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衞健委公佈最新數據,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已超過3億劑次。從歷時3個月首破1億劑次,到僅用16天即完成第三個1億劑次,疫苗接種的加速度,勾勒出大家一起“苗苗苗”的火熱場景,展現了全民抗疫的眾志成城。
“應接盡接、梯次推進、突出重點、保障安全”,堅持明確原則和清晰路線,我國疫苗接種工作穩步推進。以北京為例,目前接種人數已近1500萬,60歲及以上羣體達184.12萬人。越來越多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國產疫苗的認可與支持。但也要看到,疫苗接種雖不斷提速,但相較於龐大的人口總量,我們的總體接種率依然不高,距離構建“羣體免疫”所需的9億到10億人的接種規模,還有不小差距。眼下,國產疫苗的安全可靠已得到實踐的充分證明,接種指南也在持續更新,隨着人們對疫苗的認知愈發清晰,接種速度也必將進一步加快。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中國全民出行熱度高漲,疫情形勢總體平穩,防控工作順利通過了節日大考,但綜合研判疫情發展態勢,防控工作還絲毫談不上輕鬆。一方面,全球疫情仍在快速蔓延,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1.5億例,多個國家仍呈爆發式增長,亞洲更成為國際疫情的新熱點和重災區。另一方面,我國人口流動性大、邊境線較長,近來接連檢出多例輸入確診病例,同時至少7地通報了治癒後復陽的病例。種種跡象都説明,疫情襲擾的可能性不僅存在,並且風險不小。無論是加快疫苗接種還是織密防控網絡,都不能有“喘口氣”“歇歇腳”的心態。始終繃緊心中之弦,再接再厲把防控抓好,才能始終掌握抗疫主動權。
壓力更大、風險更大,抗疫的主動性就要更強,準備工作要做得更足。“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已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從密切跟蹤境外疫情,視情及時採取壓減、熔斷等措施,到嚴格落實測温驗碼、通風消殺等防控措施,再到堅定不移壓實“四方責任”,都是在築牢疫情防控的屏障。其中,及時接種疫苗被公認是形成羣體免疫最安全、最高效、最有效的方式。特別是對我國來説,已有多款疫苗獲批使用,擁有相對充足的資源,完全可以也應該積極地運用起來。加快產出供應,強化質量保障,完善接種服務,優化組織管理,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發力的提速點。
世紀疫情不僅造成全球數百萬人死亡的悲劇,對國際秩序的影響也異常深遠。抗疫一戰,是對各國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考驗。如果説我們靠着強有力的防控手段和全民行動,打贏了抗疫的上半場,那麼我們惟有壓實疫情防控、加速疫苗接種,才能打贏抗疫的下半場。特別是當前,美國、歐盟國家、日本等均在全力推進疫苗接種,搶奪世界“重新開放”的時間窗口。中國要避免從“防疫高地”,變為“免疫窪地”,必須緊抓窗口期,繼續發揮集體作戰的優勢,繼續打好抗疫“人民戰爭”。
沒有坐等來的“羣體免疫屏障”,只有“我為人人”才有“人人為我”。端正態度、凝聚力量,我們才能將抗疫勝利牢牢把握到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