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德國前外長:重塑全球政治有效應對三大斷裂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科技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2月26日發表德國前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前綠黨領導人約施卡·菲舍爾的文章,題為《共同重建》,全文摘編如下:

人類是遵守習慣的生物。我們往往把未來設想得與過去大致相同,所以即使在世界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仍然沿用熟悉的工具、方法和觀點。但是,在這個社會、政治和經濟領域發生深刻變革的時刻,我們必須注意不要因為習慣而誤入歧途。

這種趨勢在新冠肺炎危機中顯而易見,而這場危機經常被認為只是暫時的混亂。事實上,這場大流行病是一道分水嶺,而且我們今天面臨不止一道分水嶺:數字革命和迅速脱碳的必要性也同樣重要。

面對這三個巨大的斷裂,我們真的能期待迴歸“舊常態”嗎?或者,我們是否應該期待與過去僅僅略有不同呢?如果未來看起來與過去截然不同該怎麼辦?我們是否有能力應對由此帶來的挑戰?

有充分的理由懷疑我們具備這種能力。傳統的政治制度——首要的是民族國家——正在瓦解。它們未能順利解決數字化時代的缺陷,比如在控制技術巨頭方面。事實證明,民族國家沒有足夠的能力阻止這場大流行病在全球蔓延,也無法應對民眾在心理層面受到的衝擊。

當然,從1347年的黑死病到1918至1920年的流感大流行,這個世界對疾病暴發並不陌生。但是,國家從未因為人民的期待而獲得如此多的合法性——人民期待國家通過科技手段保護他們的福祉,無論大自然提出何種挑戰。

正因如此,新冠肺炎危機造成的混亂以及不斷增加的感染和死亡人數,直擊國家合法性的核心。這是一場信任危機,正在動搖各個社會的內核。

重建信任和穩定社會的唯一途徑是採取有效的危機應對措施。而且,鑑於我們面臨挑戰的全球性,如果沒有在有效機制推動下的廣泛合作,這將是不可能的。

然而,到目前為止,這個世界仍舊專注於狹隘的民族對立,而不是尋求向前看的解決辦法。這一點在爭奪疫苗中體現得最明顯。

利用民族國家來對付這種大流行病就等於用過時的前膛槍對準F-16戰鬥機。如果説新冠肺炎危機是一架現代戰機,那麼氣候變化就是一枚核導彈。由於未能建立抵禦這種大規模威脅的系統,人類正陷入生存危機。

誠然,呼籲從這一大流行病中“恢復得更好”意味着一些人意識到需要進行系統的改革。但是,我們需要的變革不僅侷限於建設現代基礎設施或放開對任何一個國家的私人投資。我們需要重新定位——實際上是重新塑造——全球政治,這樣各國才能更有效地合作,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是朝着這個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民族國家是這一進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通過談判達成協議,並負責決定各自對實現協議目標的貢獻。

然而,儘管達成了巴黎氣候協定,但世界尚未真正採取要克服今日之巨大斷裂就必須做出的政治轉變。在21世紀,霸權不可能成為目標。相反,各國應該努力引領人們建設一個值得所有人生活的世界。

維護(而不是支配)才是新時期全球領導者的首要任務。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