應該滿足兩個因素,第一是儘量選擇「非核心業務」,這樣客户才更容易、也更願意授權;第二是選客户「能力薄弱」的位置,它才需要第三方力量來補足。
用一句來解釋:(1)企業本身不會幹;(2)企業會幹也不想幹——這兩點結合的越緊密的地方,越會有大的機會。
用這個邏輯去推,「幫企業選品」可能就不是一個好的生意。因為隨着一個公司的品牌化,選品會成為它最核心的能力;出海熱潮下,大賣家是鋪貨的邏輯,「代客選品」還有機會,但長期來看,這項業務是一定會被企業收回去的。
在我看來,消費爆火之後,出海企服的大機會主要有三個,分別是「人、貨、場」,對應的是「獲客」、「履約」和「自建站」。
1、企業履約相關服務:包括物流、倉儲、三方支付等一切與交付相關的業務。比如物流,這雖然是一個比較傳統的領域,外貿時代就存在,但是這次疫情之後,面對海量網購訂單,海外國家普遍暴露出在物流信息化方面的短板,包括對下沉地區核心物流節點覆蓋的不到位,中國團隊都可能會找到一些突破點。
2、自建站及電商工具:過去互聯網出海是不需要電商工具的,因為企業自身已經足夠IT化,凡事都可以自己做;但未來傳統企業對電商工具就會有特別大的需求,比如一站式的快速建站,去年Shopify股價大漲已經説明了一切;消費品出海紅利之下,「幫助傳統品牌完成電商賦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機會。未來圍繞着這些品牌做迭代升級服務,有機會跑出一些大體量的企業。
3、企業獲客服務:目前全球營銷市場大概是6000億美金的規模,每年的增速大約 4%,是個非常巨大的市場。「營銷獲客」是我們目前所聚焦的領域,也是我最為看好的一個方向,下面會詳細展開來談。
碎片化、標籤化與Martech的崛起在2018年以前,企業海外獲客服務主要由四類玩家組成:
位於產業鏈下游的是「廣告主」,比如各類電商公司、遊戲公司,它們是流量的購買者;位於產業鏈上游的是「媒體」或者叫「內容生產者」,它們是流量的出售者。
除了Facebook、Google這樣的巨型平台,「媒體」中還有大量中小APP和網站,也要通過廣告變現,因此慢慢在「媒體」和「買家」之間間誕生一類服務商,叫「媒體聯盟」;「媒體聯盟」通過包廣告位的方式,把腰部流量聚合起來,打包出售給甲方用户。
而Facebook和Google也只願意與大廣告主直接對接,更多腰部中小客户則基本用分包解決,這些分包商被稱為「媒體代理」。
「媒體聯盟」和「媒體代理」被合稱為「SSP」(Sell-side Platform,供應方平台),它構成了行業裏的第一層服務商。
但本質上,「SSP」代表的是流量供給方的利益,天然傾向於把流量賣出更高溢價,因此隨着市場擴大和行業成熟,第二層服務商「DSP」(Demand-side Platform,供應方平台)應運而生。「DSP」主要站在買方的立場,幫助廣告主選擇目標受眾、投放地域、廣告出價等等。
「SSP」、「DSP」、「媒體」和「廣告主」,這四類玩家共同組成了傳統出海營銷獲客服務的基本盤。
但在18年之後,技術的進步使整個行業格局發生了變化。
一是用户的「標籤化」越來越精準:移動端所能拿到用户數據總量是遠大於PC時代的,標籤可以做得很細;用户使用的APP越多,畫像就越精準。
二是流量的「碎片化」:以前流量都在一個統一的流量池裏,現在則是分散在各個APP裏,比如推特、Facebook、INS,未來還可能是IOT,甚至AR/VR。
三是「信息流廣告」開始佔據主導地位:古典互聯網時期,廣告位是固定的,SSP和DSP會圍繞着這些固定廣告位開展競價;但移動互聯網時代,特別是AI算法和短視頻興起之後,廣告變成了APP推薦制,信息流和短視頻之類的「推薦廣告」開始成為主流;大家不再需要競價,而是都是由算法推薦決定;而且越先進的媒體,廣告越是動態的,SSP和DSP的作用開始越來越弱。
四是媒體的「頭部化」:後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越發向幾個大的APP高度集中,比如國內有微信抖音,國外有Facebook,INS、Tik Tok等等,廣告主對於SSP的需求降低。
