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劉可欣
“中國武術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是符合不同年齡段的人羣的需求,讓他們能夠豐富地採納。”在陳振勇教授看來,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都能夠從中華武術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
無論是“打工人”,還是學生,相信現代人的頸椎都“承受”了太多的痛。練習什麼武術能夠改善頸椎病呢?想鍛鍊一下,但不想參與激烈的體育運動,應該選擇哪一種武術合適呢?8月23日晚7點30分,成都體育學院博士生導師、央視紀錄片《藏着的武林》武學顧問陳振勇教授走進“名人大講堂”,講述武術不同人羣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武術類型,以及能夠對不同需求人羣的“量身定做”的原因。
“武術的選擇主要根據羣體對象。對青少年來講,現在推廣的競技武術、少年五禽戲,都能夠強身健體。如果想學格鬥,可以練一些運動量大、有技擊性的武術,比如八極拳、劈掛拳。”陳振勇教授目前正在推廣翻子拳,在他看來,翻子拳是中國拳法最豐富的拳種之一,同樣很適合青年們來鍛鍊身體。
“如果個子高一點,長手長腳,可以練劈掛拳;如果個子小,還有點勁,就練練八極拳。腰不舒服的上班族,可以練練八卦掌,就以轉身為主,練練身法就行。除了太極,老年人還能練練八段錦。總之,中華武術可供選擇的範圍非常廣泛,每個羣體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武術。”陳振勇教授這樣看待武術的實用性。
起源於朝鮮半島的跆拳道,加入了韓國中小學的課程;起源於日本的空手道,也被作為尋常的課餘學習被推廣;優秀的中華武術,卻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個再有實用性的傳統技藝,也需要被認可和傳承,才能繼續發展。“就像足球,很多人不會踢,但足球迷為什麼那麼多,因為大家認可足球。有的人可以不會武術,但我們都需要認可武術。”
“韓國的跆拳道被很多中小學設為必修課程,但成年人也很少有人在繼續練,”陳振勇教授在講到武術傳承時説道,“我們不是要把每一個人都培養成為武林高手,但有一個文化烙印就會不一樣。”
8月23日晚7點30分,陳振勇教授在“名人大講堂”開展《文化自信和中華武術的傳承發展》主題講座,封面新聞APP將同步進行直播,還有互動答題環節的精美小禮物等你來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