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範圍,以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位列其中。可以説,新基建中所涉及的每個領域都離不開物聯網技術,例如智慧交通的實現要基於物聯網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等等。
如何抓住物聯網帶來的市場機遇,本期《產業規劃局》邀請到英特爾公司物聯網事業部副總裁兼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博士,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大家走近“邊緣計算”。
陳偉博士
◎陳偉觀點總結
2020年已悄然過半,在今年這場持久的“科技戰疫”中,遠程會議、在線教育、智慧醫療、無接觸智能零售等新業態加速部署和發展。智能應用的井噴式爆發,激盪起智能創新的又一波浪潮,我們也得以從中洞悉產業前行的新機遇和新方向。
未來七成數據和應用將在邊緣產生和處理
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預計將增長至270億,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1000億台,全球數據總量預計2025年將達到163 ZB。而未來超過70%的數據和應用將在邊緣產生和處理,邊緣市場正在快速崛起,推動了邊緣計算技術的發展。
所謂邊緣,是指在靠近物與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開放平台。而智能邊緣則是邊緣計算的發展趨勢,它以人工智能和其他形式的交互式計算下沉到邊緣位置為主要特徵。
與傳統雲解決方案相比,智能邊緣能有效實現數據智能化的本地分析,可有效減小數據傳輸帶寬和計算系統的延遲,提供超大網絡連接,緩解雲計算中心壓力,保護數據安全與隱私。
智能邊緣開啓“數”“智”新時代
在英特爾看來,物聯網將沿着從互聯到智能,從智能到自主的軌跡演進。“互聯”解決了數據的收集,“智能”實現了基於規則的數據處理,“自主”則將實現基於人工智能的自主化管理。同時,未來的物聯網系統一定是邊雲協同的系統,雲計算和邊緣計算將成為支撐物聯網發展的兩大支柱。而智能邊緣,加速了物聯網的演進過程。
傳統的物聯網系統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平台層和應用層。近年來,隨着物聯網數據量的急劇增加,以及行業數字化轉型對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的訴求不斷提升,在感知層與網絡層之間增加邊緣層的趨勢愈發明顯。
智能邊緣是實現物聯網邊緣層的關鍵技術轉折點。它讓物聯網在邊緣具備數據採集、分析計算、通信以及最重要的智能功能,與雲中心形成分佈式的有機整體,實現負載的合理分配。
隨着物理邊緣設備的快速發展,作為物理世界反射的數字世界邊緣也會隨之崛起。
在使用智能邊緣之前,大量的物聯網數據只適合本地處理,並不會傳送到雲端,這意味着這些數據的“保鮮期”很短,一旦出現延誤,就會“變質”,數據價值會呈現斷崖式跌落。而智能邊緣的速算則很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它賦予了數據“生命力”,讓數據在邊雲協同中展現出蓬勃的活力與價值。
此外,作為人工智能的最後一公里,智能邊緣的崛起會提供巨大的潛在數據,而這些數據正是人工智能獲得成功的必要因素,能更充分地發揮人工智能的作用。此外,智能邊緣與垂直行業的結合,也將加速人工智能的實際落地與應用創新。由此,我們認為,智能邊緣的崛起將為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從而開啓“數”“智”時代。
智能邊緣、AI和5G是數據價值關鍵技術
如今,物聯網已成為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之一。預計到2025年,智能邊緣總體市場規模將增長至650億美元以上。智能邊緣、AI和5G在英特爾看來,是真正實現數據價值的關鍵技術轉折點。他們加速突破和融合,成為智能世界的新型基礎設施,驅動各行各業新一輪的智能創新。
智能邊緣還是新基建和數據時代的功能倍增器。一方面,智能設備的廣泛使用,可以有效地優化存量市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時還可以擴大市場空間,創造增量市場。另一方面,對企業的業務部署也將帶來變革性影響。它將企業的業務處理從雲端集中式遷移到邊緣,分佈式的架構變革將大幅提升業務效率;智能邊緣中的負載整合技術將實現資源配置從資源特享到資源共享的變革,從而降低企業的整體成本;而智能邊緣中的軟件定義功能,實現了應用的部署從未雨綢繆到隨需而動,可針對客户自適應的需求,進行快速的響應和敏捷的部署。
從十三五計劃到新基建,中國政府通過政策推動、行業標準制定、和協調促進等方面,大力推動物聯網相關技術發展和應用落地。如今,中國已在很多領域擁有了世界數一數二的市場規模,對未來技術的走向和需求具有主導作用。同時,中國有着舉世矚目的創新實力,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中國已成為全球智能創新中心之一。
面向未來廣闊的市場機遇,英特爾在積極推動以數據為中心的自身轉型的同時,憑藉產品領導力、創新方案推動力、生態構建力“三力齊發”,英特爾將持續推動智能邊緣、AI、5G關鍵技術轉折點的融合創新,通過應用落地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客户釋放數據價值。如今,英特爾已經為智能邊緣發展、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國產業數字化升級做好了充分準備。
【本期主持】郜小平
【出品】南方產業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