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鳥巢”見證一場無與倫比的夏季奧運會;今天,完成改造的“鳥巢”,煥新亮相。還有不到100天,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聖火就將在“鳥巢”點燃,這座“雙奧體育場”將再度成為世界的焦點。
不僅僅是“鳥巢”,13年間,2008年北京奧運會留下的豐厚遺產,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打下堅實基礎。4個夏奧競賽場館完成改造,工業遺產中架起滑雪大跳台,賽後利用計劃貫穿場館建設始終……
綠色、共享、開放、廉潔契合了奧運會的改革理念,正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被國際奧委會讚許為“奧運新標杆”。
雙奧轉換 夏奧遺產應用冬奧
十幾年前,為籌備2008年北京奧運會,黃暉作為負責人蔘與了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建設的全過程。十幾年後,當他再次回到“鳥巢”執行改造任務時,看到恢弘的鋼結構,海浪般的座椅,就像見到久別重逢的老友。
如今,黃暉是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處處長,説起北京奧運會,這位“雙奧建設者”滔滔不絕。“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綠色施工、無障礙設施、鋼結構、膜結構這些國際上最先進的理念我們都是第一次聽説,只能摸索着幹。”黃暉陷入回憶——
“那時,有人不理解膜結構,還笑稱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不就是一個塑料大棚嘛,這麼大的塑料棚被鳥啄破漏氣了該咋辦?國家體育場‘鳥巢’4.3萬噸的鋼結構如何拼裝,也曾讓建設者絞盡腦汁,最後動用了全國僅有的幾台進口設備才能完成。”
參與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黃暉很自豪,他説:“精彩的奧運會帶來的不僅僅是一次體育盛會,而是理念上的昇華、技術上的騰飛。”
參與北京冬奧會的籌備,黃暉更有底氣,“2008年夏季奧運會為北京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遺產。”黃暉説,這是他的底氣之源。
北京冬奧會由北京市負責籌建的場館總共24個,其中20個在北京賽區。
“經常有人詬病國外奧運會場館利用率低下,甚至遭到廢棄。”黃暉説,按照“堅持節約原則,不搞鋪張奢華,不搞重複建設”的要求,北京冬奧會籌備堅持對場館共享利用、綜合利用、可持續利用,使用了14個2008年奧運遺產。
其中包括10個場館遺產。北京賽區競賽場館除國家速滑館、首鋼滑雪大跳台外,全部利用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場館: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五棵松體育中心、國家體育場等。這些北京奧運會留給北京的新地標,已變成大眾健身的樂園,不足百天後,又將成為冬奧健兒的舞台。
還有4個土地遺產。國家速滑館使用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兩個臨時場館:曲棍球場和射箭場的土地;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北京冬奧村則使用了奧林匹克公園的預留土地。
“冬奧建設者在可持續理念、綠色建築、智慧建造等各個方面已經形成了世界領先的體系和標準。”黃暉的臉上,滿是自豪。
水冰轉換 所有場館冬夏“兩棲”
2007年8月,齊志廣第一次來“水立方”時,項目已經進入建築主體結構收尾階段。那時,他怎麼也沒想到,十幾年後他和團隊竟能將“水立方”變成“冰立方”,讓水冰自由轉換。
2008年,蔚藍色的“水立方”驚豔世界,一項項世界紀錄在這裏誕生。
北京奧運會結束後,“水立方”變成了市民的戲水樂園;2014年APEC會議,這裏成為大國外交的舞台。
2022年北京冬奧會,“水立方”將變身“冰立方”,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的奧運場館。
這是一次沒有先例的挑戰。
最開始的方案是在游泳池內搭設鋼架,形成新的支撐體系,再通過澆築混凝土加製冷管道,形成永久的冰面系統。這意味着“沒有了水,‘水立方’豈不是沒了靈魂?”齊志廣和團隊大膽設想,能不能用一種可轉化的鋼架支撐系統進行臨時冰面建設,再在鋼架上鋪設預製混凝土板,用時擺上來,不用時撤走?
