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用上了 5G 手機,感受到了 5G 的網絡帶來的飛一般的感覺。
不過,可能也有小夥伴會發出疑問:我買了 5G 手機,也體驗了 5G,好是好,但似乎也沒有外界吹得那麼神乎啊。不是説好的技術革命嗎?就只是網速變快了而已?
其實這背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目前 5G 切實落地的應用還比較少,第二個就是目前 5G 的技術確實也還在演進過程中。
我們回想一下 5G 的三大核心應用場景:
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更大的網絡吞吐量、峯值速率和低延時;
海量機器通信(mMTC):巨大的連接數量,以支持海量物聯網設備;
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核心關注網絡的高可靠性和超低時延。
我們現在感受到的 “網速快”只是這三大應用場景的其中之一。5G 和 4G 真正的本質區別,在於支持海量的連接數和超低的時延。
換句話説,5G 真正強大的地方在於構建一個萬物互聯的世界。不僅手機要聯網,手錶也要聯網,電視要聯網,水錶要聯網,汽車也要聯網…… 海量終端的使用場景,對網速、時延等方面的需求千變萬化,而 5G 要把它們統統納入一個統一的網絡架構中。
對 5G 來説,這才是巨大的考驗。
不過,目前這些海量的應用還沒有廣泛落地,而且我們要給技術演進一定的時間,簡單説,就是還得等。
為了應對這種海量的網絡需求,這其中有一個關鍵的技術,就是 5G 網絡切片技術。
IT之家曾報道,在 11 月 19 日 - 21 日舉行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聯合紫光展鋭等共同完成了業界首個 5G 終端切片目標方案的應用演示。
這説明,5G 網絡切片的落地已經走在路上,我們距離描繪中的萬物互聯的世界又前進了一步。
那麼,這裏關鍵的 5G 網絡切片技術到底是什麼呢?是像切片面包那樣切嗎?今天IT之家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了解。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移動通信網絡的基礎架構。
手機 A 給手機 B 發送一個信息,手機 A 發送的信號被基站 A 接收,基站 A 將信號進行一系列處理,然後通過承載網絡發送到運營商的核心網絡,核心網絡再將信號進行處理,發送給基站 B,然後手機 B 接收從基站 B 發送過來的信號。
手機 A 和手機 B 就完成了一次通信。
這其中,基站相當於接入網,負責傳輸信息的承載網絡叫承載網,運營商的核心網絡叫做核心網。
接入網、承載網和核心網是移動通信的基本架構。
打個比方,把我們使用的移動通信網絡比作一條路,信息就是路上的各種交通工具,通過承載網在我們的手機和運營商的核心網之間來回傳輸。
過去在 2G 時代,手機主要是用來打電話發短信,因此在這條路上車輛的種類很少,比如説只有自行車和三輪車,而這些車輛彼此通行也沒有先後順序。
到了 3G 時代,數據流量業務還是崛起,人們用手機不僅是打電話發短信,還用來上網、聊天等等。不同的應用對應不同的數據,也就是説,在路上的車輛種類變多了,不僅有自行車、三輪車,還有小轎車、救護車等等了。
這麼多車一起上路,就不能像以前一樣由着大家一起隨便開了。於是運營商制定了 “交通規則”,給不同的車劃分不同類型的車道,到岔路口時,還根據用户實際的需求規定那種類型的車有優先通行的權利。
例如當到了岔路口時,救護車有權利優先通行,因為他們對時延要求很高,其它類型的車必須讓它先走。
這樣以來,在 3G 網絡業務變多的情況下,整個通信網絡也能保證道路的流暢。
然後到了 4G 時代,移動通信的業務種類更多了,人們不僅要上網、聊天,還要看高清視頻、玩手遊、直播等等。這樣一來,路上的車就更多了,大卡車、麪包車、公交車、小貨車、電動車之類的,都上路了。
不過不要慌,通信行業大佬們説,我們嚴格貫徹 3G 時代的交通方針,劃分更多的車道,然後將不同車型的通行優先級進行更精細的劃分,而且,我們還把馬路拓寬了,儘可能地減少道路擁擠。
這樣一來,4G 時代應對複雜業務的需求也這樣解決了。
不過到了 5G 時代,又不一樣了。
我們剛才説,5G 要適應萬物互聯的需求,海量終端等着接入網絡,這個業務的複雜性和 4G 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原來這條路上來來回回跑着很多汽車,現在可好,不僅要通汽車,還要通火車高鐵,甚至有時候小飛機也要借這條路當跑道起飛降落,還有,這條路有時還得承辦一些公開活動,什麼馬拉松啊之類的,總之就是承接的業務種類暴漲。
這怎麼辦呢?
