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鈺卿:會飛的阿達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白新鑫 通訊員 楊萬卿

在維吾爾語裏,“阿達西”是朋友的意思。高中畢業後,袁鈺卿離開家鄉烏魯木齊,從西部內陸到東部沿海省份,從陸地到天上,2004年,正式開啓了在山航飛行的生涯。

2022年,袁鈺卿並沒有被“40歲的飛行員”這一標籤束縛,他有着多重身份:山航飛行近16000小時的本場教員,馬拉松“大神”、佳明匯跑教練營全國合作教練。

袁鈺卿:會飛的阿達西

經歷鳥擊

高中即將畢業,袁鈺卿在新疆實驗中學提前做好了自己的職業規劃:去當一名飛行員。理由隨意而充分——重點高中裏學霸比比皆是,自己偏偏視力佔優。作為一名養成生,袁鈺卿最終選擇了距離家鄉3000多公里的山東航空公司,踏踏實實,從學員飛到本場教員,習慣了日復一日的常規飛行,也習慣了在並不沿海的省會城市濟南定居。

2009年,袁鈺卿放機長,他修改自己的微信名叫“會飛的阿達西”,正式告別自己的副駕生涯。即便十年後成為本場教員,帶飛過的副駕已有數百,他仍把副駕經歷看得彌足珍貴。

2007年9月30日,作為副駕的袁鈺卿遇見了能讓他“吹一輩子”的航空應急事件。當天,他執飛濟南-温州的夜航航班,能見度只有700米。袁鈺卿記得很清楚,航班起飛剛剛離地500英尺,駕駛艙前方突然出現一堆密密麻麻的亮點,瞬間劈里啪啦的動靜在機身響起,是鳥羣!

事發太突然,袁鈺卿只聽到機長倒吸一口冷氣,原來左側駕駛杆出現抖杆,這是失速的信號,同時姿態顯示器上提示了飛機出現多類故障。因無法判斷機身遭到鳥擊後具體狀態,在當時的緊急情況下,必須立馬返回機場落地檢查。位於左座的機長已無法手動操縱駕駛,在確認發動機仍在正常工作後,決定在接下來返回濟南機場的飛行中由副駕袁鈺卿全程手動操縱,最終航班安全返回濟南機場並平穩落地。在此期間,飛機左側抖杆器一直在抖動發出警告。

航班落地後機組和機務維修人員立馬對鳥擊情況進行檢查,本在懊惱剛剛飛機落地時是不是有點重着陸的袁鈺卿看到機身狀態時立即開始慶幸,發動機受損嚴重卻仍在正常工作!撲面而來的鳥羣無疑給機身造成了實際傷害,左側機身的迎角傳感器(可把信號輸給儀表顯示和失速警告系統)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雜亂的鳥毛。遭受鳥擊掉落的迎角傳感器則被吸進正在高速旋轉的發動機,這塊堅硬的金屬疙瘩直接打壞了發動機24片葉片,在發動機的消音層留下了數道拇指粗的凹槽。

這次經歷讓袁鈺卿印象深刻,回憶起來心情還有點複雜。“後怕是肯定的,但也正因為這次經歷,放機長後自己可以很從容地面對大大小小的應急事件。現在當了教員一直銘記在心——培養一個成熟、優秀的副駕駛非常重要。”

袁鈺卿把此次鳥擊定義為非典型的“黑天鵝事件”。鑑於鳥擊已成為頭號航空器事故徵候類型,各地機場都採取了各種驅鳥措施,飛行員羣體應對此類航空應急事件的預案和能力也越來越成熟。

袁鈺卿:會飛的阿達西

學員帶飛

“平凡造就偉大,副駕決定未來。”自成為資深機長,繼而成為型別教員、本場教員,一直以來袁鈺卿都非常注重學員的成長質量,“優秀的飛行學員最終會成長為優秀的機長、教員,他們將支撐起公司的未來。”

2021年12月27日,山航順利通過申請,成為中國民航第三家、華東地區第一家通過EBT試點預先文本申請的航空公司,這意味着,山航的飛行教員在帶飛飛行學員時,將改變原有程式化的、衡量飛行學員在某一事件或機動飛行中績效表現的訓練模式,轉變為基於運行數據的訓練和評估,開發飛行學員含運行、作風評價和心理測評等全面能力,針對飛行員的薄弱環節因材施教。

