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改造為工業企業賦能

智能化改造為工業企業賦能

    萬和電氣的自動化生產線。盛正挺 攝

智能化改造為工業企業賦能

    本田金屬的機器人生產線。盛正挺 攝

    走進廣東萬和電氣有限公司(下稱“萬和電氣”)位於高明區楊和鎮的生產基地,一排排整齊列隊的機械臂分外搶眼。工人把不鏽鋼板放上操作枱,七八台列隊的機械臂揮舞起來,很快就完成了取料、拉伸、衝壓、裁邊等工序,一個抽油煙機的外殼就成型了。

    用機器人代替人手,讓生產線更加自動化、信息化,推動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不斷升級,這就是企業技改的題中之義。

    近年來,高明不斷優化企業服務,鼓勵引導企業技改,企業技改項目數及投資額連年攀升。今年1—9月,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背景下,高明企業技改計劃投資額仍實現同比增長3%。

    南方日報記者 盛正挺 葉能軍 通訊員 關雪儀

    企業奮進

    前九個月技改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3%

    “2016年4月到去年3月期間,我們在技改方面實際總投資為6827.87萬元,全部用於設備類購置;涉及各類設備212台/套。”萬和電氣製造部經理張衞平介紹,為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水平,萬和電氣從2016年起投資6800多萬元,購置70多台機器人,進行技改。

    目前,在萬和電氣,由機器人與配套系統構成的機器人生產涉及:機器人焊接、激光焊接、灶具底殼自動線、灶具面板自動線、煙機集煙腔自動線、總裝自動壓膠、總裝線機器人碼垛、機器人注塑、機器人壓鑄、機器人噴塗等。

    以抽油煙機生產線為例,在衝壓成型、焊接、打磨、噴塗、壓膠、總裝等工序中,多個環節都已有機器人蔘與,部分工序已經實現完全自動化。

    張衞平表示,通過工業機器人應用,訂單選配及報價週期由原來的30天,縮短至20天以內。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有效提升生產智能化水平。

    位於高明荷城街道的廣東天進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天進新材料”),是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新材料企業。自2002年成立以來,天進新材料始終堅持“科技賦能”,以先進的機械設備保證品質和產品穩定,從數台設備起步,到目前擁有13台壓延機,以及印刷機、塗布機、貼合機近30台,同時,天進新材料的裝飾材料都由自己生產,實現了從原材料薄膜到成品裝飾膜的全過程質量管控。

    因此,天進新材料與其他同行相比,不僅能有效控制整個品質,讓產品更加穩定,也能充分利用壓延機的優勢,靈活地為企業“定製”所需的裝飾膜功能——在生產各種原材料之時,加入一些特殊功能的材料,比如添加降味材料,讓裝飾膜更環保;添加耐黃變的材料,就可實現產品3—10年不變色;或者添加一些助劑,就能做到相應的防火標準等。

    正因為有了在技改上的不斷投入,保持了行業領先,所以,當精裝房市場崛起之後,碧桂園、恆大、中海、富力、保利、雅居樂、華潤、融創、綠地等眾多房地產集團都將指定供應品牌的“繡球”拋給了天進新材料。

    坐落在高明滄江工業園的本田金屬技術(佛山)有限公司(下稱“本田金屬”)主要生產汽車、摩托車上用輕合金鍛造、鑄造的部件,也是一家積極開展技改的企業。據本田金屬體改專項部部長楊林介紹,該公司於2014年、2019年開展了兩次大規模的技改,在取件、澆鑄、切割等生產工序上引進了機器人,不僅節省了人力,而且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這幫助他們拿下了福特汽車的大訂單。

    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高明工業企業技改備案項目共83個,計劃投資金額8.938億元;2018年這兩個數據為126個、22.6109億元;2019年這兩個數據為141個、28.33億元。企業技改逐年增長的態勢明顯。今年1—9月,高明已有141個企業技改項目備案,計劃投資金額19.76億元,同比增長3%。

    “智造”升級

    兩家企業獲評國家“兩化融合”典範

    “近幾年,高明企業技改增長速度蠻快的。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二三四這三個月很多企業基本是停擺的,但我們企業技改的數據還是不錯的。這證明我們很多企業主的思維已經發生了質的改變。”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局長嚴日衝表示。

    從高明近幾年企業技改備案項目來看,生產線智能化改造和擴產增效成為主流。其中,“機器換人”是生產線智能化改造的重要內容。

    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之前,高明共有應用機器人412台,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別新增152台、223台、223台。

    為鼓勵企業加快技改步伐,高明大力培育引進機器人關聯產業,加快機器人集成應用步伐。高明搶抓珠西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戰略機遇,引進漢榮傳感器、冬賢數控、騰昇智能機器人、匯源通電力科技智造園等一批工作母機項目,加快打造鏈條完整、技術先進、優勢突出的機器人產業鏈,為實現工業機器人產業從無到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例如,漢榮傳感器計劃生產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領域傳感器;冬賢數控研發國內首台大包圍爬坡式光纖激光切割機,可代替傳統數控模具;騰昇智能機器人計劃生產模切機、機器人、智能打包機等;匯源通集團投資10.5億元在高明建設電力科技智造園,加快智能配用電、電力人工智能等產業化佈局。

