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滅亡之際,許多明室皇族逃到雲南等邊境地區組織對清軍的抵抗。
當時以永曆皇帝的南明政權最有影響力,但最終結局還是不可避免的失敗了。他被吳三桂抓住以後,部下的一些將領就逃到了緬甸與中國交界的地區,在那裏過着半獨立的生活。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數百年,他們自稱為果敢,緬甸政府與其鬥爭了七十年,直到今天緬甸方面都沒能收復果敢。
東南亞地區本來就是一個勢力錯綜複雜的地區,在那裏充滿着各種宗教勢力與民族。我們都知道統一的好處就是內部不會出現那麼多的矛盾,而分裂的缺點就是各自為政誰也不服誰,緬甸國家當時就是處於這樣一個狀態。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內部存在着許多由單一民族自治的地區,而他們只是在政治方面統一於緬甸罷了。因為各個民族之間的人口和軍事力量都相差不遠,所以經過多年戰亂也沒能產生一個有足夠權威的中央政府。因此緬甸政府從建國以來到現在都沒有安寧過,中央政府需要頻繁率兵平亂。
果敢地區就是位於這麼一個特殊地帶,他從明末的時候便被從中原來的漢人軍隊佔據着,而當年的緬甸國王也拿他們沒有辦法,一方面是消滅果敢割據勢力代價太高,另一方面則是國內矛盾重重。
戰亂未平而紛爭又起,總之就是處於常年戰爭的狀態。到了現代社會也是一樣,雖然説緬甸擺脱侵略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但實際上只是一個鬆散的聯盟罷了,他們每次出兵都是從地方上抽調各個民族的士兵來組成的政府軍。
大家試想,一個政府的軍隊都是由不同的民族組成,如果這些民族和睦相處倒也罷了,問題是這些民族在沒有組成政府軍之前就有不少互相敵視,經常為了爭奪水源土地等問題發生各種私鬥。
而到了真正集合為國而戰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一點向心力,在戰鬥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公報私仇的情況,這樣的軍隊在團結一致的果敢士兵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擊,所以緬甸政府奮鬥了七十年之久都沒有收復果敢地區。
相較於緬甸軍戰鬥力的孱弱,果敢軍隊則頗為彪悍。果敢地區的軍人本來就是由當地人產生的,而果敢人的先祖除去當地土著之外就是由明末軍人定居於此了。
當時的明軍雖然打不過滿清的八旗鐵騎,但是對於緬甸地區的本地兵還是有着很大的優勢的,漢人當時已經普遍的使用了鐵製武器,還少量的裝備了一些火器。
而當時的緬甸還沒能掌握火器,甚至還有很多地區在使用一些比較原始的武器,再加上漢人將領對於兵法的掌握使得漢人在那個地區逐漸佔據主導地位,歷代緬甸國王都想要消滅這些漢軍,但是真正交戰起來卻又不是他們的對手。
雖然説果敢地區的土地面積十分有限。但是在地理位置上面有其特有的優越性卻使得緬甸軍方不敢輕舉妄動。果敢地區北方是中國,靠近着怒江,擁有熱帶雨林和河流天險,緬甸軍方不敢隨意的在這裏使用大型武器,不然很有可能會違反國家法約而傷害到其他國家,這一點使得緬甸軍投鼠忌器。
本來果敢地區就久久難以收復,如果因為軍事行動在國際上再引起大國反對,那實在是得不償失,因而緬甸的軍隊在與果敢作戰的時候只能使用一些小型的槍械,而果敢地區以南都是緬甸領土,果敢軍可以毫無顧忌地開展大規模戰爭,因為這本來就是他們與緬甸的內戰,地理位置的優勢使得果敢士兵可以抵禦住緬甸的進攻。
果敢地區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之中一直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逐漸的成為了讓緬甸政府心中的一顆&34;。
果敢統治者為了保護當地上層人士的利益和自己權勢,一度組織起了數以萬計的部隊來保護這裏的安全,但是招募士兵就必須要大量的錢財,而果敢地區的商業和農業也不是很發達,所以當地百姓都普遍的種植罌粟製作毒品販賣。而這裏沒有完善的政府,也使得果敢成為了國際毒梟的原材料供應地,參與其中貿易的不乏緬甸高層的官員和豪族,他們的利益也因此與果敢軍交織在一起。
所以在每次緬甸方面準備進行軍事行動的時候,總是會有內部人士使絆子來破壞緬甸政府的軍事行動。果敢地區是一個歷史問題嚴重、利益雜集的地區,而緬甸政府想要真正統一這個地方還需要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