想法雖好,但能不能實現,誰心裏也沒底。
水、冰,一字之差,挑戰前所未有——
相比泳池高温高濕的環境,冰壺場地需要低温低濕——冰壺比賽場館濕度在30%以下,冰面温度約在零下8℃,冰面以上1米空氣温度在10℃,館內温度在16℃以內。
冰壺館裏佈滿燈光、攝像機,所產生的大量熱量,會影響冰面的質量。
2015年底國際奧委會、世界冰壺聯合會來華訪問,關於冰壺場地給出29條技術要求和標準,涉及冰面穩定性、熱濕環境、照明系統和聲場環境四大方面。
第二年,齊志廣所在的課題小組開始攻關,兩年時間,他們攻克了“水冰轉換”的難題。
團隊研究出兩套鋼結構支撐體系,外加三種面板,組合成五種方案。他們在兩條賽道上反覆測試。為減少濕熱環境對冰面的影響,齊志廣團隊琢磨出熱濕環境控制方案,他們在冰面支撐體系裏足足裝了24個變形測試儀器;
水立方的藍色膜結構形體輕盈、透光性強,但對於冰面來説,從早到晚的陽光並不友好。團隊又在膜結構下覆了一層PVC膜,給水立方拉上了“窗簾”,避免陽光照射對冰的影響;
水立方的座椅前方有藍色的“大吹風”,這是團隊啓用的“置換送風”方案,可滿足冰壺比賽對空氣環境的各項要求,最大限度減少處理多餘空氣而產生的碳排放……
2017年4月,“薄壁輕型鋼結構+混凝土板”的支撐體系得到世界壺聯的認可。
2019年7月,第一次“水冰轉換”用了整整45天。當年12月,中國青少年冰壺公開賽舉行,這也是水變冰後迎來的首場冰壺賽事。比賽持續了6天,冰面“不變形、不開裂、不結露”,“水冰轉換”通過測試。世界壺聯製冰專家表示:“這是奧運會級別的賽道,支撐冰面的可轉換結構‘很精準’,第一次使用就非常完美。”
2020年12月,第二次“水冰轉換”結構搭建提速,僅用十幾天就順利完成。今年10月中旬,場館完成了第三次“水冰轉換”,接受“相約北京”國內冰壺測試活動和世界輪椅冰壺錦標賽的測試。
明年2月,“冰立方”中,飛馳的冰壺,將繪製新的傳奇。
不僅僅是“水冰轉換”。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承擔籃球比賽的五棵松體育中心,經過對場館製冰和除濕系統的改造,如今已實現6小時內完成冰球、籃球兩種比賽模式的轉換。
2008年北京奧運會承擔體操、蹦牀、手球比賽的國家體育館,北京冬奧會時將承擔冰球比賽項目。按照設計,2塊冰面均具備冬季和夏季項目場地快速轉換功能。
北京冬奧會後,北京賽區所有競賽場館將全部擁有冬夏“兩棲”能力。
冰冰轉換 製出最環保的冰面
運動員在賽場上爭先,冬奧建設者也在工地上“破紀錄”——冬奧會時,北京賽區共使用8座冰上比賽和訓練場館、10塊冰面,除首體花樣滑冰訓練館因冰面未改造而沿用原有製冷系統外,其他7座場館9塊冰面,均使用環保型製冷劑。
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和五棵松體育中心因賽後使用的實際需要,採用傳統的製冷系統,製冷劑選用環保型製冷劑R449A。
首都體育館、國家速滑館等4個場館,選用了二氧化碳製冷技術,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環保,也是最節能的製冷技術,在冬奧會上大規模應用尚屬首次。
1971年見證“乒乓外交”,1981年承辦冰球世錦賽,2008年北京奧運會排球主賽場——首都體育館,承載着太多的榮光。
北京冬奧會時,首體將變成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選手的“戰場”和舞台,“最快的冰”和“最美的冰”,考驗着冬奧建設者。
“冬奧會首塊二氧化碳冰面就誕生在這兒。”製冰師王博説,他和團隊正是冰面的研發製作者。
王博從事冰場工作10年,見證了製冰技術的一次次迭代。5年前,他在美國觀看冰球聯盟比賽時,心底升起一個夢想:中國什麼時候能擁有國際知名的專業冰場?首體,讓他夢想成真。
相較傳統制冰方式,二氧化碳製冷效能提升30%,而且製冷非常均勻,冰面温差在0.5℃以內,可以精準控制冰面温度,提供更優質的冰面。
但這項完美詮釋“綠色辦奧”理念的技術,大規模應用,並沒有經驗可循。
2017年開始,王博頻繁地往國外賽場跑,交流考察、走訪現場,回國後白天跑工地,與設計院和業主等單位專家反覆論證技術;晚上則與國外同行視頻溝通。2018年,二氧化碳製冷技術攻關成功。
