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從來與知識產權緊密相連,前者是創新的“搖籃”,後者則為創新保駕護航。
但有時候,藉助於互聯網的傳播優勢抄襲、盜用等侵犯知識產權,從而挫傷創新積極性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在互聯網語境下如何保護知識產權,近年來一直都是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
多位代表委員都希望對流竄於電商平台的假貨加大治理力度,建議打擊假貨工作要線下線上銷售渠道一盤棋,讓侵權者無處容身。
剽竊創新傷害創造力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關注此類問題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曾對網上假貨有過“切膚之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最近就很頭疼。正值畢業季,往年的線下畢業展今年受疫情影響移到了線上。範迪安非常擔心學生的作品展出後被抄襲,“知識產權可能會很快遭到侵犯,馬上變成別人的產品,或者稍加改換頭面,就變成一件件傢俱、一種種服裝服飾”。
這種擔心並非多餘,往年即便在線下,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據瞭解,中央美術學院設計類學科的學生佔全校學生的比例達40%,每年都有大批優秀人才畢業後走上原創設計的道路。“我注意到,每年我們同學的很多具有相當應用性的作品,很快就被一些平台抄襲盜用了,更糟糕的是直接把它變成批量產品進行銷售,嚴重侵犯了原作者的知識產權”。
陳女士就有過類似遭遇,她是一名專注於數碼配件領域的原創設計師,其設計的很多圖案深受消費者喜愛。去年下半年,她發現某平台出現了很多與自己設計圖案一模一樣的商品,其中該平台的一個商家完全複製了她的官方網店,商品款式、設計圖片甚至商品詳情介紹都被原封不動抄襲。
令陳女士既生氣又無奈的是,對方賣得比她好。“他們的商品比我的便宜,畢竟沒有研發設計成本”。維權之路也並不容易,她曾向平台發起七次投訴,均未得到反饋,後選擇起訴。但她其實並不願意走上這條路,“要不是這些抄襲的對我們影響很大,我們真不願意去起訴”。
範迪安説:“一個產品的創意構想是非常不容易的,抄襲和盜用這個問題這些年也引起我們的關注和分析,尤其一些小型網站和平台,他們有時候直接把別人的創新作品輕易地拿走了,然後進行一點改造式的生產,有的甚至沒有改造就直接生產了。”如果任由這類問題發生,必然會對中國的創造力帶來極大傷害。
防疫物資造假危害大
對肆意侵犯知識產權、在一些治理假貨不力的平台上獲得生機的商家,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楊莉也深惡痛絕。
被譽為“三農代言人”的楊莉,是湖南海泰梔子合作社理事長、岳陽市屈原管理區鳳凰鄉鳳凰村村委會主任,多年來,通過梔子花種植帶領村民致富,持續關注農業農村問題,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梔子媽媽”。
楊莉説,近年來,農村電商及電商扶貧迅猛發展,為脱貧致富打開了新門路,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劣質低質低價產品魚目混珠、真假難辨。
這些假貨在疫情期間的危害尤其嚴重。楊莉説,一些假口罩通過社交電商平台售賣,以標榜低價、正品等名義,迷惑對假貨辨識度較低的廣大農村村民購買,“一些村民反映,買到的假口罩氣味刺鼻,這種假冒偽劣防疫物資嚴重危害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為醫務工作者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雷冬竹對防疫物資之假的危害也頗為擔憂。
抗擊疫情期間,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選派一支15人的重症醫學隊伍支援湖北黃崗,入駐當地醫院重症病房,使用ECMO技術成功救治一批新冠肺炎患者。“他們作出了巨大犧牲和奉獻,前線抗疫的故事,聽一次,我流一次淚”。
與醫務人員奮不顧身上一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假防疫物資在部分平台上的流竄。
“像假口罩、假防護服,這種造假是非常危險的,一旦流入醫院或者疾控部門,發揮不了防控作用。”雷冬竹説。
全國政協委員孫昌隆是改革開放後國內最早接觸計算機技術的一批人之一,30多年的製造業從業經歷,讓他對假貨深惡痛絕。去年全國政協會議期間,他就曾提交提案,呼籲大力推廣互聯網打假技術,用政策獎勵鼓勵創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此書面回應稱,該建議對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有些工作已着手開展,將進一步深入推進。
孫昌隆發現,在疫情期間,執法機關很難迅速摸清售假和假貨來源。疫情初期,口罩等至關重要的物資緊缺,老百姓難外出,社區藥店缺貨,但社交平台依然不時有人宣稱有口罩可賣,質量良莠不齊,執法機關和媒體披露了多起社交平台售假案例。
加強各平台一體化監管
如何讓網絡環境下的知識產權得到有力保護?讓假貨無處藏身?
孫昌隆建議,各地政府要像重視疫情防控一樣重視假貨治理,將假貨治理納入常態化的政績考評,一把手掛帥,從上至下整合資源一盤棋合力治理,對各大平台一體化監管,制定統一的指導和監管標準。
雷冬竹建議,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牽頭,加強對社交電商平台的打假執法和整治力度,將各類網絡平台全部納入一體化監管。
同時,將醫療資源向農村衞生條件薄弱地區傾斜,加強縣鄉鎮衞生院、衞生站、醫療所的防疫物資儲備。在全國開展市場監管服務入村活動,尤其在電商下鄉活躍的村莊,定期開展普法培訓,提升村民防疫意識,謹防詐騙和買到假貨。
楊莉建議,在推廣農村電商及電商扶貧中,還要相應開展消費維權類活動,提高村民識假防假的知識產權意識,引導理性消費;不在治理假貨不力的平台銷售農產品,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和品牌效應,如果遭遇侵權需要積極維權,“農村絕不是假貨集散地”。楊莉還提出,對於社交電商平台出現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侵害消費者權益等行為,要依法打擊。
範迪安建議,應該公佈一些典型案例,讓原創者站出來,讓消費者也站出來,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讓這些抄襲的、盜用創新成果的人無處遁形。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