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會商機:中國“最接地氣”的產品如何實現逆勢翻紅?

(2020年服貿會)服貿會商機:中國“最接地氣”的產品如何實現逆勢翻紅?

中新社北京9月7日電 (記者 陳溯)面對疫情對消費的衝擊,中國有一項“最接地氣”的產品銷售實現了逆勢翻紅。據中國國務院扶貧辦最新數據,截至8月底,中國扶貧產品銷售金額近1300億元(人民幣,下同)。

除了中國政府的大力度支持之外,扶貧產品銷售超預期還另有“法寶”。

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現場,人來人往的展廳之間,來自廣西靈山縣蘇屋塘村的甘有琴顯得並不特別。但她還有另一重身份——擁有千萬粉絲的網紅主播“巧婦9妹”。

“2018年做電商以來,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改變。”她告訴中新社記者,做電商的兩年半中,她完成了超過2300萬元農產品的銷量,年收入從以前的幾萬元變為現在的上百萬元,還幫助周邊村民把農產品銷售出去。“靈山是荔枝之鄉,2018年我們當地最好的荔枝品種每斤只能賣5至8元,通過電商,到2019年已經賣到20至30元。”

“巧婦9妹”的家靈山縣屬於廣西典型的“窮縣”,剛剛實現脱貧。如果沒有電商平台,再好的產品“酒香也怕巷子深”。

如今,偏遠地區的優質農產品通過電商能夠快速接觸到消費者。土特產在網購平台上供不應求,萬斤滯銷農產品在直播間被“秒光”……電商正在創造一個又一個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奇蹟。

“面對疫情的影響,聯盟上半年通過電商對接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超過20億元。”中國電商扶貧聯盟主席李曉林向中新社記者表示,2020年上半年,電商扶貧實現爆發式增長,通過電商銷售的貧困地區農產品銷量創下歷史新高。

除了中國電商扶貧聯盟,1至7月,中國供銷合作社系統貧困地區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額達134.8億元,同比增長32.2%。

中糧我買網高級副總經理羊凱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電商實現了產品銷售去中間化的過程,通過電商平台,一方面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價格,一方面提升了農產品的售賣價格,有力帶動農產品銷量增加、促進農民收入提升。

除了直接帶動銷售,電商還給貧困地區帶來長遠的財富。

在服貿會期間舉辦的“服務三農”電商扶貧論壇上,北京市扶貧支援辦主任馬新明表示,電商扶貧創造了貧困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包裝、物流、深加工等配套企業成長,生產主體積極培育適合網銷的農特產品,倒逼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拓寬了貧困人口增收渠道,幫助他們實現就近就地就業。

未來,電商扶貧前景如何?

“互聯網在拉動內需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羊凱表示,以2016年中國人平均每年食品消費6000元測算,土特農產品如果能佔到其3%至5%,將會是很大的體量,電商扶貧未來潛力巨大。隨着5G等技術創新,電商扶貧方式將更加多樣,短視頻、網紅直播的“帶貨”能力將更強;隨着不斷重塑升級農產品供應鏈,電商扶貧產品的豐富度將不斷增加;在電商平台對農產品質量日益嚴格的把控下,農產品的品質也將不斷提高。

央企電商聯盟央企消費扶貧電商平台負責人謝祥穎表示,消費扶貧電商發展潛力仍有待挖掘,市場、價格、質量、物流、支付體系、品牌營銷力等都有待提升,需形成完整生態產業鏈,才能穩定脱貧成效,持續帶動貧困地區增收。(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9 字。

轉載請註明: 服貿會商機:中國“最接地氣”的產品如何實現逆勢翻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