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藍鯨視界 | 直播電商依舊馳騁在風口,中小商家們有何感悟?
如果説2019年是直播帶貨元年,那麼2020年的直播帶貨在疫情的推動下無疑進入全面爆發的階段,如今依舊馳騁在風口之上。
艾媒諮詢發佈的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總規模為4338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增長至9610億元。在這個近萬億規模的市場裏,品牌商家作為整個產業鏈上游的一環,顯然是刺激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
今年疫情期間,隨着達人、網紅、明星、甚至是政府官員、企業大佬紛紛試水直播帶貨,直播間已逐漸成為品牌商家的銷售渠道之一。在各平台公佈的618大促成績單中,淘寶直播一天的成交支付金額超過51億元、京東快手品質購物專場單日帶貨達14.2億元、快手主播辛巴10小時直播帶貨12.5億元,無不表明直播帶貨對於商家銷量的提升作用。
不過,對於數量龐大的中小商家而言,要吃下直播電商的這波紅利也並不容易。近期,數位接觸過直播帶貨的中小商家與藍鯨TMT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感悟,希望在覆盤的過程中總結更多經驗和教訓,也為讀者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很難靠直播帶貨賺大錢,期待長期價值回報
“直播帶貨的確是造富機器,但錢大多流向了主播圈,而且集中在頭部,像我們(商家)就沒這麼幸運了。”在温州做童鞋生意的柯凡(化名)如是稱。
今年以來,疫情催生的宅經濟帶動了以直播、短視頻為主的媒介形態發展,直播電商也順勢迎來爆發,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銷售“神話”。在此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嘗試直播帶貨這種新模式,柯凡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我已經做過三次(直播帶貨)了,疫情嚴重的時候連着做了兩場,產品投放的效果還可以,所以8月份為沖銷量又做了一場,但這次就不怎麼樣了。”柯凡表示,“薇婭這種頭部主播請不起,我找的都是腰部主播,因為腰部主播性價比也還可以,而且合作模式可以商量着來,我自己還能保住更大的主動權。”
據柯凡介紹,今年3月份,其接連做的兩場直播帶貨都是找的粉絲量上百萬的主播,當時是以“坑位費+佣金”的模式談下的合作,坑位費1萬、佣金20%。最後兩場直播下來,下單量都超過了5千,單場銷售額大概30萬。除去坑位費、佣金和部分退貨,柯凡還能有幾萬元盈餘。
“第三場我想再衝一把銷量,所以找了個粉絲量稍微高一點的主播,對外號稱有接近400萬粉絲。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還不如前面一百多萬粉絲的主播呢,差點搞得我虧錢。”柯凡苦笑着説,“談的坑位費2萬,佣金要30%,但必須達到一個保底銷量。沒想到,最後就是這個保底銷量坑人。整場直播下來,銷量是有七千來單,比以前多了,但後面退貨的就有一多半,比平時正常的退貨率高出不少,肯定是他們找人刷量了。”
相比之下,在廣州經營服裝店的香香(化名)的運氣更差一些,用她自己的話説是“賠本賺吆喝”。
據香香描述,在決定找主播帶貨之前,她特意向朋友請教如何選擇主播,應該看重哪些指標,以及怎麼跟主播商談價格及合作模式等。“收坑位費的主播一般不保證銷量,其實這就很難把控帶貨效果,所以我傾向於選擇純佣金的方式,這就限制在腰尾部主播內做出選擇了。”
不過,最終的帶貨效果遠遠不及香香預期。“在直播過程中,主播好幾次都回答不出粉絲的提問,甚至連衣服的材質、有哪些尺寸這種問題都不清楚,場面一度很尷尬。”香香指出,“連口播文案都是我提供的,顯然她(主播)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有好幾次我都想衝上去自己解説,簡直了。”
“主播表現這麼不專業,帶貨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前前後後算下來,還虧了幾萬塊。”香香稱,純佣金這種看似性價比高的帶貨模式,另一個關鍵還是要選對綜合素養比較高的主播,不是隨便哪個主播都能為了佣金而做十足的準備,這真是花錢買來的教訓。
對商家而言,除了找達人、明星等做帶貨之外,還可以自己做直播,嘉迪(化名)正是商家自播隊伍中的一員。據嘉迪介紹,做自播最主要是考慮到成本問題,其次也想自己嘗試一下直播帶貨,“畢竟直播火了這麼久,説不定我試着試着也能出個名呢。”
