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齊“新”合力貿易全球

“十三五”期間,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小程序等技術廣泛應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持續領先全球,服務能力和應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直播電商、社交電商、跨境電商等電商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此前發佈的《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9》顯示,2019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高達34.81萬億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達5125.65萬人。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數據則顯示,今年1-9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3%,佔社零總額比重達24.3%。

對於不斷“擴容”的電商規模,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感慨良多,他以火爆全網的電商購物節為例説:“自2009年淘寶舉辦首個‘雙11’網絡促銷活動以來,10年間越來越多的電商加入該活動,每家的交易額迭創新高。可以説,‘雙11’是中國電商消費持續高速增長的一大縮影。”陶金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國電商新業態全面進入迅猛發展階段,2015年-2019年,全國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年均同比增長率達28.7%,高於社零總額年均增速超過20個百分點。

在陶金看來,憑藉中國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物流業快速發展帶來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電商新業態的服務效能日益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持續改善。此外,電商的發展還通過規模經濟效應極大地提高了消費資源的配置效率,讓消費供給與需求更高效地匹配,同時也明顯降低了社會交易成本,真正起到了促進中國經濟集約化發展的作用。

“‘十三五’期間,中國電商新業態從無到有,規模增速遠高於傳統電商的增速,成為電商發展的新引擎,有效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是拉動消費的新增長點,成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力量。”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説,不僅規模日增,電商新業態的結構亦在優化,“十三五”期間,中國電商新業態從有到優,不斷拓寬發展新領域,向不同國家、不同地域和不同行業滲透。

最直觀的例子包括:直播電商演化為“萬物皆可播、人人皆可播、處處皆可播”;批准設立10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覆蓋30個省區市,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

伴隨着電商新業態的爆炸式發展,電商法律法規及監管體系也在升級。洪勇説,“十三五”期間,中國有關部門對電商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促進其健康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便利了羣眾生活。特別是2019年電子商務法的實施使中國電商新業態步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新階段。

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陶金認為,儘管在當前較高的基數上中國電商的高速增長或難為繼,但行業的發展前景依然可觀,預計依舊能夠保持明顯快於經濟總量擴張的速度。據其分析,這首先得益於需求有保證,“90後”“95後”等一批在網絡消費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羣未來消費力會持續提高能夠進一步支撐電商新業態發展所需的市場空間;其次,線上服務將繼續發揮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享有長期發展紅利;最後,中國仍有部分地區電商業態發展相對緩慢,有望成為電商發展新高地。

在洪勇看來,未來,中國電商的快速發展還將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一方面,電商作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助力器,將繼續促進傳統實體經濟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生產和流通環節深度融合,強化供給和需求兩側的精準匹配;另一方面,隨着中國繼續擴大電商普惠發展新空間,深化數字鄉村和跨境電商發展將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和國際貿易的普惠發展。

此外,洪勇表示,中國繼續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構建電商開放發展新格局,將不斷加深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電商交流合作,探索服務全球中小企業的貿易新規則新模式,加快推進數字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記者 魏 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電商齊“新”合力貿易全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