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拆解是運營er們常常會用到的方法,當活動缺少新想法時,就會試着去關注一下相關的案例,進行拆解,進而複用到自己的工作中。運營人如何做案例拆解?本文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結合案例等梳理總結了一份非常有價值的案例拆解SOP,與大家分享。
從18年開始,零零散散拆解過600 個活動案例,積累了一些經驗,希望可以對案例拆解的新人或老手都有一些借鑑的幫助。如果對案例拆解的SOP感興趣,也可以關注我,後續寫一下。
相信大部分做運營的小夥伴,都會揹着一些KPI指標,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就需要嘗試各種活動或玩法來完成KPI;但很多時候都缺少新想法,所以就需要通過借鑑外部的活動玩法,即案例拆解來獲得更多的靈感。
創新不是一蹴而就,對於做活動來説,其實更多是微創新或是細節的不斷優化,但在產生這些微創新的前提是需要有積累,有沉澱才會有想法的。所以當我們案例拆解的數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形成自己的案例庫,各種案例之間的組合會有更多的創新想法
案例拆解對於做運營的核心是:通過借鑑學習,讓自己做事時定量更多,變量更少,從而提升做出好效果的概率。
舉個例子:
做一個App端邀請好友的長期活動,於是參考市面上各種頭部產品的邀請好友活動的玩法,發現會有階梯式獎勵、排行榜獎勵等,可能發現同行業同用户羣體的產品用得最多的版本是階梯式獎勵;
於是初步會有個想法,可能階梯式獎勵是不錯的活動形式,畢竟那麼多產品做了那麼久,一定是有效果的,這裏的活動形式就可以理解為定量了;
對於其它的獎勵是否有吸引力,流程是否順暢等等,就是要待驗證的變量了,當定量越多,變量越少,整個活動的可控性和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往期團隊做的項目很多都是需要做海報,而海報也是影響裂變效果的重要素材,因此在這塊,我們會花很多的心思打磨,比如從文案的初稿到定稿-設計圖初稿到定稿-項目部評審等多個環節去把控,在做出最後的裂變海報的過程中,除了運用我們多個項目積累的實戰模型外,每次做新的海報,我們都會在各大渠道搜索新的樣式和靈感,同時也會在自己的海報素材庫尋找靈感和做微創新。
可以先從對自己工作的內容有關出發,比如目前是負責小程序的指標,則可以多搜索小程序相關的案例,這樣拆解的案例,平時也可以用得上,這樣收穫就更大了
我這裏分享一下個人的看法其實案例拆解的核心目標導向為:提煉案例中的亮點和不足,複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對應拆案例的核心操作其實會有2點:
經過這兩步的思考,最終的複用價值就會很強了,關於案例的行業、目標、標籤等基本信息是為了方便後續彙總分類,也便於自己回想。
在這裏梳理了一份案例拆解的SOP,這也是我考慮到拆解時間適中,精選出來的8個維度,如圖
團隊成員較常用的方式,用石墨/印象筆記寫案例拆解,然後活動截圖和錄屏會存放在電腦的文件夾中,這樣又可以有案例的拆解分析文檔,同時也有原活動的素材,方便後續查找。
分享一個小技巧:用堅果雲或onedrive可以實時同步文件到電腦,比較方便歸類截圖和視頻。
1. 當我們拆解了一段時間後,會覺得似乎活動都是差不多的,感覺沒有拆解的必要,這種狀態你是怎麼克服的?
先再分析一下出現這種狀態的背後可能原因:
(1)看到案例的渠道有限,找不到更多好的案例
解決:擴大案例拆解的作戰範圍。例如原來只看小程序、公眾號的活動,那以增加再看下頭部的App瞭解裏面的活動,甚至可以看視頻號、抖音如何導流微信等
(2)拆解了很多案例,但對自己收穫不大,可能用不上,或者拆解很多,但不知道意義何在
解決:拆解的內容可以用在實際工作上,邊學邊用收穫最大;另外就是,拆解的內容嵌入到自己建立的大框架下,拆解越多則是填充自己的框架內容。例如,以AARRR為案例拆解框架,看到的各種活動都放進這個框架中,這樣自己缺少哪些案例也會更清晰
(3)只看到案例表面的玩法,看不到案例背後深層的價值
解決:自己需要多看別人的拆解 多操盤活動,慢慢提升對各種活動的表層與底層的認知。表層一般為活動案例的前端交互、活動流程、頁面文案等,底層一般為獎勵誘餌的選品策略、產品用户畫像、活動獲客成本調控、AB測試策略等
每個人看到的底層都不一樣,隨着能力提升,看到案例背後的邏輯會更清晰
其實如果需要深度拆解案例的話,可能確實要一些時間,但對於平常拆解案例的話,我們可以分為淺層拆解(限制10min)和深度拆解(30min ),淺層拆解則快速梳理亮點 複用點,或者腦海裏思考一下即可。
深度拆解,對於覺得比較好的案例,可以再多個角度去思考,比如説,看案例的時候想一下,如果是我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我會怎麼設計活動,我會怎麼想呢?
有3個小建議:
(1)邊學邊用,找和目前工作相關的內容拆解,拆解完可立刻用上,這樣就形成一個正向反饋了;
(2)搭建自己的案例拆解框架,每拆解一個案例,其實是融入到自己的這個框架裏,不斷積累就會形成一個案例庫;
(3)思考活動背後的業務邏輯和商業模式,借鑑到同類型的產品裏,比如説拆解python小課的8元體驗社羣:
更多的收穫則需要自己動手拆解起來,慢慢體會最後,執行比想象重要1萬倍。
作者:阿浩,一線增長團隊成員,擅長“增長案例拆解、玩法研究”
本文由 @阿浩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