人們從立交橋身上得到了靈感。對了,一條路不夠走,可以分層啊,分層好多層,不就變成很多條路了?
於是運營商們就開始在 5G 這條 “通信道路”上修剪起了立交橋,這立交橋有很多層,運營商還給這些橋層進行了分類,總共有 3 大類。
為什麼有 3 類呢?因為前面我們説,5G 有 3 大應用場景:增強型移動寬帶、海量機器通信、高可靠低時延通信。
第一大類專門負責增強型移動寬帶業務,第二大類專門負責高海量機器通信業務、第三大類專門負責高可靠低時延通信業務。
然後具體到每一層,我們再細分成更多的子樓層,供不同的交通工具使用。
這就相當於,原來一條路,被切成了好幾層,每一層還要細切成很多子層,相當於車道,各司其職。
這一層一層的,像切片面包一樣,其實就是所謂的 5G 網絡切片技術。
例如説,這立交橋的第一大層是負責強型移動寬帶業務的,其中被切成了很多子層,有智能手機業務層、虛擬顯示業務層等。
第二大層是專門負責海量機器通信業務的,其內部也被切成了很多子層,有智慧水錶業務層、有智能停車業務層等。
而第三大層專門負責高可靠低時延通信業務,有自動駕駛的子層,遠程醫療的子層等等。
在 5G 的網絡架構裏,這三個大層和其中的子層各自分工合作,針對 5G 海量的應用場景分工合作,各自應對其擅長的業務,由此讓整個網絡有條不紊地運行,構成萬物互聯的基礎。
那麼,如此龐大的 “交通運輸系統”,這麼多的 “切片”,5G 是怎麼做到統一管理的呢?
這就要回到我們前面所説的移動通信的基本架構了: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
不論 5G 的技術細節怎麼變,移動通信的這個基本架構是變不了的,所以我們就從這三個環節來看。
首先是接入網,粗略的理解其實就是基站。基站的作用就是接受、發射信號,並且對信號進行調製或解調,以及射頻處理等。這個過程,是需要運算的。
5G 時代,基站數量會是 4G 時代的很多倍,不僅有外面的大基站,還有室內的微基站、皮基站、飛基站,如何對這這麼多基站進行統一的管理而又不耗費非常高的成本呢?
