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為什麼做了階下囚 劉禪當了多少年皇帝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劉禪做了階下囚

歷年來歷史學家們對後主劉禪的評價就是無能懦弱、賢愚不分,其中令人唾棄的就是他的不戰而降。“樂不思蜀”這個成語讓劉禪徹底成為了一個反面人物,把他認定為是一個窩囊廢,從而進行書面上的討伐。但是,卻沒有從更深的層次去挖掘為什麼他要選擇投降。

劉禪為什麼做了階下囚 劉禪當了多少年皇帝

電視劇《三國演義》劉禪扮演者

話説在曹魏攻打蜀國的時候,劉禪非常清楚如果選擇抵抗,那麼士兵的傷亡會很大,而且極有可能血流滿城,導致百姓遭殃。所以,為了保全百姓,劉禪經過幾番思考之後選擇了開門投降。劉禪投降後,被魏軍帶到了洛陽,並且還封為安樂公。這樣一來,雖然多了一個罵名,但起碼是保住了百姓的性命和財產,不論怎麼説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呆在洛陽城中,司馬昭如果想要殺掉劉禪,那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身為階下囚的劉禪也明白這一件,不僅要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且包括蜀國的百姓和臣子的命運鬥掌握在他的手裏。所以,想要讓司馬昭放鬆警惕,那就是讓他認為自己的無能和懦弱,這樣的話便不會引起司馬昭的顧慮。而正是這句“此間樂,不思蜀”正是劉禪給司馬昭放的一個煙幕彈,在司馬昭的面前留下一種“我不憂愁”的形象,這樣才讓司馬昭放鬆了警惕,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在那種情況下這是最智慧的舉措了,可以説是上上策。在這個問題上,劉禪可以説是一個大智若愚的智者了。

劉禪當了多少年皇帝

劉禪從公元223年繼承皇位,一直到公元263年下台,期間在位41年,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君主。位於巴蜀險地,而能執政41年,倘若沒有他的智慧之處,是不太能夠想象的。雖然很多人把劉禪的執政歸功於諸葛亮,但是諸葛亮死後,劉禪做了將近30年的皇帝,所以這個説法是不太客觀、不現實的。

劉禪為什麼做了階下囚 劉禪當了多少年皇帝

電視劇《三國》扮演者

對於劉禪,諸葛亮應該算是最有資格評價他的了。我們可以從史書中找到一點相關的資料。在《三國志》中有記載,諸葛亮曾經對着射援稱讚過劉禪的智慧,射援把這件事告訴了劉備,劉備聽後也十分高興,並説:“連丞相都稱讚你的智慧和膽識,遠遠超過了我們所期望的,我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加以勉勵,要加以勉勵。”

另外,諸葛亮曾經在《與杜微書》中是這樣評價劉禪的:劉禪年僅十八,天生充滿仁德和聰敏,愛惜賢能才子。一個“敏”字,便能夠看得出劉禪的天資聰敏。以諸葛亮這種直言不諱的個性是很難阿諛奉承的,以史學的嚴謹態度,也是不會無端給予讚美之詞的,所以由此看出劉禪確實是有自己的智慧的。

劉禪的智慧主要是表現在了君臣關係上,自古以來,君臣都是因為權力的問題產生過過多過小的爭執,而且也很少有和睦相處的狀態。但是,劉禪與諸葛亮的關係卻是挺融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劉禪的忍讓和包容,即使諸葛亮有犯錯的事情,劉禪也是積極鼓勵和安慰他的。

諸葛亮與劉禪的關係

諸葛亮和劉禪的父親劉備的君臣關係,可是説是千古佳話,被歷朝歷代的有識之士稱讚。他們之間的關係也被認為是千百年來最完美和諧的君臣關係。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一番肺腑之言令人聞之落淚。還命劉禪視諸葛亮為父,事事都要與其相討。但是劉禪真的聽從劉備的話了嗎?他與諸葛亮的關係又如何呢?

劉禪為什麼做了階下囚 劉禪當了多少年皇帝

諸葛亮劇照

劉禪與諸葛亮是君與臣的關係,這是擺在明面上的事實。實際上劉禪也是在帝位42年,諸葛亮在世期間他幾乎放權給諸葛亮,事事都聽從諸葛亮的意見。諸葛亮自出草廬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地為劉蜀出謀劃策,劉備死後他也並未謀權篡位而是一直輔佐劉禪。他們看似特別的和諧,但是劉備在世之時,諸葛亮曾經評價劉禪“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説明劉禪並不如後人所説那樣的愚笨。他不笨,還是一個帝王,明明可以擁有天下的權利,實際上卻一點實權都沒有,他不能私自做任何的決定,處處受限於人,所以對於諸葛亮他肯定是有不滿的,不可能像表面上那麼和諧。諸葛亮去世之後,他本不想修葺廟宇來祭奠,但是因為眾大臣的提議他才不得不為,如果他真的尊諸葛亮為相父,以父之禮相待,那麼怎麼會對諸葛亮的後事如此無所謂。諸葛亮在《出師表》與《後出師表》裏表達了他對劉禪當政時的不滿,他對劉禪指出種種要求,讓劉禪照他説的做。如果劉禪很聽諸葛亮的話,那麼他又何必寫出那麼多的文章來呢?會寫文章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別人不聽你説話,而你又想讓他聽你説。

