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志願者在宿舍收拾行李。新華社發
北京冬奧會志願者在延慶冬奧村(冬殘奧村)合影。本報記者 賀 勇攝
志願者的微笑,是奧運會最好的名片。一屆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優質的志願者服務。
即將開幕的北京冬奧會,將有1.4萬名首都高校師生擔任賽會志願者,為各國運動員、教練員等提供保障服務。近日,按照北京冬奧組委的整體安排,高校志願者陸續入駐駐地。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青年志願者信心滿滿,期待在北京冬奧會的每個角落綻放青春光彩。
小螺絲釘的大能量
在冬奧會主媒體中心(MMC),志願者張瑞正在崗位上忙碌着。作為主新聞中心訪客卡辦公室助理,張瑞的主要工作是主新聞中心訪客卡的申請、核准和發放。
“作為一次體育盛會,冬奧會涵蓋的工作量之大是難以想象的。”張瑞説,“我就像是一枚普通的螺絲釘。雖然參與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工作,但也要以‘釘釘子的精神’,踏實做好手上的工作,把釘子釘實、釘牢。”
張瑞介紹,冬奧會主媒體中心的服務保障完善,無論是主新聞發佈廳、媒體工作間等媒體工作場所,還是承擔媒體和志願者日常餐飲的智慧餐廳,都體現了完備的服務流程和完善的防疫措施。“在主媒體中心的二層,還設置了中醫藥、北京文化等專題展覽,各國媒體記者可以在這裏感受奧運中的中國元素、中國氣派。”張瑞説。
志願者趙世傑是張瑞的“同事”。身處世界瞭解冬奧、瞭解北京、瞭解中國的“第一窗口”,讓這位年輕人十分興奮。
“主媒體中心把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整合起來,陳設佈置十分簡約,不鋪張浪費。但是簡約而不簡單,各個方面都體現了服務流程的完備和防疫措施的完善。預計到賽時,場館平均每天要接待約5000-6000名註冊文字、攝影記者和持權轉播商。”講起主新聞中心綠色、節儉的特點,趙世傑信手拈來。
“雖然遠離家人,但是我的志願者夥伴就是我的親人。雖然工作辛苦,但一想到自己正在為一場國際性的盛事服務,能為北京冬奧會貢獻一分力量,便覺得光榮、自豪而幸福。”趙世傑説。
為“雙奧之城”揮灑汗水
再次來到熟悉的首都體育館,志願者白若辰更有信心了。
作為首都體育館的志願者主管,白若辰參加了去年10月舉行的冬奧會測試賽。“結合測試賽經驗,我們做好了冬奧會前期宣傳以及志願者團建的策劃和準備工作,為更好地服務冬奧會做足了準備。”
白若辰的工作是負責志願者領域的宣傳、培訓、激勵等工作。“志願者的工作和生活都安排的井井有條,物資保障也非常充分。在生活上,志願者在駐地有較好的居住環境,場館的伙食也不錯。有了完善的保障措施,志願者可以更好地去完成服務工作和任務。”
“2008年奧運會,我在北京充分地感受到了奧運會給這座城市、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我非常期待‘雙奧之城’的北京在2022年冬奧會上再次創造奇蹟、書寫精彩。我也會在冬奧會的賽場上加倍努力。”白若辰説。
對於北京冬奧會的賽場,中國人民大學冰球隊領隊郝子梁特別有感情。他曾以運動員的身份參與了前期的測試賽,踏上了國家體育館和五棵松體育館的冰面;北京冬奧會期間,他還將以志願者的身份,服務於張家口賽區雲頂滑雪中心。
趙世傑也是冰球隊的一員。“還記得那天打完比賽,走出國家體育館,看到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300天左右,如今只剩不到10天,時間過得真快。”
既是運動員,也是志願者,郝子梁和趙世傑的感觸尤為深切。“在疫情期間舉行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一定會充滿許多未知的挑戰。但是通過之前的測試賽,大家對冬奧會順利舉行充滿了信心。”郝子梁説,“作為冬奧會志願者,我希望做好服務工作,保障賽事平安舉辦;作為一名冰雪運動愛好者,我希望全世界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展現風采,祝福中國代表團取得好成績。”
展現中國青年風采
在張家口山地新聞中心,集聚於此的志願者趕走了冬日的陰霾,為場館帶來新春的暖意——四處懸掛的燈籠,張貼於各處的春聯和福字,讓人既温暖、又安心。
山地新聞中心志願者許馨予於24日進入駐地,正式進入了“冬奧時間”。
“2008年我還在上小學。那一年,出租車、商場裏都在播放《北京歡迎你》,我也通過開幕式和比賽,被奧運精神深深打動了。”許馨予説,“如今,能夠作為一名志願者親身經歷冬奧會的高光時刻,感覺像做夢一樣。我將用心做好服務,為冬奧貢獻力量。”
冬奧會即將開幕,志願者們希望,在冬奧會上向世界展示中國青年的風采。
“我願以‘少年心’胸懷‘天下事’,以‘嫩肩膀’扛起‘重擔子’,讓各國參賽人員充分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和文明禮貌,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趙世傑説。
“如今,我的身邊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參與到冰雪運動當中,比如冰球、滑雪、滑冰等等。我期待中國冰雪健兒取得優異成績,也希望冬奧會能夠帶動更多年輕人愛上冰雪運動。”白若辰説。
張瑞説:“我期待帶着這份難得的經歷和滿懷的理想回到校園中,將奧運故事、奧運精神講述和傳遞給更多的青年學生。2022年北京冬奧會,我們準備好了!”(劉 嶢 楊琳鈺)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1月26日 第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