    在應用方面,高明實施新一輪工業技改升級行動計劃,大力推動工業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推動傳統制造業通過“機器換人”實現轉型升級。例如,溢達紡織、海天味業、安華陶瓷等一批傳統優勢製造業龍頭企業積極與國內外高端裝備製造研發機構合作研發,分別建成了紡織、醬油、陶瓷智能化生產線。其中,溢達紡織、海天味業榮獲國家“兩化融合”典範企業稱號。

    溢達紡織的技改還得到了《人民日報》的肯定。去年2月17日,《人民日報》頭版發表了一篇題為《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把握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述評之一》重磅文章,文章開頭就提到了溢達紡織技改案例。文章寫到,溢達紡織投入19億多元實施工業自動化改造,梭織、針織自動化率分別提升至71%和35%。面對近年來製造業用工成本持續攀升、一些企業向東南亞轉移的局面,溢達紡織通過就地轉型嚐到了甜頭。

    目前,高明機器人和智能化設備的應用面越來越廣,轄區企業已實現從分料、搬運、碼垛等某些工序的自動化向上料、生產、檢測、組裝直到包裝全過程的機械化、智能化延伸;從通用機器人應用向個性定製、聯合開發方向發展。2017年以來,高明全區工業企業技改備案項目350項,其中機器人應用、智能化生產線改造項目有60多項,佔18.3%。

    規劃先行

    高明擬建廣東工業機器人維修服務中心

    “在我們的技改過程中,政府的獎補資金對我們幫助很大。”張衞平表示,2008年至今,萬和電氣已獲得三次技改獎補,共計820多萬元,“這對我們的資金是一種補充,更是對我們在發展理念和方向上的鼓勵。”

    據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中小企業股股長陳衞明介紹,政府一般用資金引導的方式鼓勵企業進行技改。“國家、省、市都有專項資金,不同類型不同方向都有。比如,經過第三方的調研,技改事後獎補就是最受企業歡迎的一種資金引導。這是普惠性的,而且政企共贏。”

    此外,職能部門圍繞企業技改推出的各種服務,也是引導企業技改的重要力量。

    為了讓企業用好用足各項政策,高明加強對國家和省、市出台的機器人產業扶持政策的梳理,深入企業送政策上門,傾聽企業發展訴求;同時,深入開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百千萬工程”,推動骨幹企業加強與國內外機器人研發機構的交流合作和產需對接,計劃培育發展一批“專精特新”人工智能與智能裝備龍頭企業。其中,川東磁電已被評為廣東省超億元智能製造骨幹企業,新引入的漢榮傳感器正在加快建設。

    高明堅持骨幹企業示範帶動,積極組織轄區內重點企業參加各級政府部門組織的政策宣貫及服務商對接交流會,協助企業申報各類智能製造示範企業。溢達紡織、海天味業、華興玻璃入選佛山市“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庫,海天(高明)成為廣東省數據工廠示範點;德方納米、海天(高明)有關項目成為廣東省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

    為加大機器人產業人才培育和引進,高明扶持區內職校、骨幹企業與機器人研發機構對接,共建實訓基地。目前,高明區技工學校、職業學校設立了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專業,與萬和電氣、德健五金等企業建立應用人才培養基地,與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共建實訓場室。在高明區技工學校成立機器應用推廣中心,充分利用技工學校資源,開展機器人應用培訓課程,2019年共培訓機器人應用人才30名,並協助企業解決智能裝備應用中的問題。

    “技改需要相應的人才。去年我們計劃免費培訓30名機器人人才,沒想到企業報了60多人過來,可見企業對機器人相關人才的需求很迫切。”陳衞明表示,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有意與高明技工學校合作,建設廣東工業機器人維修服務中心,既為企業技改提供專業人才,也有助於引進機器人關聯企業。

    ■聚焦

    企業積極技改的背後

    高明優化政務服務,營造良好科研環境

    “高明企業主現在對技改普遍比較認同,特別是近幾年企業技改項目備案數增長是比較快的。”高明區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蔡成均表示,高明工業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更多要靠科技、資本來驅動,要向中高端市場進軍,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靠人口紅利來實現發展,這其中就涉及到技術的進步、生產設備的更新等。

    對此,高明將優化企業服務,營造良好技改環境,進一步推進產學研合作,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我們主要就是做好各種服務,比如簡化備案手續並編制備案指南,指導企業做好備案;我們還組建了服務企業的QQ羣,目前已經彙集了五六百家企業。”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中小企業股股長陳衞明表示,高明制訂《高明區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事後獎補實施細則》,加強技改政策宣貫和扶持力度,每年都舉辦多場技改政策宣貫會,積極引導企業資金投向,動員企業用好扶持政策,激發企業技改熱情,減輕企業負擔。2017年—2019年共協助超過60家企業獲得上級技改扶持資金3.03億元。

