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傳媒,敗給了蘋果和華為

任何行業中的顛覆勢力,都來自於行業之外。

傳統零售商場被電商所顛覆,但以購物中心為核心的城市綜合體卻又實現了逆襲;以新媒體為基礎的數字化營銷,將紙媒、電視、廣播以及他們背後的4A廣告公司打得一塌糊塗;視頻網站也把DVD行業從設備製造到碟片租賃通通掃出市場。
其實,這些來自行業外的顛覆,根本上在於互聯網帶來的技術升級,不僅改變了“流量”的入口,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原來的媒介渠道從高效傳播變成了無效傳播,被淘汰也就成為了必然。
       現在,又一家巨頭站在了被顛覆的十字路口,這就是——分眾傳媒。
       當智能手機成為人們生活離不開的一環之後,進入電梯後,低頭看手機能夠打發等電梯和乘電梯這段無聊的時間。當人們在電梯這個場景不再抬頭,分眾的場景已經崩塌了一半。畢竟,低頭刷一個15秒的短視頻,他不香麼?不比抬頭看一個鬼畜廣告強多了?
       風口不再,作為梯媒老大的分眾,往哪裏走才是對的路呢?

踩坑能手和鬼畜大師

最近,關於分眾傳媒最大的爭議就在於,分眾被捲入了瑞幸咖啡業績造假案。2年時間,分眾從瑞幸拿走了4.66億廣告費。如果算上神州優車、神州專車、寶沃汽車等神州系的其他企業,這個數字會更大。
       當瑞幸咖啡在風口的時候,大家都把陸正耀當小甜甜,但是造假風波之後,瑞幸變成了牛夫人,分眾的臉也有點兒腫。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但分眾卻可以無數次在岸邊上上下下。
      2014年,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眾多P2P平台都選擇在分眾投放廣告。被分眾傳媒大力吹捧的團貸網,曾擁有800億交易額的“唐小僧”,還有e租寶、寶點網、花生日記等等等等。當然,還有最近再次站上媒體C位的ofo。
      可以説,分眾一時間成為了網貸平台、押金不退的跑路公司來割白領韭菜的巨型鐮刀。
      當然,作為廣告平台,不可能承擔廣告主的無限連帶責任,否則現在所有媒體平台都得關門。但能一次聚集了這麼多曾經在風口上的企業,分眾也是沒誰了。

除了頻頻踩雷,分眾最被消費者詬病的,是其鬼畜廣告的形式。

“整整整整,新氧醫美,整整整整……”“鉑爵旅拍,想去哪兒拍就去哪兒拍”“3000元,3000元,毛豆新車網,首付3000元起買新車”“好工作,跟老闆談”無限循環的廣告,總會讓電梯裏的人彷彿置身於明日邊緣,總是在不斷重複。這也契合了江南春的觀點:“廣告的本質在於重複,受眾的本質在於遺忘。”

鬼畜的本質,終究是由於分眾的媒體形式決定的。電梯口、電梯間,這些地方只是碎片化的時間,一個60秒的故事,恐怕沒有幾個乘電梯的人能夠看完。所以,鬼畜就成了終極形式。
但不管是頻繁中招的廣告,還是令人絕望的鬼畜,都不是分眾遭遇尷尬的原因。最大的原因還在於,分眾雖然大,但卻沒有足夠大的壁壘。

