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工業互聯網的『頭狼』?
狼喜歡集體出動,一般地狼羣中必然有個首腦,它是狼羣的優秀代表,更是狼羣的核心所在。
而數字經濟時代,工業數字化亦不能靠單個企業的“單打獨鬥”,取而代之的是要建立“生態圈”,在優秀個體的引領下充分發揮羣體的力量。
這既是工業互聯網浪潮下企業的生存之道,也是狼的處世哲學。
由於工業是深度定製化的,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Know-How。因此工業互聯網項目的落地,不僅需要各種軟硬件作為支撐,還需要滿足具體場景的特殊需求。
再加上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正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工業互聯網所能滲透的領域之廣和主體玩家之多,更註定了這場圍繞工業製造行業的升級轉型,其規模和複雜程度將是空前的。
在7月9號-11號上海舉辦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雲端峯會”(WAIC 2020)上,其中“工業智能主題論壇-全球工業智能峯會”匯聚了中國工程院高金吉和錢鋒等院士,以及PTC劉強、海爾卡奧斯陳錄城、羅克韋爾石安等工業互聯網知名企業家。
這麼多行業專家齊聚上海,可謂頗具深意。因為不久前,6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升級 實施“工賦上海” 三 年 行 動 計 劃 (2020-2022 年 ) 》 的 通 知,上海的目標包括:到2022年,實現工業互聯網對實體經濟引領帶動效能顯著,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人民幣等。
加上本次WAIC 2020背後的主辦方,正充分顯示了上海市對於發展工業互聯網行業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期間,雷鋒網採訪了PTC、海爾卡奧斯和天準科技,就工業互聯網的行業現狀、落地實踐,以及如何引領行業發展等視角進行了交流。
談及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海爾卡奧斯CTO謝海琴表示:
“目前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生態建設,從工業互聯網平台一開始的概念普及到現在進入第二個重要階段——價值實現的階段,從建設平台到進一步怎麼用好平台的階段。”
“過去幾年,從技術的搭建和架構的理解上,國內的企業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如何讓上平台的這些企業發揮更大的價值,獲得更多的成功。”
如今,工業互聯網又被列為“新基建”的核心要素,接下來它還將如何乘風破浪?
雙輪驅動下的“超級風口”如果説,每隔一個時代就會有一次工業革命,在當前傳統工業製造遭遇成本上升、利潤太低這些企業發展中的“攔路虎”,迫切需要轉型的境況下,第四次工業革命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催化下正在發生。
工業互聯網這個概念,最早由通用電氣(GE)在2012年提出,發端於製造業。從提出這個概念到現在,也不過8年的時間。
而當前國內很多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企業都在加快工業數字化轉型,尤其是經歷了疫情的洗禮後,工業互聯網正式成為產業界的“超級風口”。
“工業互聯網經過幾年的‘羣雄逐鹿’式的發展,已成為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和基礎設施。”PTC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劉強表示:
“在2020年,工業互聯網又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再次成為風口。在政策和市場的雙輪驅動下,工業互聯網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那麼,何為政策和市場的雙輪驅動?