    對優秀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工業設計建設項目,高明區經濟科技促進局實行事後補貼資助,擬支持資金350萬元,強化示範作用,激勵和引導企業加大對技術改造、技術創新的投入。同時,強化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的監督檢查,配合上級部門對財政專項資金項目實施全過程監管,保證項目按計劃建成投產。

    “我們每個月都會把企業技改備案明細發給鎮街經促部門,讓他們及時跟進服務。”陳衞明表示,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持續開展企業技術改造摸查工作,建立區、鎮、企業三級聯動機制,對已申報上級扶持項目加強跟蹤服務,及時研究解決企業技術改造遇到的各類問題;並且積極優化企業技術改造備案流程,實現網上審核,從企業申請到出具備案證最快2個工作日內辦結,大大提高了備案效率。

    此外,高明還促進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2017年至今,高明新認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2個;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目前,高明共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6個。

    調研技改難題

    “目前我們只是生產線上的某些工序實現了機械化,離工業4.0還有較大差距。”萬和電氣製造部經理張衞平表示,他一直在尋找生產線完全智能化的系統解決方案,但由於行業特性,有些生產工序還無法實現自動化。

    本田金屬體改專項部部長楊林也有相同的煩惱。由於對澆鑄件質量的高要求,該公司生產線部分環節仍然只能靠人工完成,“機器人的精度還達不到我們的要求。”

    從實地走訪企業的情況來看,高明工業企業技改也面臨一些困境。除了考慮投入產出比等問題外,配套服務不完善也影響了技改的進程。例如,國際智能製造設備品質好、可靠性高,但維護成本高、零配件更換時間週期長;本土企業對國產工業機器人品牌和生產商瞭解不多,產需信息不對稱,用户接受和信賴需要培養。由於缺乏人才保障,絕大多數企業技術改造均為引進設備,未掌握核心技術,影響了企業技改項目完成後的達產增效。

    而且,從高明全區層面來看,智能製造產業起步較晚,工業基礎較為薄弱,研發實力相對欠缺,智能製造公共平台建設較滯後。由於缺乏創新型人才和團隊以及知名研發院所等載體支撐,涉及智能製造的領域仍多處於採購設備和技術應用階段。

    多舉措為企業紓困

    對此,蔡成均表示,高明將繼續完善政策,優化企業服務,營造良好技改環境,推動企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結合本區實際,高明將加快制定機器人項目引進、平台建設、人才培育、推廣應用等方面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爭取在引進工業機器人本體、伺服電機及控制系統等重點領域企業上早日取得突破。

    以工業企業技改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高明將實施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和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工程,加快推動工業機器人的應用示範推廣,不斷擴大機器人應用範圍和水平。鼓勵溢達紡織、海天味業、萬和電氣等創新能力強的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開發機器人本體及智能化生產線,推動機器人技術與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

    在平台建設方面,高明積極與國內大學、科研機構的機器人研究機構對接,通過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和協同研究中心、支持本地企業以購買專利、股權合作等多種形式實現研發成果轉化,加快發展壯大機器人產業規模水平。支持職校職院、骨幹企業、機器人研發機構三方共建實訓基地,強化機器人產業平台和人才支撐。

    針對技改資金投入需求,高明將引導企業與相關融資機構對接,按“市場運作”方式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積極發動、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省級、市級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貸款貼息專題方向等相關項目,減輕企業技改成本,加快企業技改項目建設。

    此外,高明還將探索組建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及時研究解決企業技術改造遇到的各類問題;大力發展各類社會服務組織,完善有利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中介服務體系;探索引進國家實驗室服務為企業提供技術管理診斷,協助企業發現生產技術問題,解決生產技術瓶頸,提高企業開展技改積極性。

    ■相關

    高明區“上雲上平台”企業

    已超300家

    筆者從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獲悉,截至目前,高明區“上雲上平台”企業已超300家,企業申請“上雲上平台”服務券超過300萬元,高明正積極推動企業創建工業互聯網標杆示範項目。

    今年高明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進新一輪技術改造,技改投資增長8%以上;深入實施“互聯網+”“機器人+”“5G+”等專項行動,推動300家企業“上雲上平台”,新增應用機器人150台。

    自2018年開始,高明區便組織工業互聯網專家團隊,多次走進區內企業進行一對一信息化服務,輔導企業進行工業互聯網深度改造。截至目前,通過專家團隊,已對全區100餘家企業進行了“上雲上平台”信息化診斷服務;同時,高明區也鼓勵企業“走出去”,到南海、三水等地進行交流和學習,助力區內企業“上雲上平台”。

    廣東騰一科技有限公司、川東磁電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華全電氣照明有限公司、佛山市興沛衝匯通傢俱有限公司、佛山眾塑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明企業均是“上雲上平台”的先行者。

    高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繼續加強對企業“上雲上平台”政策宣傳,結合進企業一對一服務,組織工業互聯網專家團隊重點打通全區工業企業內部信息孤島,實現工業互聯網系統互通,提高製造型企業核心生產管控能力。同時,將通過繼續深挖高明區本地工業互聯網開發團隊,推動中小微企業工業互聯網應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346 字。

轉載請註明: 智能化改造為工業企業賦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