在嘉迪看來,商家自播肯定是不能跟達人直播或者明星直播的效果同日而語。她認為,自播靠的主要還是商家本身的流量,更像是在日常圖文展示商品的基礎上增加直播短視頻的展示方式,可以通過與店鋪粉絲的互動來增強粘性、提高轉化,在小範圍內做做品宣,但很難做出爆款,不容易讓銷量大漲。
“我們這種是涓涓細流,持續穩定的話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嘉迪稱,現在還在堅持做自播,期待着未來能有長期價值回報。
直播帶貨進入監管時代,商家或能享受市場規範發展的紅利
近期,直播帶貨圈內流傳着一份《帶貨主播黑名單》,充斥着不少商家對各平台主播和直播帶貨模式的吐槽,映射出在直播帶貨大火之下,行業暗藏的一些亂象。
在柯凡看來,商家在找主播的過程中就很容易踩到不少坑。“從我自己的實際經歷來看,第三場直播帶貨的主播團隊就很可能有刷單行為。這不僅能提高他們的佣金,還能幫主播造勢,方便下一次給其他人帶貨的時候提高要價。”他指出,“除此之外,粉絲數、在線觀看數等也都有造假的可能,這幾乎成了行業默認的潛規則,商家遇到了只能認栽。”
在抖音網紅@世界抬槓冠軍大藍一則廣為流傳的揭秘直播帶貨真相的短視頻中,他透露稱,“整個直播電商行業的數據全都是假的,現在稍微有點名氣的主播,一場直播不賣個一個億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這一個億是怎麼統計的呢,比如一張手機貼膜標價是100元,打完折1塊錢包郵,賣了1萬張、刷單9萬張,對外宣傳10萬張,然後按照100塊錢一張來計算業績,這可就是一千萬的業績啊。”
“一晚上只要賣十個產品,業績輕鬆過億。拿着泡沫數據去忽悠下一個商家交坑位費,實際上這1萬張手機貼膜商家才收到1萬塊錢,退貨率30%,實際到賬只有7千,產品成本加上運費成本,再加上公司運營成本,再加上坑位費高達十幾甚至幾十萬,基本上賣多少虧多少。”
為了規範直播帶貨各方的行為,中國廣告協會在今年6月出台了《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對直播電商中的各類角色、行為都作了全面定義和規範,並於7月正式實施。對於網絡直播營銷主體,該規範明確其不得利用刷單、炒信等流量造假方式虛構或篡改交易數據和用户評價;不得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等。
對於主播行為,該規範也做出了一定約束。比如,明確提出了主播不得以任何形式導流用户私下交易的行為;不得數據造假,不得采取虛假購買和事後退貨等方式騙取商家的佣金;且主播機構須對所簽約的主播行為進行負責。對於入駐平台的商家,建議當依法履行電子商務經營者的義務與責任,亮證亮標經營,遵守法律規範和平台入駐規則、保障直播商品質量、規範宣傳行為,依法履行消費者保障義務等。
此外,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早在今年5月便起草了《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範(徵求意見稿)》和《網絡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對直播帶貨的從業人員、商品質量、經營管理、服務和監督管理等多方面提出要求。比如要求社交媒體視頻直播購物出鏡者嚴格遵守《廣告法》的有關規定,取得相關機構核准,具有相關專業資質。
日前,《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範》作為號稱首部全國性的直播電商標準正式發佈,從直播電商前台主播、後台運行、採購供應鏈、貨主方、信息方、資金方等不同維度進行了規範。
上述商家均認為,接連出台的指導文件,表明了直播帶貨將要進入到更規範發展的階段。香香表示,“未來平台主播的進入門檻應該會相應變高,會促進主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而且不管是主播還是商家,都能在一個更健康的環境下發展,我們也算是多方受益。”
艾媒諮詢分析師也認為,這意味着“直播帶貨”將有規可循、有據可依,正式進入“監管時代”,標準化“遊戲規則”將助力新生業態提質增效,“直播帶貨”產業將結束野蠻生長,實現精耕細作。
針對直播電商行業監管政策的出台,安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品牌方將率先從中獲益。主播分級將進一步約束不規範、違法等行為,未來主播獲益門檻越來越高,因此政策監管、平台約束都有利於行業長期發展,降低競爭烈度,利好產業鏈其他環節(尤其品牌方)。整體而言,直播帶貨利潤空間主要讓給了主播,行業規範有利於品牌預算合理消耗,降低虛假消耗、低效轉化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