袁鈺卿成為山航首批EBT教員之一,在學員帶飛的過程中,教員充當着“育人”者的角色,袁鈺卿也在不斷調整着自己的教育理念,“育人者必先自育”。經過幾個月“教”與“學”的經歷,他對EBT訓練模式表示肯定,“感覺這是適應未來發展的更合適的訓練方式,能讓飛行安全更進一步。”

“對飛行學員因材施教需要‘定製化課程’,比起以往的飛完航班後針對學員的隨機失誤進行點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學員紮實的勝任力,提高管理威脅和差錯的能力,從容應對那些見過或沒有遇見過的情景,也就是飛行員對‘黑天鵝’的風險管控能力。”

每次完成飛行後,作為機長、教員,袁鈺卿都應提交對學員的講評內容。“我講評時間長,半小時根本不夠。”袁鈺卿努力引導學員去思考,一遍遍地告訴他們,駕駛過程中的任何操作都需要循證,證據是基礎,不能憑“第一感覺”和經驗主義。除非誰能確保自己的“第一感覺”絕對正確。“他們都是年輕時的我,身為教員,不能只培養學員的‘手活兒(手工操縱)’,必須培養他們正確的駕駛理念、決策,這是非常抽象的東西,我也是邊教邊學。”

一個好的飛行教員究竟能帶給學員什麼?袁鈺卿認為,是過硬的駕駛能力,嚴謹的飛行作風和持續的安全生產業績。

袁鈺卿:會飛的阿達西

堅持跑步

剛剛過去的2020年、2021年,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個人而言,都是充滿動盪與不確定的一年,直至現在疫情依舊籠罩在我們頭頂,飛行員羣體的處境同大環境一樣,也面臨着或大或小的瓶頸。在這略顯壓抑的年份裏,袁鈺卿的態度是儲備好力量和信念,堅持跑步、安全飛行——在重複性極強的工作和生活裏,實現自我“成就”。

2016年,袁鈺卿相繼做了兩個決定:決定戒煙,“副作用”是身形開始發福,體重一度達到80公斤。於是又決定嘗試以跑步的形式減肥。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袁鈺卿決定把跑步這項運動堅持下來。跑步實在是一件門檻很低的事情,按村上春樹所説,只需“有一雙球鞋和一條馬馬虎虎的路,然後撒丫子跑便是”。袁鈺卿感覺自己是擅長跑步的,“跑起來從來不會感覺厭煩或無聊。如果家裏再添置一台跑步機,基本就能風雨無阻了。”他認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跑步看似簡單,但它亦要求在專注和耐心中不斷超越自我,以此實現對現代生活方式和不健康作息的救贖。

當跑步成為日常習慣,參加馬拉松就水到渠成了。袁鈺卿總共參加了十幾次全馬和越野比賽。2018年10月,他在西安跑下了首次全程馬拉松,用時3小時26分鐘。2021年11月,他在東營突破了自己的全馬紀錄,用時2小時50分鐘。最有意義的一場是2019年濟南泉城馬拉松比賽中,他作為“兔子”(官方配速員)在馬拉松比賽中獲得了新身份。

一跑已近六年,袁鈺卿的最初目標達到,體重降至65公斤。但他從未想過停止,“跑步,就是要不斷地去超越自己,否則很容易就懈怠了,我想人生亦是如此。”作為一個性格執着的人,把跑步愛好做得更加完美,袁鈺卿開始閲讀大量的相關書籍,並參與了佳明匯跑教練營的教練培訓,研究“跑步的學問”。

袁鈺卿把自己飛行的職業性質歸納為“求穩”,不管是落地好還是教學合格,都是自己的份內工作,安全和穩當是第一位,很難獲得成就感。“跑步不同,距離增加一米,配速提高一秒,都是自我的一種突破,成就感自然產生。”

倉廩實,知榮辱,重健康,以前鍛鍊養生的多是中老年人,現在80後、90後成了運動的生力軍,他們發現運動的樂趣,享受健康生活方式,在堅持與突破中找到久違的成就感。

整整18年時間,袁鈺卿日復一日地按照排班飛行,見縫插針地堅持跑步。以點帶面,以面帶體,袁鈺卿期望自己的帶飛理念和健康運動能引發“鯰魚效應”,因自己的存在,影響身邊的人,成為更好的自己。

飛翔的跑者,為你,千千萬萬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07 字。

轉載請註明: 袁鈺卿:會飛的阿達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