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騰訊控股發佈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當期營收2229.48億元,同比增長28%, 淨利潤572.32億元,同比增長29%。
這個成績充分説明,面對疫情的挑戰,騰訊依然打了一場漂亮的仗。
時間倒回到22年前的1998年底,馬化騰在華強北的賽格科技工業園創立了騰訊。成立以來,騰訊的辦公地點從華強北到騰訊大廈,再到濱海大廈,再到未來的大鏟灣總部基地。與地理位置變遷的速度相比,這家互聯網公司成長速度更驚人。
一直以來,騰訊堅持以技術豐富互聯網用户的生活:通過通信及社交平台微信和 QQ 促進用户聯繫,並助其連接數字內容和生活服務;通過高效廣告平台,協助品牌和市場營銷者觸達消費者;通過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促進合作伙伴業務發展,助力實現數字化升級。
每天晚上,騰訊辦公大樓不滅的燈光就是深圳人奮鬥的底色。
1989年,馬化騰考上了深圳大學,他選擇了電子工程系的計算機專業。
彼時,中國互聯網的大幕尚未拉開。五年後,1994年4月20日,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
彼時,馬化騰已經大學畢業,在深圳潤迅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當一名軟件工程師。對於馬化騰來説,這五年來,他始終保持着互聯網的敏鋭性,走在中國互聯網的最前沿。
1998年,馬化騰和同學張志東註冊成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隨後陳一丹、許晨曄、曾李青相繼加入,辦公室設在華強北。
吳曉波在《騰訊傳》中將騰訊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其中第一個時期是從1998年創立到2004年在香港上市,是騰訊的創業期。這一時期騰訊完成了產品仿製、應用創新到盈利模式探索的全過程。
創業期對於騰訊來説並不容易,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馬化騰不得不到處去尋找投資。1999年,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他帶着修改了66個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在場館裏轉,終於獲得了第一筆風險投資。
2004年6月16日,騰訊在香港掛牌上市,以每股3.70港元的價格發售了4.202億股。
隨着上市,騰訊的發展也進入了第二個時期,出擊期。這個時期,騰訊在不斷的調整和“冒險”:騰訊推出了QQ空間,並且決心成為網絡遊戲第一霸主,在門户網站上同樣佔有一席之地,也開始涉足電子商務和搜索領域。
隨着不斷髮展壯大,騰訊需要自己的辦公樓。2009年8月24日 ,騰訊第一座自建寫字樓—深圳騰訊大廈落成,騰訊總部入駐辦公。
造型新穎、內部功能齊全、人文環境領先的超高層建築,成為深圳特區聞名全國的深南大道上的新地標。與此同時,騰訊也即將成為互聯網的巨頭。
吳曉波在《騰訊傳》中認為,騰訊發展的第三個時期是巨頭期:20010-2016年,隨着2011年張小龍團隊發佈微信,打破新浪微博獨步天下的局面,從此以後,微信幾乎成為中國互聯網的標誌性應用。
這一時期是屬於微信的“獨舞者時代”:微信橫空出世,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成為了影響力最大的社交工具。
與此同時,由騰訊總裁劉熾平負責的投資業務開始在各行各業進行“圈地”。從2011年開始,騰訊一改之前的投資策略,開始用資本手段實現結盟式的開放,騰訊先後入股大眾點評、京東、58同城等多家公司。
有人統計過,在近10年裏,騰訊投資了超過800家公司,而且投資成績非常不錯。這800家公司裏,有70家已經上市,超過160家成為互聯網獨角獸,投資領域遍佈社交、數字內容、O2O、智慧零售、金融科技等多個行業和領域。
成長為巨頭的騰訊,員工數量也實現了高速增長。騰訊大廈已經遠遠滿足不了辦公需求,新的總部大樓呼之欲出。
騰訊濱海大廈
2017年11月28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總部喬遷儀式在深圳舉行,標誌着作為騰訊全球新總部的騰訊濱海大廈正式啓用。
騰訊濱海大廈包括一座248米高50層樓的南塔樓,一座194米高41層樓的北塔樓和三條連接兩座塔樓並在內部設置共享配套設施的“連接層”。建成後的騰訊濱海大廈的主概念是創造一座“互連”的塔樓。
這座“互連大廈”象徵性地代表着連接因特網的各個遙遠角落的連通,並通過一個有形的建築物以比傳統的高層建築更為有效的方式把騰訊員工聯繫在一起;同時作為一條都市互連帶,是對外開放的深圳高科技園區的視覺門户。
在業內看來,這種巧妙的建築結構也與馬化騰提出的“騰訊未來要做連接器”的理念形成呼應。
2019年11月,鵝廠拿出年度近十分之一的利潤,斥資85.2億元買下深圳前海西北側的一個島——面積1.3平方公里大鏟灣港,這塊熱土被網民們親切的稱之為“企鵝島”。
騰訊總部園區的智慧城方案顯示,騰訊的規劃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科技園區:包括辦公區、為年輕員工提供的公寓、商業單元、公共設施、學校和會議中心。騰訊新總部計劃總建築面積為200萬平方米,可容納8-10萬名員工。
截止到2020年,騰訊員工數量已經超過6萬人,騰訊需要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科技園區,增強員工之間的交流。
與騰訊員工同步擴張的還有騰訊的事業版圖。2020年8月6日,騰訊啓動2021屆秋季招聘,面向2021年應屆畢業生,整體招聘規模達5000人以上,總招聘量預計較去年提升42%,是騰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校招。
招聘人數再創新高的背後,騰訊to B業務的表現引起了多方的關注。可以看到,騰訊toB業務上升到戰略新高度。今年5月,騰訊宣佈率先拿出5000億元用於新基建投資,全面升級“基礎設施、技術創新、研究資源”三大能力,以投帶產促進數字經濟“內循環”,打造騰訊to B生態。
這種業務的調整早在兩年前就已經窺見端倪。2018年,二十歲的騰訊時隔六年迎來新一輪的優化調整,在原有七大事業羣(BG)的基礎上進行重組整合,突出聚焦融合效應,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CSIG)、平台與內容事業羣(PCG),這兩個事業羣業務均已to B為主。
兩年過去了,騰訊to B業務發展如何?2019年全年財報中, 騰訊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收入已達1014億元,增速高達39%,與遊戲業務收入(1147億元)基本持平。2020年騰訊Q2財報中,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收入298.62 億元,同比增長30%,該板塊在騰訊總收入中的佔比已達26%。
此時的大鏟灣,機器轟鳴,“企鵝島”正在加緊建設。
【策劃】甘雪明 曲廣寧 豐雷
【統籌】張瑋
【記者】王春豔
【攝影】魯力
【作者】 王春豔;魯力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