基於這些變化,營銷獲客的方式逐漸由「廣撒網」變成了追求「精準」和「效率」,因此從2018年開始,一批「Martech」(營銷科技)公司開始崛起。
相比於DSP,Martech會更加貼近廣告主一端,通過算法和技術為買家匹配精準流量,幫客户降本增效;如果説「DSP」像是傢俱品牌商,那麼「Martech」更像是全屋定製,為買家提供一系列如精準投放、素材設計、程序化策劃等服務。
本質上來看,「Martech」是在新的生態體系下誕生的一種全新模式,用技術手段為企業搭建了一個營銷服務中台,它相當於AI算法時代的「水電煤」。因為「營銷」是企業所有業務的最終目的,無論經濟環境好與不好,企業在營銷上的投入只會越來越大,而直接定位於服務營銷獲客的MarTech,其重要性也會不斷增長。
圖:Martech公司的服務內容(以鈦動科技為例)
中國真正的SaaS平台,可能會誕生在出海Martech領域企服領域一直有一個「不可能三角」,即「高毛利」、「高週轉」和「大規模」,三者不可兼得,這條規律在「Martech」上亦不例外。
服務大客户往往意味着要求多、標準高、週期短,比如早期我們的團隊要入駐到甲方公司去辦公,因為服務一個客户就要搭一套班子,模式上只能採用「高毛利」+「大規模」,以質換量,犧牲掉「週轉率」。
但隨着投放需求變得愈發「精準化」和「碎片化」,以及未來巨大的市場增量,只靠人力去堆肯定不是行的,那麼轉向「高週轉」+「高毛利」的SaaS化,就成了「Martech」行業發展的一個必由方向。
在我看來,中國真正意義上的SaaS平台,很可能會誕生在「Martech」,誕生在出海領域。
因為獲客是企業最為剛需的需求,傳統企業對海外市場相對陌生,對獲客相關三方服務商的依賴性很高,屬於企業「不會幹」也「不能幹」的領域;此外,「Martech」本身具備的高度「標籤化」和「數字化」,意味着廣告主所有的需求都是可以被量化的,通過給不同的素材貼標籤,客户洞察、銷售管理、投放策略、結果評估同樣也可以被量化。
所以從去年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嘗試把服務標準化和IT化。比如鈦動的大數據系統、素材管理系統,之前都是我們自己在用,但是現在會逐步開放給客户,SaaS平台化,這樣不但可以降低用户的成本,也可以我們業務擴張的規模和速度。
業務流程本身已經是跑通的,只是把系統操作者由我們換成了廣告主本人,這種轉換就會很順暢,也更符合SaaS的本質——Software as the service,「軟件即服務」,而不是説要去把一套的新系統賣給客户,讓他從頭去學習適應。
除了IT服務的標準化,我們也在嘗試「內容集成」的標準化。
因為不是所有需求都可以用機器處理,比如網紅內容的創意、策劃和生產,這類只能由人去完成的工作,我們會全部集成在一個開放平台裏面;除了自己的in house團隊以外,我們還會邀請各類外部網紅、設計師和中小媒體入駐,再通過算法幫他們去和廣告主精準匹配,做成一個類似於「出海企業服務1688」的推薦制平台。
我們希望廣告主能像選購商品一樣去選購服務,同時把服務標準化、商品化。
當然,SaaS化的過程中我們也踩過不少坑:比如一些服務花了很大精力標準化之後,最後發現可能是個偽需求。
總之在「人貨場」之中,種草和獲客永遠都是第一步的實際需求。疫情之下的數字化加速和出海基礎設施紅利的助力下,MarTech 或許將成為企業服務大賽道最好的切入點,這個領域註定會誕生數家百億美金的公司。
在大數據的加持之下,Martech將會實現從營銷推廣到獲客,再到助力公司業務增長,最終實現「營銷即銷售」;而誰能率先打通營收的天花板,完成從普通的服務商到數據化SaaS平台的轉變,或許就是決定未來競爭格局的勝負手。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