這裏有一個 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網絡功能虛擬化技術。剛才我們説,基站的運行是計算的功能,既然是計算,那麼在某個時間裏,那麼多的基站肯定有很多基站的計算資源並沒有用盡,甚至是空閒的。這些空閒的計算資源不用太可惜了。
所以人們就想到,把這些空閒的運算資源集中起來,用虛擬化的技術進行統一調配。
過去基站的運算設備是專用的,而有了上面這個想法後,人們可以把通用服務器的運算資源集中起來,加上一個虛擬化層,運行具備基站運算的軟件就行了。在此基礎上,人們可以把網絡中的計算資源劃分成很多子硬件,進行統一管理,按需劃分。
這個邏輯其實和雲計算非常相似。
有了這個技術,加上對基站內部結構的重新構造,就可以在接入網層面支持網絡切片,並對子切片進行管理。
在承載網層面也是類似,但主要是通過 SDN 技術支持網絡切片。SDN 技術叫做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軟件定義網絡。
它的內含和機理很複雜,大意是過去上層用户發出請求時,需要通過網絡服務提供商傳達給網絡上的每一個網絡設備,再由設備的控制功能來控制設備進行數據轉發,實現整個通信網絡的數據流通。
隨着網絡中的數據越來越多,一旦傳輸計劃有變更,網絡服務提供商需要傳達到每一個網絡設備,效率低下。
SDN 就是在上層應用(上層用户和網絡服務提供商)和基礎網絡設施之間加入一個控制層,它將設備的控制功能和轉發功能分離,這樣硬件廠商就不用針對每個硬件設計和安裝對應的軟件系統,使得硬件可以通用化。具體的控制轉發功能由 SDN 控制層進行統一管理,這樣就大大提高了運行效率。
打個比方,假如現在有一家影視公司,接金主爸爸的要求,找旗下的演員一起拍一部短片。在過去,這個流程是金主爸爸把需求告訴影視公司的老闆,然後老闆找到部門主管,部門主管挨個通知各個演員的經紀人,告訴他們需要演什麼。經紀人再將需求通告給演員。
不過呢,這個金主爸爸對短片作品的要求很嚴格,老是要改細節。每次一改動,部門主管都要再挨個給經紀人説一遍,而不同演員的檔期不同,演員和演員之間也不瞭解,溝通起來非常困難,效率低下。
影視公司的老闆一看,不高興了,直接對主管説,你不要管這個事了!
然後,老闆找來一個叫 SDN 的人來接替主管的活。
這個 SDN 是怎麼幹的呢?他首先把各個演員的經紀人給撤了,然後拉了個大羣,有什麼消息直接在羣裏對演員説。
同時,他還讓演員把自己的檔期都提報上來,他進行整理彙總之後,就可以掌握所有演員的整體安排,然後根據大家的情況和導演商量合理的拍攝時間。這樣一來,整個效率就上來了,不同演員也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任務,活動進行地有條不紊。
這大致就是 SDN 乾的事情。
SDN 和 NFV 都是 5G 網絡切片需要用到的關鍵技術,而且在接入、承載、核心三個環節其實都有用到,只是各自的側重不同。
在核心網層面,主要通過叫做 SBA 架構(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的技術。
SBA 的基本理念是將原來的整體的拓撲化網絡結構打散,拆分成一個一個負責單一小業務的網元,這些網元之間使用輕量化接口通信,有利於擴展、升級、分擔負荷等,工作的時候,這些網元又會像拼圖一樣協作起來,以支持網絡切片的應用。
這些是在縱向上的,在橫向上,5G 的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也會彼此之間協同工作,這也和過去不同。過去這基礎架構上的三個環節都是各掃自家門前雪,彼此間幾乎沒有協同,而現在不同了,需要無線、承載和核心網之間彼此共同組成端到端的 5G 網絡切片功能,就必須保證三者之間的協同合作。
總結來説,為了實現網絡切片的功能,5G 的接入網、承載網和核心網不僅會改造自身的架構,讓自己變得更加靈活、高效,以實現切片管理的功能,更要做到彼此間的協同合作,共同組成 5G 端到端的切片功能。
以上就是 5G 網絡切片技術的大致內容。需要説明的是,IT之家這裏只是從大概理念層面為大家做通俗講解,實際在具體操作和技術層面,要複雜百倍。
最後我們再做一個歸納總結,就是 5G 真正的能量在於以一個統一的網絡架構來構建未來萬物互聯的世界。因為萬物互聯,所以網絡需要承載的業務種類空前多樣,因為業務多樣,所以要對網絡進行切片、分割,讓不同的切片各司其職;因為網絡要切片,所以深入到 5G 的基礎架構層面,也要做相應的技術改造,由此形成 5G 網絡切片的整個體系。
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還需要給 5G 的演進一些時間,而那個由它來變革的世界,一定在不遠的未來等待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