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外國捐款”、“轉移國內資產,投資海外”、“電商發展影響製造業發展”、“房地產經濟危害實體經濟”......可以説,實幹企業家曹德旺,真的是“操碎了心”。以上國內市場反映出的問題,曹德旺都發表過自己的看法。
作為一個時刻將國家建設放在心上的企業家,曹德旺面對“年輕人全跑去幹外賣、快遞,而不進工廠”的社會現象,再一次表示“搞不懂了”!
現在,天天吵着喊着“找不到工人”的工廠越來越多,甚至有不少負責招工的人已經將待遇往上提了又提,但是似乎仍不見效。
相反的,快遞行業和外賣行業“搶手得很”,馬路上,外賣小哥和快遞大叔幾乎是隨處可見,不少外賣員更是為了一筆訂單在餐飲店前大排長龍。這就奇了怪了,現在的人都喜歡在風吹日曬下幹活嗎?難道坐在工廠裏上班不好嗎?
據報道,在2019年中,中國快遞業務的總量累計達到了635.2億件,從業人數已經突破了1000萬人。不得不説,這已經是超級大的規模了。
再來看看外賣行業,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餐飲外賣行業的發展更為迅速,其產業規模已經達到了6536億元,外賣員的數量更是已經突破了700萬人。
相信大家都聽説了,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不少待業在家的人都紛紛湧入了外賣一行中,其中還不乏研究生等高學歷人員,以及大多數90後、00後的年輕人羣體。
這點可以理解,畢竟疫情防控期間,工廠都被禁止開工了。很多人選擇去幹外賣,也是為了生活所需。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各地恢復復工復產,工廠急需員工加速生產的時候,依舊沒有人願意進廠!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曹德旺才感嘆,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進廠了......
這時候,很多人追問:“工廠裏的人都去幹外賣、幹快遞了,我國的製造業要怎麼辦呢?”。大多數國人放棄了穩定的工廠工作,而是選擇需要每天奔波勞碌的外賣、快遞工作,表面上來看不能理解,但是我們要細想,為何製造業對國人沒有吸引力了?
馬雲曾經説過這麼一句話,我們可以用來借鑑。他認為,員工離職的原因林林總總,但是隻有兩點是最真實的,第一是“錢沒給到位”,第二是“心委屈了”。歸根到底就是一點,乾的不爽。
幹外賣、幹快遞是多勞多得,一天能接多少單,能送多少單,最後都是按照數量給錢的。多勞多得,員工自己心裏有數。説起來,幹外賣和幹快遞的月薪並不低,月薪過萬更是家常便飯。
但是,製造業不同,每天低頭幹活,説不定還要加班,但是得到的報酬卻無法吸引人。這就是馬雲説的第一點——錢沒到位。
很多工廠的條條框框非常多,有的老闆還不近人情。但是,幹外賣和看快遞就自由多了,哪天有事哪天就少賺點,還能忙自己的事情。從這一點上,就很能吸引當代年輕人“不想被束縛,追求自由”的心理。所以,哪一行能讓自己“不委屈”,自然哪一行就更“搶手”了。
再説了,現在外賣和快遞兩大行業已經成為了社會主流職業。因為藉助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外賣和快遞了。
外賣、快遞為什麼能輕易“搶走”製造業的人?除了時代發展變更,國人的思想、需求改變了之外,還有什麼因素呢?説説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