一家獨大卻毫無壁壘

分眾傳媒的經營模式,其實很簡單。採用支付租金的方式,在全國的城市樓宇電梯中鋪設自己的廣告點位。
       然後,他們再用這些廣告點位去説服商家來投放廣告。分眾的主要盈利,就是賺取商家的這筆廣告投放費用。一個簡單的廣告搬運工生意,為什麼就能讓分眾做到美股上市,成為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國傳媒股。
      分眾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它前期廣告點位的強勢鋪墊上。全國各大城市的樓宇電梯中,幾乎都能看到分眾的廣告。“4億城市人口,3億看分眾”,還真不是一句空話。
      而且,電梯本身又是一個高頻次,強關注的封閉空間。早年間,電梯裏接收不到手機的上網信號,那時的電梯廣告幾乎是趁着這段上下樓的大腦空檔,硬性地植入到每一個人的大腦裏。
覆蓋廣大城市高素質人口,又是足夠強勢洗腦的投放方式。這讓好多打算靠燒錢,就快速成名的初創企業,紛紛湧入電梯間,投入分眾懷抱。
      曾經在電視年代就飽受詬病的硬洗腦式廣告,在電梯間裏,煥發出新的生機。注意力極度分散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還能讓我們記得住的幾條廣告語,幾乎都來自於電梯。
洗腦廣告的成功,也是對分眾電梯廣告效果的最佳驗證。市場的效果反饋,也讓分眾的廣告費水漲船高。在2015年至2017年之間,分眾的毛利率都是在70%以上,淨資產收益率也保持在70%左右。
      同時,2015年分眾借殼迴歸A股市場時,市值一度衝上2714億元,被稱為“海歸第一股”。種種跡象表明,擅長造神的分眾,自己本身也是個神。
      然而,央視財經專家在批評分眾的時候,總是會強調一個詞“壁壘”。對於一個沒有明顯壁壘的市場,隨着外部競爭者的進入,超額收益會趨近於零。
      分眾賺大錢的根本原因,就是它一家獨大的壟斷了城市電梯廣告。但是,分眾的這種所謂壟斷,並不難攻破。分眾只有資本壁壘,沒有技術壁壘。它的廣告屏和廣告板,都不算是什麼獨家技術的設備。
      分眾能夠做大做強,靠的是前期成本上的投入。首先要採購大量的廣告設備,然後付給樓宇租金,把這些廣告設備都鋪出去。有資本靠山的分眾,做起這些來非常快。分眾在拉廣告的過程裏,有一筆上不得枱面的大花費。就是給廣告商負責人的回扣,俗稱“銷售業務費”。
      在分眾2019年公佈的財報中,這項銷售業務費的總金額就高達17億多。分眾之所以被捲入瑞幸造假風波,就是與這筆數額巨大的“銷售業務費”有關。
      前期高投入來搶佔廣告點位,後期再用高回扣來拉攏初創企業投廣告。支撐分眾這麼玩下去的主要原因,一是電梯廣告確實效果還不錯,商家搶着投。二就是分眾有實力獨霸着電梯間,掌握定價權。
      只要是賺錢的生意,就一定會有人惦記。背靠阿里的分眾,遇到了被百度和京東押注的新潮傳媒。新潮入場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要打一場“千億級的羣架”。新潮不僅要搶分眾的點位,還要搶分眾的客户。
      新潮在2018年的戰略通知中就公佈過,只要是2015年至2017年間,在分眾投放過億的客户,可以直接以分眾五折的價格來新潮投放。並且,這些廣告決策人只要和新潮的合夥人見面,就送1000萬的廣告資源。
      新人的強勢入場,讓分眾有了危機感。為了霸住點位,它們抬高樓宇的租金。為了拉攏廣告商,它們優惠廣告投放費。
      雖然,分眾用這種自降收益的方式,保住了自己的市場佔有率,保住了江湖大哥地位。但是,這也沒能扭轉分眾越來越不賺錢的事實。
      2019年全年,分眾的同母淨利潤也同比下降67.80%。而今年的第一季度,同母淨利潤同比下降了88.87%。
      不僅僅是投入成本升高,廣告收益減少。分眾廣告收不回來的壞賬和爛賬,才是真正的觸目驚心。根據分眾2019年財報披露,他們應收賬款金額有40多億,而2019年的淨利潤才18億元。
分眾官方給出的解釋,是他們好多互聯網客户融資困難,導致資金吃緊,所以廣告費拖欠達到峯值。
      目前分眾股價掉了一半,市值更是縮水了近7成。潮水退去,同行進場。泡沫終歸是泡沫,分眾的真實盈利水平,也就漸漸浮出水面了。

未來是否還有機會?   

至少對於分眾來説,還有。
       炒股界流傳着這樣一種説法,叫分眾傳媒效應。是指新上市的股市品牌新秀,一般都誕生於樓梯廣告裏。誰家的廣告在電梯間裏播放越久,聲音越炒,誰的股價就越好。
鑑於此,樓梯廣告覆蓋最廣的商家分眾傳媒,也曾被戲稱為中國最牛批的“劵商”。隨便列舉一些分眾成就過的品牌,各個都是近年來飽受熱議和追捧的黑馬。
      可以説分眾參與過多起‘造神運動’,也見證過太多次資本風口的風起雲湧。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分眾傳媒的渠道優勢和成本優勢依然強勁。
      分眾的業務主要包括樓宇媒體和影院銀幕的廣告業務,各佔約84%和16%的比例。
      對於樓宇媒體來説,其大部分成本是事先發生的。樓宇海報和屏幕是最大的成本支出,但一旦這些鋪設完成後,最大的成本支出也只剩下了維護成本和與物業結算的租金。
      目前,分眾的樓宇媒體佈局幾乎已經完成,所以,後續的成本支出也就並不高,只要能夠保證廣告的數量,其利潤率能夠保證。
      此外,不管是封閉的電梯、白領聚集的樓宇還是各大電影院的大屏幕,佔據了這些線下的流量入口,總會將廣告信息傳遞給用户。儘管這種信息的傳遞效率,變得越來越低,但對於一個正在向下的行業中,分眾依然能夠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收益。
      渠道,正是分眾傳媒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一個渠道媒體,本身不創造有價值的內容,只是依靠廣告本身去觸達消費者,其天然的缺陷是:無法打造品牌,只能擴大聲量。
      對於未來,分眾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將用户從手機屏幕里拉出來,重新掌握人們的無聊時間。
       分眾傳媒還需要迅速找到自己在移動互聯時代的生存方式,畢竟2020年以來,像今日頭條、快手抖音、直播帶貨等移動營銷方式,搶了太多傳統廣告人的飯碗。
       想要讓人們告別手機屏幕,首先就要告別鬼畜式的廣告。面對分眾那些長期故意拔高播放音量的洗腦式廣告,眾多網友發起了“沒法用遙控器拒絕,那就用錢包拒絕”的聲討活動。
廣告的觀感口碑不好,也影響了商家對電梯廣告投放效果的存疑。一家廣告投放公司,投放效果變差,才是真正影響它存活的根基。
       或許,從梯媒轉型為社區概念的媒體,才是分眾的未來。隨着5G的不斷普及,分眾的屏幕能否和用户的手機屏幕互動?單一展示的屏幕能不能變成觸屏互動的形式?
       用户永遠不會拒絕廣告,但是沒營養的填鴨式投放已經過去了。有創意,有趣味的互動廣告,效果難道不會更好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64 字。

轉載請註明: 分眾傳媒,敗給了蘋果和華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