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巔峯滑落低谷只用了兩年 遼籃不破不立
26個月之前,遼寧男籃還是CBA聯賽歷史上的第七個總冠軍,正在意氣風發地談論建立“遼寧王朝”的可能;如今,隨着聯賽重啓之後四戰三敗,主教練郭士強含恨摘下帥盔,遼籃不可避免地進入動盪期。
根據遼籃俱樂部官方公佈的消息來看,郭士強是在輸給浙江隊比賽的當天晚上提出辭職,俱樂部決定“尊重郭導的個人意願接受了他的請辭”。儘管這個換帥的時機讓人有些疑惑,但從道理上是説得通的。競技體育,成王敗寇,球隊成績不佳,主教練是第一責任人,冠軍教練也不例外,此前的閔鹿蕾、楊學增、李秋平,莫不如此。真正值得深思的是,一支兩年前的總冠軍球隊,為何如今卻走到了“崩盤”的邊緣?
在CBA,遼寧男籃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他們的建隊基礎是國內球員,確切地説是遼寧籍的“子弟兵”。平心而論,這批國內球員的巔峯,不是2018年奪得總冠軍的時候,而是在2015年和2016年。從那之後,隨着年齡增長,除了個別球員外,遼籃國內球員的狀態呈逐年下滑的趨勢,即便是奪得隊史首座CBA總冠軍獎盃也改變不了這個現實。如今的遼籃,不要説和廣東、新疆這種超一流球隊比,就算和鋭氣十足的浙江雙雄比起來,都顯得暮氣沉沉。
那麼問題就來了,遼寧男籃為什麼會缺少新鮮血液的注入?這一方面是因為無論從個人能力還是成績來説,遼寧男籃目前的這批國內球員堪稱“黃金一代”,對這套陣容,小修小補可以,大換血實在沒有理由;另一方面,遼籃1990到1996年齡段人才輩出,後面年齡段球員的生存空間必然會受到擠壓,好一點的球員為了有出場機會轉投別隊,差一點的球員只能把板凳坐穿,這其實也是競技體育的客觀規律。
再往深一點説,就是隨着職業化的深入,遼寧籃球面臨着和遼寧足球相似的命運,留不住最優秀的人才。一個突出的例子就是,遼籃的內線人員並不富裕,在韓德君和李曉旭之後明顯出現了後繼無人的窘境,可週琦和範子銘這兩名遼寧青訓培養出的優秀內線,如今卻都在為新疆隊效力。所以説,遼寧男籃當年崛起有其必然性,如今的困境,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儘管臨場指揮和用人常有被外界質疑的地方,但不可否認的是,郭士強是CBA歷史上執教遼籃時間最長的主教練,也是成績最好的主教練。
如果説此前球隊還有冠軍球隊的身段,還有繼續吃老本的資本,那“後郭士強時代”的遼籃,或許真的到了“不破不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