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實際上無內外家之分,能把丹田氣養出來,就是內家拳,否則就是外家拳。對形意拳的練習,初期並不瞭解其中真意,在練習的過程中經常犯心中努力的弊病,如盼望着一千個劈拳儘快打完,其結果造成了身體及內心不能鬆弛有秩,阻礙了氣血的運行,練完有勞累和嗜睡感。
經過十餘年的潛心練習,結合師門前輩的教誨,逐漸認識到了形意拳的內涵無非是內氣中和,舍此不過是形式及皮毛而已。於是練拳風格起到了顛覆以往的變化。形意拳練習之道,在於肩胯鬆開,如此才能形成熊膀(兩肩下垂),龍身(三折之勢),在站三體式時才能符合規矩,做到松胯,塌腰,含胸,扣肩。
如此站三體式才能達到周身肌肉掛在骨骼上(骨肉分離),如此站下去,氣血湧動,呼吸深長,丹田之氣充實如注,兩手膨脹異常。三體式達到了以上境界,在劈拳練習中只要稍稍放鬆身心,瞬間即周身融合,氣血通暢,舒適無比,此時便是周身之力(肌肉力,即後天血氣之力,拙力)便是卸空了。練到這一步才能白什麼是祛除拙力,什麼是內家真旨!
當你把周身之力卸掉以後,自然氣沉丹田,之後行拳全靠胯部主導,胯部以上不用一絲一毫的肌肉力量,上肢動作輕柔,而足下沉實有力,
拳術養氣之道,絕不在於如何刻苦,如何磨練意志。而在於找到感覺,順着這個感覺去慢慢的體驗,逐漸積蓄丹田之氣,這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能產生急躁,更不能一曝十寒,也就是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如此內氣必定可以積蓄圓滿。
以三體式為例,它絕不是耗腿力的方式,而是以腰腹自然鬆弛,身體自然和順,呼吸神氣自然順暢為主。如果説三體式站着彆扭,就不能勉強站下去,否則拙力會越來越重,屬於南轅北轍,白白浪費時日。劈拳練習也是如此,首先動作要自然,手臂自肩部放開,招式要橫平豎直,如寫楷書一般。練習過程中神意不能外泄,必須眼神專注於前手,呼吸不能有一絲牽強,要把氣息放鬆到腹部,心中不能用一絲力。如此氣血方可融合,腹腔內温暖之感日盛,最終能使得周身精氣膨脹,有如充實的氣球一般。
練拳養氣,如水滴石穿,不在於有多大的力道,而在於積點滴之功,循序漸進,一日不可中斷,但不能違揹人體體能,盲目用功,要以舒適自然為主,累了就休息,困了就睡覺。若違揹人體自然,越是刻苦精氣便越是消耗,無法漸漸積蓄,那是耗而不是養。養氣之道,只有重視身體能力,不勉強,不做作,懂得適可而止,才能成就內家拳術!
“練拳容易得勁難,靈勁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難躲,遇敵好似弓斷絃。”描述了練習形意拳很容易,當然指的是在外形動作簡單易學。但是把形意拳的勁力練到身上卻是難上加難。市面上練習形意拳的人多如牛毛,可是以我幾年來得觀察,能達到勁力順達的人少之又少,至於明勁功夫就更不用提了。
形意拳勁力的練習,首先要祛除拙力,也就是説把一個人通過成長過程中勞動練出來的肌肉力量徹底的去掉,如何去?當然是通過三體式了。
在劈拳練習中也要遵循筋骨放開,肌肉鬆弛到家的要求。如此練習下去周身氣血通暢,腎氣才能慢慢積蓄圓滿,期間注意養腎水。當腎水和腎氣充盈時,我們的筋骨會變得強健。之後結合崩拳練習,把手足起落練習整齊,身形練習和順,此時新的力量就產生了,這個力量即是先天之力,是以丹田之氣為基礎的,周身相合的筋骨力。我們叫它六合勁,也可以叫它明勁。就如詩中所描述的那樣,“靈勁上身天地翻”。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崩拳似箭,沾手就變勁是訣竅
●三體式,大道至簡
●薛顛的武學境界
●形意拳八字功
●重新認識形意拳——五行拳
●不惑之年悟得形意拳真諦
●形意拳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