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聯賽推動青少年培養的原因顯而易見,K聯賽的財力不如中超、J聯賽或者是西亞聯賽強大。只有加快年輕球員的發展,才能使K聯賽維持高水平的競爭力。
目前,韓國K1聯賽已完成11輪較量,12支球隊相互之間已全部碰過面。值得注意的是,U22球員的發揮成為本賽季韓國K1聯賽的亮點。11輪過後,排名射手榜第2位的是年僅22歲的前鋒宋敏圭(浦項制鐵),已攻入5粒進球。此外,19歲的鄭尚勳(水原三星藍翼)和21歲的金敏俊(蔚山現代)均攻入3粒進球。而目前保持K1聯賽最年輕出場球員紀錄的則是水原FC的李英俊,當年他還是一名高中學生,只有17歲9個月零22天。
在K聯賽整體政策的傾斜下,年輕球員,尤其是U22球員得到了更多的上場機會。2013年,相關的規則開始在K聯賽實施。每支球隊必須在首發陣容中納入1名U23球員,如果未能遵守該規定,換人數將從3次削減為2次。這一規則旨在為K聯賽新人提供更多實戰的機會,從而促進新一代足球運動員的成長。自那之後,該項規則又進行了一些調整,現已在K1和K2聯賽中全面實施。任何情況下,每一支球隊都必須在首發陣容內派出1名U22球員,出場名單要有2名U22球員。
自2021賽季,國際足聯推行5個換人名額政策以來,U22球員獲得的機會呈上升趨勢。K聯賽也將相關規則與5個換人名額的規則進行深度融合。根據K聯賽2021賽季章程,每支球隊必須達到以下要求,方可在比賽中用滿5個換人名額。1.首發陣容必須有2名U22球員,或;2.首發陣容有1名U22球員,替補出場球員中有1名U22球員。如未能達標,每場比賽僅可使用3個換人名額。
這一改變的成果顯著,K聯賽11輪過後,U22球員的進球佔比穩步提升,從前一賽季的9.2%增長至本賽季的15.5%。U22球員的出場次數從195次上漲到274次,U22球員的數量也從45人增加到55人。
此外,K聯賽要求所有俱樂部必須設立U12、U15、U18青年隊。在青年隊賽事中,GPS定位及個人視頻分析等先進技術手段得以應用。自2018賽季開始,K聯賽開始推行半職業球員政策。高中生、K聯賽青訓球員可以與球隊簽訂半職業合同,為青年隊或是成年隊效力。
K聯賽推動青少年培養的原因顯而易見,K聯賽的財力不如中超、J聯賽或者是西亞聯賽強大。只有加快年輕球員的發展,才能使K聯賽維持高水平的競爭力。
K聯賽的競技水平一直位於亞洲前列,12次奪取亞冠聯賽冠軍更是排名第1。一旦年輕球員快速成長,K聯賽可以保證其在亞洲足球圈的高水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