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4月13日電(記者廖君、陳霄)腳背顛球、正面運球、跨步堵搶……12日,一個尋常的週二傍晚,武漢市江漢區萬松園路小學的足球場上,身穿紅色訓練服的六(3)班女生舒熙雯正和隊友們進行常規訓練。她所在的“皇馬”隊,在學校本學期的“萬超聯賽”中接連獲勝。
“我很喜歡足球,踢球讓我感到快樂。”去年,經過層層篩選,舒熙雯成功入選“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小學混合組國家隊”。而今年即將小學畢業的舒熙雯,毫不猶豫地選擇走職業道路:“下半年我將進入體校,我要踢職業,進國家隊。”她稚嫩的臉龐上洋溢着自信的神采。
“萬超聯賽”中的巾幗小英雄。王莎攝
學校“曼城”隊球員、四(1)班學生聶川博被教練戲稱為“胖子”,踢後腰位置的他卻十分精幹、靈活。“我爸爸也喜歡足球。現在,我跟他一樣啦。”他説。
不僅是平時,就連寒暑假,學校裏像舒熙雯、聶川博一樣的小運動員都沒有停下訓練的腳步。作為亞足聯命名的“亞洲展望——男子、女子足球項目授權學校”,有着60多年建校歷史的萬松園路小學,擁有近乎等長的校園足球歷史,走出了塗勝橋、蒿俊閔、姚翰林等一大批優秀職業足球運動員。
2018年3月24日,萬松園路小學足球隊球員鄭霽桓(前)與堤角小學足球隊球員在男子U11組比賽中拼搶。當天,首屆中國城市少兒足球聯賽(武漢賽區)開賽。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萬松園路小學地處武漢的鬧市區,只有一塊室外操場。學校足球隊總教練鄧世俊告訴記者,為了保證所有在校學生每週都能上一節足球課,同時也不影響8支校隊的專業訓練,“學校想出了一個分區使用、分組教學的辦法”。
鄧世俊説,一塊足球場用地線分成3片區域,可以容納3個班級同時上課,一上午就能讓大批學生在綠茵場上“過把癮”。每個班被分為4組,由教練和家長志願者分別帶領學生進行帶球跑動、跨欄、抱球對抗、五對五迷你賽等活動。一節課下來,孩子們可以參與囊括足球技術、體能訓練、團隊意識和比賽實戰的4個項目。
萬松園路小學校長熊麗萍介紹説,為了保證充分的師資力量進行足球普及教育,除了包括亞足聯講師、職業級教練鄧世俊的7名C級及以上教練員,學校還培訓了一隊由中層行政人員、各科教師和學生家長組成的武漢市E級教練員團隊。此外,學校與武漢體院合作,在校內設立校園足球教學研究實踐基地。從2018年至今,武漢體院先後派出了百餘名學生來到學校擔任足球課實習教師,為足球課內涵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7年12月11日,教練在武漢市萬松園路小學指導學生進行足球訓練。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熊麗萍強調,普及是校園足球的“主業”,讓學校每一位學生學會踢足球,每週一節足球課要上好,足球社團活動要全面開展好。而提高則是通過選拔,組建每個年級的校隊。“一個年級足球隊只有50個名額,每次校隊的選拔競爭都很激烈。”熊麗萍坦言,萬松園路小學的足球培訓也曾遭遇低谷,一度受到冷遇。近年來,隨着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足球運動日漸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以能進球隊為榮。
進入校隊,意味着隊員需要每天額外花近兩個小時在訓練上,還不能鬆懈課業。“不辛苦,不累。”聶川博説,把他引上足球道路的是學校,而真正愛上足球的是他自己。
為了鞏固和檢驗平時的訓練成果,學校每學期都舉行“萬超足球聯賽”,利用週末時間每週一賽,從低年級的五人制對決,到高年級的八人制對抗,一場比一場精彩。值得一提的是,家長們的參與度持續升温,和孩子一起參與學校的足球活動,主動擔當起裁判員和攝影師的角色,場外的家長也是最忠實的啦啦隊……
萬松園路小學校長熊麗萍為“萬超足球聯賽”開球。王玲潔攝
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喜歡踢足球,鄧世俊十分高興。作為出身萬松園路小學的亞足聯職業級教練,他説,近年來小學校園足球得到快速發展,足球立德樹人的教育功能日益顯著,下階段如何“利用我國國民教育制度優勢,在校園裏探索競技人才的成長通道”顯得尤為重要。
編輯:張悦姍、黃緒國、王沁鷗、崔玥(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