從今年初開始,政府方面多個政策文件和會議均提及工業互聯網,大致情況如下: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時更指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加快工業互聯網、5G網絡、AI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3月20日,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了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拓展融合創新應用、加快健全安全保障體系、加快壯大創新發展動能、加快完善產業生態佈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6個方面20項具體舉措,進一步促進該行業的發展和應用落地。
5月13日,工信部發布《關於工業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為貫徹落實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促進工業數字化轉型,激發工業數據資源要素潛力,加快工業大數據產業發展。
7月10日,工信部發布《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0年工作計劃》,明確了十大類別的重點工作,包括提升基礎設施能力、建設工業互聯網平台、突破核心技術標準、培育新模式新業態等。
一方面是扶持政策和各種補貼的加碼,另一方面是市場的跟進,製造類企業轉型升級的訴求不斷強化。
比如今年初,用友繼精智工業互聯網平台之後,又應產業發展需要與客户需求的倒逼研發了工業大腦。用友發現,當前製造企業已不僅僅是追求降本提質增效,他們還需要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帶來業務模式、管理模式、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
據中國信通院最新的預測,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的經濟增加值規模是2.13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3.1萬億元。
工業互聯網之路任重道遠工業互聯網作為未來製造業競爭的關鍵,正在推動創新模式、生產方式、組織形式和商業範式的深刻變革。
業內預計,工業互聯網將是一條持續拓寬、景氣度不斷提升的賽道。同時,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也面臨很多挑戰。
就工業互聯網市場中的主體而言,主要包括自動化廠商、工業企業、軟件企業和ICT企業。PTC劉強表示:“眾多企業的進入,攜手推進了整個產業和生態的快速發展,但是也可以看到技術創新參差不齊所引起的問題。”
“比如中國工業互聯網某些原創核心技術比國外領先企業略有落後,比如物模型圖形化建模、高可用高擴展架構、機器學習建模、新的人機交互AR/VR等。具體到某個場景,我們技術代差、效率的代差就會遠比國外大。”
“圍繞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平台打造的開發者社區、生態體系完整度上也參差不齊。”
“工業互聯網姓‘工’不姓‘互’,在複合型人才體系培養上也是進度不一。”
而海爾卡奧斯在談及中國工業互聯網面臨的挑戰時,其中謝海琴提到:“國內企業在CAX、邊緣計算等領域已經有一些公司實現了突破,但與國外企業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工業軟件。作為工業互聯網的大腦和神經,國產軟件尤其是高端軟件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大。數據顯示,國外廠商在我國高端工業網絡協議領域佔據了95%以上的市場份額。”
此外,謝海琴同樣地提到了複合型人才的缺乏,她表示:“人才是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本質上就是對於人才所具備能力的需求。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融合工業技術與信息技術,對於專業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但是市場上這類跨界人才卻十分稀缺,真正能協同聚集的工業互聯網人才缺口巨大。”
雷鋒網瞭解到,儘管工業互聯網發展前景廣闊,但在落地的過程中也存在不少難題。
比如應用角度,目前業內80%的落地應用場景還是設備狀態監測。然而製造業的核心一定是圍繞產品全生命週期價值鏈的創新,如何通過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打通企業研、產、供、銷、服全價值鏈,聚焦提質降本增效的業務目標,從需求、設計、生產、運營、服務等不同價值流關鍵環節發現、落地推廣高附加值場景變得尤為關鍵。
其次,商業角度來看,既要考慮從技術角度的演進和產品通用化,又要思考結合垂直行業的不同特點深耕細作,還要考慮跨行業的生態體系構建和橫向推廣。廠商也要結合實際情況,是否完成“軟件即服務”的商業模式的轉換。從商業角度,商業方面挑戰的應對是能否成為工業互聯網市場領導者的關鍵。
工業互聯網的全面實現,這將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雖然還有很多的技術不夠完善,但是並不影響工業互聯網行業的高歌猛進。
整體來看,目前工業互聯網行業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市場的競爭還不夠充分,但未來將有更多主體進入這一領域並參與到生態建設中來。
探索先鋒的落地實踐消費互聯網時代,誕生了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 兩大操作系統,以此他們牢牢牽住了消費互聯網時代的“脈搏”。工業互聯網時代,誰將會佔據主導地位?