“用二氧化碳製冰,其實就像做三明治。”王博説,製冰師要按照順序依次料理每一層物質,加熱層、保暖層、鋼架支撐、混凝土層,最上面是冰面層,製冷管道就盤踞在混凝土層中。製冷管之間的焊接非常關鍵,一旦出現縫隙導致冰面温度不均勻,將會影響整個冰面。另外,雲端平台的自動控制,以及團隊自主研發的無人控制系統,將精準控制冰面温度。
由於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兩項賽事對場地硬度、冰層厚度的要求不同,兩個項目間的“切換”至少需要半天。王博和團隊在對冰面構造、製冷量等進行周密研究計算的基礎上,通過引入直冷製冰技術、改變冰場構造和管線排布等方式,實現了快速升降温,4小時內就能完成“最美的冰”到“最快的冰”的轉換。
王博盼望着中國運動員能在首體,在中國自己的專業冰場上,奪得金牌。
變廢為寶 舊園區添了新地標
“借用”場館,賽時服務冬奧,賽後繼續服務城市民生和發展,是北京踐行“共享辦奧”的又一創新。
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借用”國家會議中心二期,賽時為全世界媒體服務,賽後迴歸原有的會展功能。
市重大項目辦副主任丁建明算了筆賬,起初主媒體中心打算借用現有的國家會議中心,但首先要拆除現有的會展設施,這要花一筆錢;改造成主媒體中心又要花一筆錢;待北京冬奧會結束要拆除設施,再恢復原有會展功能,這又是兩筆錢。
“算着賬大家心疼啊!”丁建明説。這時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即將開始建設,在時間非常緊迫的情況下,團隊決定,借用2022年前部分完工的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作為主媒體中心,待北京冬奧會後繼續建設二期項目,“這樣至少省下3筆錢。”
冬奧場館建設還盤活老廠房,帶動周邊地區整體復興。
有着百年曆史的首鋼,隨着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的入駐和滑雪大跳台的建成,帶動了園區的整體發展。
如今,首鋼園區已經從一個廢舊的工業園區,成為以工業遺產保護和再利用為基礎,體育、文化、商業旅遊相融合的新地標,成為奧林匹克與城市發展相互融合的典範。
北京冬奧村運行區,將是運動員抵離、註冊、安檢的第一站。紅色的磚牆,銀色的鋼結構,運行區呈現出傳統工業風。
秉承“節儉辦奧”理念,這一片區域由原北京第四清潔車輛廠廠房15棟既有建築進行翻新、改造而成。在儘可能保留原老舊廠房既有建築的基礎上,翻新了1.26萬平方米的外立牆面。同時,室內進行了裝修,重新鋪設了水、電、燃氣管線。每棟建築之間還新建了“暖廊”,全透明玻璃幕牆,可採光保暖。
12月,運行區將準備就緒。
賽後利用 冬奧遺產惠及市民
可利用、可經營、可持續是當今國際奧林匹克運動面臨的新課題。北京冬奧場館在建設之初,就考慮到了賽後利用。
北京冬奧會時,首鋼滑雪大跳台的比賽全部在白天舉行,但考慮到賽後,相關比賽大多在晚間進行,項目團隊為“大跳台”建設了可以拆卸的燈光系統。
賽時,國家速滑館只使用比賽道和訓練道,但結合賽後使用計劃,該館建設成為一個擁有1.2萬平方米的全冰面,通過採用分模塊控制單元,將冰面劃分為若干區域,根據不同項目分區域、分標準進行製冰。賽後,可接待超過2000位市民上冰,同時開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壺等所有冰上運動和演出。
考慮到賽後每年用於冰壺比賽的時間只有兩三個月,國家游泳中心的製冰系統全部是臨時的,製冰系統和底層的支撐系統可持續轉換、反覆利用。賽後,春夏秋三季為“水立方”,冬季則變成“冰立方”,實現“冰水雙輪驅動”。
“水立方”南廣場新建的地下冰場,有2塊冰面,一塊為標準冰場,另一塊為冰壺場地,賽後,普通市民可上冰體驗。
改造後的首都體育館,除保障冬奧會賽事需求,賽後既可承接各項國際國內高水平的冰上項目賽事,還可與夏季項目實現無縫切換。新建的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冰壇”,賽後可供專業運動員訓練使用,還將成為向青少年推廣普及冰上運動的共享設施。首都滑冰館賽後將作為全民冰雪運動普及和推廣基地定期向公眾開放,整個園區實現了比賽、科研訓練及羣眾健身的全覆蓋,成為大眾健身的新場所。
還有不足百天,雙奧之城將翻開嶄新的一頁,豐厚的雙奧遺產,將在北京繪就“一起向未來”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