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一位91歲的老人走了。湖南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門診樓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靜靜矗立。不知是誰,採下老人畢生為之奮鬥的夢,向他祭獻。這位老人,就是享譽世界的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對於中國人來説,“袁隆平”這個名字實在是過於家喻户曉,就像一位網友説的那樣:“我好像和他有一面之緣,在課本上,在飯桌上,在人間裏”。這張袁老在田中查看水稻長勢的照片,隨着課本和媒體的傳播,在中國人的心裏打下了深深的印記。
從語文到英語,從歷史到政治,從地理到生物,橫跨中外,不分文理,只要你在中國上學,“袁隆平”就是你繞不開的一個名字。對於當代的中國人來説,“有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爺爺讓大家吃飽了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那位老人也會一直笑眯眯的看着晚輩們享受更好的生活。
可惜,人總會逝去。當這位“天經地義”突然離開,所有人的心裏,瞬間都被悲傷填滿。“功著神州音容宛在,名垂青史恩澤長存”,這是人民給他的評價,寄託着所有中國人的哀思。
靈堂外,長沙明陽山彷彿被人潮淹沒。擁擠的人羣中,許多人看不清面容,一眼望去,只能見到一朵朵明黃和雪白的菊花。
來悼念的隊伍格外漫長,人們有的從廣東來,有的從江蘇來……許多人前往擺放袁隆平遺像的明陽廳,人山人海,卻格外靜默。所有人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道別。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解決很多人的吃飯問題,這般功績足以讓袁老被歷史銘記,被人民愛戴。而一切的起源,不過是一個簡單又艱難的夢想。“作為新中國培育出來的第一代學農大學生,我下定決心要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不讓老百姓捱餓。”1953年,從西南農學院遺傳育種專業畢業後,袁隆平立下誓言。圖文袁隆平(右)與同事李必湖在觀察雜交水稻生長情況。
“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一個當時看來遙不可及的夢,讓袁隆平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追逐。在1960年,他發現了天然雜交稻株表現出明顯的雜交優勢,便和雜交水稻結下了“不解之緣”。圖為袁隆平與其他同事一起攻克制種關。
經過多年的苦苦尋覓,1964年,袁隆平和助手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從選種、試驗、失敗,到再選種、再播種、再觀察……耗時將近十年的探索,袁隆平和團隊於1973年攻克了“三系”配套難關。1976年起,雜交水稻的成果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使水稻的單產和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圖為袁隆平觀察水稻生長情況。
不滿足於取得的成功,袁隆平隨後開展了兩系法雜交水稻和超級稻育種計劃的研究,並大獲成功。超級稻分別於2000、2004、2011、2014年實現了大面積示範畝產700、800、900、1000公斤的“四連跳”。圖為2003年,袁隆平在湖南湘潭縣泉塘子鄉的一個超級雜交稻示範田裏。
目前,我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超過1700萬公頃,佔全國水稻總面積的50%,僅每年增產的糧食就可養活7000萬人。巨大的成就讓袁隆平獲得了“雜交水稻之父”的美名,蜚聲海內外。
伴隨着巨大的成就而來的,是數不清的榮譽。從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到改革先鋒、共和國勳章……一個科學家在中國能拿到的所有榮譽,被他拿了個遍。他的事蹟也如前文所説,在課本里走近千家萬户,成了科學領域的“全民偶像”。圖為袁隆平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上發言。
面對榮譽,袁老一直保持着風度和謙虛,獲得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勳章”,他説:“榮譽是對我們成績的肯定,但我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還得繼續幹活。只要能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個人的榮辱得失又算得了什麼。搞科研的人要有使命感,有胸襟。”獲得勳章的第二天,他又馬不停蹄的下田去了。
即使年過九旬,袁老仍然堅守在科研一線,為實現新的夢想——“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而奮鬥不息。圖為2020年11月2日,袁隆平在位於長沙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與測產現場進行視頻連線。
袁老的成就,獲益的不僅是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團隊為近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的技術人才。目前,全球有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對全世界的農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圖為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為袁隆平頒獎。
拋開科學家的身份和光環,生活中的袁隆平是個非常親切隨和的老人,自稱上班不打卡,下田最高興。喜好自在,專長散漫,從小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乖孩子,無論音樂還是體育都非常喜歡。接受採訪還要“自誇”80歲時中心搞游泳比賽,自己得了第一名。過完90歲生日,他就改口自己是“90後”,甚至被年輕網友戲稱為“90後梗王”。圖為袁隆平拉小提琴。
袁老逝世後,人們悼念的文辭中有這樣一個熱詞——國士。何為國士?謂其“才德蓋一國”,抑或“一國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為還有對人民、家國、民族的責任和愛。圖為袁隆平靈骨安放儀式現場。
在安葬儀式上,袁老的墓前擺了兩碗米,上面寫着“願天下人都有飽飯吃”,這句樸素至極,帶着老一輩中國人記憶的話,就是他一生奮鬥的目標。
袁隆平的一生不僅育稻,而且育人。今年10月,他的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刷新紀錄——1603.9公斤。在他去世後,仍有無數後輩在繼承他的志願,繼續完成那兩個夢。
就在袁老逝世的同一天,“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先生逝世。歲月流水、時光冷灰,那些經歷過舊中國,親手締造了新中國眾多領域基礎的老人們,正在慢慢離我們而去。我輩能走的,只有接過前輩的火炬,繼續將他們努力建設的國家變得更好!
袁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