目前在國內的工業互聯網市場中,既有GE、西門子、PTC、施耐德電氣等為首的國際巨頭,也有海爾卡奧斯、樹根互聯、阿里雲、工業富聯等在強勢佈局,並誕生了十大“雙跨”平台。
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發佈的 《工業互聯網平台白皮書(2019)》顯示,平台經濟的集聚效應和邊際效應也決定了最終只有少數企業能夠成為主導。一旦個別工業互聯網平台形成規模優勢後,海量的數據、應用、合作伙伴資源和逐漸攤薄的建設推廣成本將對同領域內的競爭平台形成降維打擊,甚至是將競爭者轉化成其生態的參與者。
作為工信部認可的“雙跨”國家隊第一名,海爾COSMOPlat是以用户體驗為中心的大規模定製和開放的多邊交互、增值分享的生態平台,並對家電、電子、服裝、農業、化工、模具、機械、房車、建陶、能源等十多個垂直行業提供全場景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
雷鋒網瞭解到,由於海爾擁有全球引領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能夠從機制上支撐並保持COSMOPlat平台的領先性,這是海爾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孵化出這麼多行業的關鍵。
謝海琴表示,“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個行業在生態拓展上的速度和寬度也是不一樣的,我們認為這正説明了人單合一管理模式的價值和普適性。其次,海爾擁有30多年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採購等企業全流程的實踐經驗,這些實踐經驗可以幫助卡奧斯為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更好地賦能。”
同時,據樹根互聯官方信息,根雲平台目前已經服務81個細分的工業行業,打造出工程機械產業鏈、流體機械產業鏈、定製家居產業鏈、鑄造產業鏈、注塑產業鏈、紡織產業鏈等20個產業鏈平台。
而PTC,早在6年前,他們的CEO Jim Heppelmann就提出了“數物融合”(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融合)的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願景。圍繞這個願景PTC勾畫了如何圍繞工業企業產品、流程、人員三個部分數字化轉型的完整藍圖。
從2013年開始,PTC花了超過10億美金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進行了一系列併購,由此將工業互聯網平台ThingWorx和增強現實平台Vuforia收至麾下。並圍繞這兩個核心產品,結合PTC傳統已有的CAD、 PLM、ALM、SLM等解決方案構建了工業企業端到端數字化的完整解決方案。
由此,PTC不僅打造了ThingWorx平台和各種APP應用,還與合作伙伴搭建了龐大的生態系統。
作為最早在中國推廣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的廠商之一,PTC目前深耕的垂直行業包括:汽車與交通運輸、工程機械、電子高科技、醫療設備等。
在諸如PTC、海爾卡奧斯、樹根互聯等這些平台企業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新興力量也持續地帶動着細分領域的技術創新,成為工業互聯網行業中不可多得的“第三極”,並在細分賽道肆意生長。
比如在工業AI方向,天準科技圍繞機器視覺核心技術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視覺裝備技術體系,包括機器視覺算法、工業數據平台、精密驅控系統和先進視覺傳感器,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
天準科技CTO曹葵康表示:“公司經過10多年經營,擁有3000家以上工業領域客户,形成海量應用數據及各種場景下的解決方案;公司與上游部件商以及下游客户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在行業內構建較完整的合作伙伴網絡;由於公司業務圍繞機器視覺核心技術展開,業務相對聚焦,在零部件採購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同時公司高度重視技術的模塊化、平台化工作,儘可能降低定製開發工作的比例, 提高了項目交付效率,同時也減少了項目的人工成本。”
談及工業互聯網行業的未來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能做成工業互聯網核心平台的,很難有新的巨頭,因為它要求企業從底層到高層,都要有很充分的瞭解和原來的產業基礎、技術基礎,但新的巨頭是可以在工業互聯網出來。 ”
“這並不矛盾,新巨頭可以從單項技術上出來,比如,做工業互聯網的操作系統,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芯片,做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挖掘的一些專用軟件,做一些專用的工業控制軟件,這些都是可以生長出新巨頭的。”
