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發展二十餘載,什麼才是政企最需要的雲?

雲計算,從早期被質疑為“新瓶裝舊酒”的概念炒作,到如今成為水、電、煤氣一般存在的IT基礎設施,其二十餘年的發展之路,亦是無數企業關於“選擇一朵怎樣的雲”的探索之路。

雲計算發展二十餘載,什麼才是政企最需要的雲?

雲計算按部署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但隨着客户差異化需求日益增多,公有云的便利優勢難以成為客户決策的首要因素,同時私有云的困境逐漸凸顯,“公私結合”的混合雲,正在成為政企智能升級的“心頭好”。

私有云的困局:對企業的價值日益降低

私有云成本居高不下已成為行業共識,對於一家大型企業來説,如果需要保留私有云,就需要額外增加虛擬化技術人員和雲端運維團隊,又將是一筆巨大成本支出。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Research的研究報告稱,全球只有5%的大型企業能夠運行一個內部的雲計算,其中可能只有一半的企業實際擁有一個內部雲計算。由以上數據可見,建立企業內部數據中心的成本高昂,條件較為苛刻。

當私有云遇上流量洪峯,自主IT部署還需要增加新的部署設備來增加容量,企業還需要24小時值班人員維護,如出現容量不足或者網絡攻擊,就將產生巨大的成本投入。

但最關鍵的是,雲計算的核心是一種提供便捷的、按需獲取的、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網絡的模式。公有云可以享受眾多的創新及升級,但是私有云顯然違背了這一初衷,傳統私有云有很多安裝部署、運維升級的問題無法解決。無論是靈活性、可擴展性都比較差,這也是制約私有云發展的重要原因。

而被外界稱道的私有云安全問題,行業內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私有云真的比公有云安全嗎?私有云的安全到底誰説了算?事實上隨着私有云的行業運用及演進,我們也漸漸發現,私有云並非比公有云安全,當出現網絡攻擊的時候,私有云的安全維護相較於公有云代價更高、損失更大,業內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隱喻,美女在外夜跑或者選擇在家,實際上從真正的自身安全角度來説,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核心的區別是環境的區別,但是隨着公有云的發展,當前公有云出現大範圍癱瘓的概率越來越小,也為公有云安全性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檢驗。

“黑天鵝”加速升級需求,華為雲Stack成政企首選

疫情加速了變化,疫情期間,私有云客户也有了在線實時升級、遠程管理的需求,同時,也要用到公有云上人工智能、區塊鏈和數據庫的高階服務,因此,雲要統一。

但是,核心業務、核心數據還是不敢放在公有云上,該怎麼辦? 於是,集公有云成本效益和私有云安全性之所長的混合雲,成為越來越多客户的選擇,客户使用混合雲既可利用公有云的可擴展性,隨時獲得更高的計算資源,同時又能把敏感數據和安全性合規要求較高的信息,放置於私有云。

因此,混合雲成為越來越多雲服務廠商搶佔的市場高地,而在其中表現不俗的當屬華為雲推出的華為雲Stack。華為雲Stack是位於政企客户本地數據中心的雲基礎設施,為政企客户提供在雲上和本地部署體驗一致的雲服務。隨着政企智能升級步入深水區,華為雲Stack迎來全面升級,通過協同、統一、系列化、安全四大差異化優勢更好的滿足政企客户數字化轉型需求。

華為雲Stack具備管理一朵雲、數據一盤棋、應用一張網三大核心管理能力。基於“雲聯邦“技術,客户可以實現跨雲的資源池精細管理和業界唯一的多級運營運維能力,通過精細化分權分域,對不同地域、部門、應用的資源授予和管控,讓政企客户像管理部門一樣管理雲。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華為雲、華為雲Stack、華為雲邊緣都構建在歷時八年打造出的華為雲擎天架構上。基於這個實現雲邊端全場景覆蓋的統一架構,華為雲Stack與華為雲保持統一的API,可以在本地數據中心為客户提供與華為雲一致的雲服務使用體驗,“零”等待同步AI、大數據、IoT、區塊鏈等10大類70+雲服務,共享華為雲創新能力。在目前的雲服務市場,除了華為外,鮮有將公有云和私有云架構做成統一架構的雲服務廠商。

此外,華為雲Stack還能做到多個版本、一體化交付。華為雲Stack推出的基礎版、智數版和全棧版三大版本,匹配企業傳統業務雲化、雲原生應用、大數據分析、AI應用、大規模分佈式改造、微服務化等多種差異化建設需求,且不同版本可無縫疊加演進。

而在數據安全方面,華為雲Stack提供硬件級別的數據安全能力,通過智能加密卡,支持大數據、數據倉庫、塊存儲等多種場景的按需加密,並對接國家認證的第三方公司密鑰系統,從而實現客户在本地數據中心對業務數據進行管控、回收和銷燬,真正把鑰匙交到客户手中。

雲服務是政企智能升級的必由之路,華為雲Stack針對政企客户智能升級的關鍵需求不斷升級優化,成為混合雲市場上的領軍品牌,助力政企客户高效穩步邁向數字化和智能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76 字。

轉載請註明: 雲計算發展二十餘載,什麼才是政企最需要的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