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是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幾千年來一直影響着國民。尤其在民國初期,更被視為國粹,也因此成為中國人的標籤。
尚武者國民之元氣,國家所恃之成立,而文明所賴以維持者也。
在那個中西文化碰撞的年代,中國武術發揮着它神秘的力量,得到政府以及民眾的強烈推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盛況,還湧現出一批武學家。
縱然當時的影視與傳媒並不發達,中國武術仍舊標榜着國人的武術自信,同時也吸引着世界各地武術追求者的好奇心與好勝心,來自鄰國的“地表最強武者”澤田健一就是其中之一。
“強者”的自省
澤田健一從小就熱愛武術,而且天賦極佳,武術招式一點就通,是老師眼中難得的奇才,最難得的是他一直保持着對武術的熱愛。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
濃烈的熱愛,讓澤田健一在練武的路上一直堅持。基於這份自省,自然而然,武術的造詣也越來越高。
“地表最強武者”這個名頭從來都不會是輕而易舉的,隨着名氣越來越大,慕名而來的挑戰者數不勝數,澤田健一也不負眾望,一次次打敗挑戰者。
所謂凡事物極必反。
年輕孤傲的澤田健一逐漸在眾人的讚揚中迷失自我,變得剛愎自負,一度認為自已真的是最強者,儘管這個稱號聽起來確實顯得縹緲,但是當時他的確是日本武學方面的頂峯。
所幸,澤田健一是個想不斷證明自己的學者,此時的他,已經把挑戰的目光投到了人物輩出的中國,等待着那個影響着他一輩子的“師傅”。
他就是一代宗師,年少成名的形意拳創始人——王薌齋。也就是澤田健一晚年逢人就提及的比他厲害的中國師傅。
這位“最強者”眼中的“最強者”,在武藝錘鍊的路上,卻與澤田健一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別。
同樣是年輕氣盛,同樣是天賦與興趣兼備,王薌齋的成名顯得理所應當,但似乎又不那麼刻意。
年幼的王薌齋為了強身健體,被父母送去郭大師那裏學武,能吃苦的毅力,讓師傅毅然決定傾囊相授,儘管如此,王薌齋並沒有想到處與人比試。
止戈為武,尚武崇德。
中華武術精神的靈魂,在王薌齋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謙卑且低調的態度,與對武術強烈的熱愛在體內調和,看似矛盾,卻又理所應當。
是金子,總會發光。
儘管是當鏢師,也能讓賊人聞風喪膽,不戰而勝。在部隊期間,因為挑水時,被別人捉弄,無意間展現的功底讓人們都開始重視這位深藏功與名的大師,因此在部隊教武術,貢獻自己的力量,此時的他也不會想到,將來有一天將會代表中國人,捍衞國人的尊嚴。
時勢造英雄
時逢時代的變動,王薌齋退出軍隊,進入少林寺深造武藝,在這裏創造了形意拳,並將它推廣開來。
拳練百遍,身法自然。拳練千遍,其理自現。
深諳這個道理的王薌齋,這段不被紛爭所打擾的時光裏,不斷加深武學的造詣。他的能力被越來越多世人所認可,並開始走南訪北,討教武學。
此時的他已經無人能敵,但是王薌齋還是本着學習的態度,為中國武術盡着自己的能力,擔任“國術遊藝大會”裁判,武術宣傳大使。
此時正值中國被日本大範圍侵略的特殊時期,民族尊嚴從未遭到如此踐踏。
就在這時,“獨孤求敗”的澤田健一迫不及待來到中國,妄圖打敗所有中國武術大師。
本侵略國的他,毫不掩飾地帶着一份不懈與自負,顯然他根本不屑任何中國人,也認為自己必勝無疑。
國家榮辱急需維護,尊嚴豈容踐踏,即使在亂世,國人也必義不容辭。澤田健一確實在中國嚐到了甜頭,殊不知,這些都是煙霧彈,是國人由內而生的謙卑與氣度。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也許是兩人特別的緣分,澤田健一也確實沒有滿足已有的“榮譽”,而此時,一直不願進行所謂出站的王薌齋也毅然挺身而出。
這次比試,澤田健一遇到的是已經55歲的王薌齋。
擂台上的兩人,一個急躁,一個沉穩,一個急於獲得勝利的快感,一個迫於捍衞民族的尊嚴。
比賽開始了,澤田健一被擂台上氣定神閒的王薌齋一招打敗。這一刻,驕傲的澤田健一陷入了沉思,也許,這就是澤田健一跋山涉水想得到的答案吧。
英雄惜英雄
這次比拼,王薌齋無疑給了澤田健一當頭一棒,而此時的澤田健一,猶如醍醐灌頂般毅然決定拜王薌齋為師。
沉重的年代背景,無疑讓這段師徒緣分顯得更為珍貴,然而也更為艱難。原本只願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王薌齋,是斷然不會接受澤田健一的請求。由於澤田健一的一再堅持,最終打動了王薌齋。
也許是突如其來的受挫,讓王薌齋看到了澤田健一,這個樸實的追求武學造詣之人的覺悟與毅力。也許是王薌齋在澤田健一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縮影,此時,世人眼中的國仇家恨,已經不敵兩位英雄的惺惺相惜。
接下來,澤田健一在中國進行了7年的拜師學藝生涯。7年間,他也受到了歧視,也經歷過被國人所不容。艱難的異國求學之路硬是抵不過對武學的追求。
師生互相理解,而澤田健一也不負眾望,成為王薌齋最出色的弟子。在7年之後,澤田健一帶着師傅的畢生所學,回到了日本,在那片特別的國土上,繼續綻放中國武術的魅力。
同時澤田健一帶回去的,還有中國武術的靈魂,真正做到內外兼修,以致澤田健一逢人就感嘆:我的中國師傅,才是厲害。
晚年的王薌齋,自號“矛盾老人”,我想他既是感嘆自己謙卑的性格與對武學的熱愛的矛盾,也是感嘆這份不被世人理解的矛盾的師生情。
結語
藝術交流,無分國界。
武藝作為一種藝術,在兩位強者相見相知後,基於彼此的初心和純粹,變得異常強大。
一個人的成功,有時往往是因為彼此的成全。
王薌齋成全了澤田健一的求藝之心,澤田健一延續了王薌齋的武學精粹。
這份師生情無疑是沉重歷史背景下的一股暖流。流淌着的是兩位武學大師的熱情,流向的是他們共同嚮往着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