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統計,全國各類型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數量達數百家,有一定區域影響力或行業影響力的平台有50多家。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看來:
“市場競爭中,不在於多少個平台將來會怎麼發展,或者引進多少平台,留下多少平台。更重要的是,面對每一個工業場景,誰能夠真正為用户帶來價值,去解決用户端的問題,誰就可能會生存下來。”
作為已在中國根植 30 餘年的全球化公司,施耐德電氣在樓宇、工業、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有諸多的落地實踐,比如伊利、三寧化工、寶武集團、江蘇金旺、藴之寶、祁連山水泥、成都瑞克西等。
旗下EcoStruxure 平台於2017 年 5 月在成都發布,今年初他們攜手 AWS、聯想集團、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共同發起的“共創生態圈,共築工業夢——綠色智能製造創贏計劃”,致力於解決數字化轉型“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充分發揮羣體的力量。
PTC作為一家工業軟件的老牌勁旅,成立30多年以來一直專注在工業軟件,同時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他們一直專注在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核心技術、工業互聯網人才體系、工業行業Know-How的APPs等、工業客户的業務價值實現。劉強表示:
“正是因為上述的專注,才讓PTC可以與我們的生態合作伙伴共贏。更好地在諮詢、雲計算、自動化、系統集成等領域吸引優秀的合作伙伴來共同服務客户。其中包括麥肯錫、埃森哲、羅克韋爾自動化等全球頂尖公司,也有泗博自動化、大唐等本土的優秀先行者等。”
“比如在中集集團的智能製造項目的一些工廠,就是由PTC、微軟Azure以及本地系統集成商共同合作完成。”
經過多年的深耕細作,PTC現在已經形成了垂直行業頭部燈塔客户、規模化擴展、行業化複製的格局。
雷鋒網瞭解到,比如PTC與中集是從2017年開始合作,去年他們快速地擴展到10家工廠,並還在持續地總結擴展。而在其它行業,PTC也有很多新的案例與行業複製的案例。同時,他們也在積極地引入一些新興行業的合作伙伴共同開拓新興行業,如水務處理、石油石化等。這樣的總體佈局、垂直深耕、行業複製策略可以讓PTC在市場贏得更多客户的信賴,走得更快和更遠。
對於海爾卡奧斯而言,增值分享是建立生態的重點,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不同於消費互聯網,更需要形成政、產、學、研、用、金共創共贏的生態,才能實現共同成長。謝海琴表示:
“我們認為一個單一企業難以完全建成一個完整的平台,需要更多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企業共建平台,因此我們開啓了“大企業共建,小企業共享”的模式。行業龍頭企業可以通過平台實現模式創新,進一步鞏固行業領軍位置,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平台實現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的轉型升級,連接全球的資源,實現質的飛躍。”
此外,他們表示,未來幾年,產品會被場景替代,行業會被生態覆蓋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希望卡奧斯平台可以建成一個非常開放的生態,成長為一個生生不息的熱帶雨林,支持和賦能更多的企業和卡奧斯共同成長。
而天準科技CTO談及工業AI領域“獨角獸”企業的誕生,曹葵康表示:
“由於行業的特殊性,工業領域中各個市場通常比較分散,工業領域的企業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積累才能發展到較大的規模,因此在工業領域要產生類似互聯網行業中估值水平迅速上升的‘獨角獸’企業的概率比較低,工業AI企業應該也不能例外。”
“對於工業AI從業企業來説,在掌握AI核心技術的同時,應該踏實深入工業一線,瞭解相關領域的真正需求和痛點,有針對性地提供客户需要的解決方案。同時應該重視技術的平台化和易用性,提升項目運營效率,降低邊際成本,加快企業發展速度。”
在施耐德電氣、PTC、海爾卡奧斯的工業互聯網布局中,無一不涉及合作共贏,在保持自身的引領下,充分調動團隊所有成員之力,一起在工業互聯網的廣闊市場中披荊斬棘。
而工業AI,除了要與生態圈中的企業合作共贏,還需要到工業一線去持續深耕。充分發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方能從眾多工業AI玩家中脱穎而出。
既要引領,又要懂得專注,在困境面前臨危不亂,也要敢於力挽狂瀾,此為『頭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