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8日新媒體專電 據《西班牙日報》網站8月12日報道,日本國立天文台的科學家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對遙遠宇宙的近56萬個星系進行了細緻分類,依據是昴星團望遠鏡捕捉到的超廣角圖像。科學家們通過圖像尋找S形旋渦星系、Z形旋渦星系和非旋渦星系。
事實上,僅依靠人力對如此多的信息進行處理和分類是難以實現的。報道稱,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得益於深度學習算法的使用,這種AI技術通過模仿人的學習能力並分析大量數據進行工作。
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分支,其使用的算法更加先進。與AI領域經常使用的傳統算法不同,深度學習“職員”能處理更多數據,且能更快積累經驗。
要處理如同日本天文學家獲取的浩繁數據,深度學習無疑是最佳選擇。在這種技術的幫助下,研究人員基於昴星團望遠鏡捕捉到的圖像實現了對星系的精確分類。
近年來,基於深度學習算法的自動化處理技術快速發展,其應用涉及安全攝像頭、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等領域,使用這種技術來處理數量和規模如此之大的天文圖像還是第一次。
日本研究人員的主要目的是利用AI技術將旋渦星系與非旋渦星系區分開來。旋渦星系讓天文學家捉摸不透,有人認為這種星系較為複雜,極有可能存在生命,畢竟我們生存的銀河系就是旋渦星系。
報道稱,使用深度學習技術處理遙遠宇宙的56萬個星系圖像保證了近乎完美的精確度:97.5%。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已識別出近8萬個旋渦星系。
隨着時間推移和積累數據的增多,深度學習算法的經驗更加豐富,也變得更加“聰明”。科學家相信,在這種技術的幫助下,識別新的星系形態、細化星系分類將成為可能。進一步瞭解遙遠宇宙可能是未來有趣研究發展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