所以諸葛亮與劉禪的關係還是很複雜的,並沒有表面看到的那麼和諧,劉禪沒那麼聽話,諸葛亮也沒那麼偉大,自古以來君與臣的關係就是最複雜難辯的。


 

諸葛亮盡忠輔佐劉禪

諸葛亮從劉備死後一直霸佔着政權,直到他死才會政權還給了劉禪。劉禪雖然是名義上的一國之君,但是事實上諸葛亮才是蜀國真正執掌權力的人。可以説諸葛亮盡忠輔佐了劉禪,也可以説諸葛亮才是意義上真正統治蜀國的人。

劉禪為什麼做了階下囚 劉禪當了多少年皇帝

諸葛亮畫像

劉備去世之後,蜀國的狀態可以説是不太好。諸葛亮從劉備的手中接過的是一個爛攤子,這個爛攤子經過他幾年的整頓終於出現了一線的生機。當初劉備在託孤的時候説過一句話,大致的意思是説:“如果劉禪可以輔佐他,那你就輔佐他,如果他沒有才能,那你就取代他。”這看起來像是有兩個選擇,一個輔佐,一個是取代,但是事實上劉備很清楚劉禪是可以輔佐的,另外,諸葛亮也不會做出取代皇帝的事情來。那麼,為什麼諸葛亮在輔佐劉禪的同時還要把持着政權呢?

第一,諸葛亮認為蜀國的建設任重而道遠,蜀國在劉備死後,非常不穩定,因此,蜀國的建設需要由一個謹慎小心的人來主政,而諸葛亮覺得他就是那樣的。

第二,劉備死後的蜀國內憂外患。當時的蜀國面臨着北部曹魏,東邊孫吳的雙重壓力,所以他會更加小心和謹慎。

第三,隨着一些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離世,蜀國出現了人才匱乏的局面,誰重用人才,誰的實力就會有優勢,諸葛亮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也一直在處理自己與蜀漢大臣的關係。

從這些方面看,諸葛亮為了蜀國的振興也是煞費了苦心,即使是把持着朝政,但他也是一心想要讓蜀國強大起來。

歷史上的劉禪

歷史上的劉禪並不是那個扶不起的阿斗。《三國志》中的記載諸葛亮對射君稱讚劉禪就不多説了,因為射君這個人身份並不可靠,大家也都不熟悉,所以説服力並不是很強。

劉禪為什麼做了階下囚 劉禪當了多少年皇帝

劉禪劇照

那麼諸葛亮,諸葛武侯想必是家喻户曉的人物吧。他在《與杜微書》中是這麼評價劉禪的:“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這個絕對不是《三國演義》中那個懦弱無能的扶不起的阿斗。事實上,劉禪是一個聰明能幹的、任人唯賢的循理之君。縱觀歷史,劉禪任蜀漢皇帝共有四十一載,是三國時期作為一個皇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並且在諸葛亮死後,沒有諸葛亮的輔佐,還能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保持三十年沒有滅國,能執政那麼久必定有其過人之處。

劉禪還有容人之量。在劉備臨終的時候叮囑劉禪要對諸葛亮要像是對待自己父親一樣。於是,劉禪所有的事情都要問諸葛亮的意見。對於獨攬大權,掌控了蜀國絕大部分的力量的諸葛亮,劉禪還是聽從父親的話“以父事之”。

等到劉禪長大後,諸葛亮應該把大權慢慢還給劉禪,畢竟這是劉家的天下,劉禪年幼,你諸葛亮代劉禪執政時沒錯,但是人家長大了你要還給劉禪吧。但是諸葛亮沒有,説劉禪沒有經驗,所以還是諸葛亮在治理國家。試問一句,沒有給他管理的機會,劉禪哪裏來的經驗,你不放權劉禪不是永遠沒有經驗了麼?這樣的劉禪難道不是一個有容人之雅量的君主麼?也難怪會有後人評價劉禪説“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劉禪的故事

魏軍在滅掉蜀國之後,後主劉禪選擇投降被留在了成都。到了鍾會、姜維等人發動戰爭之後,司馬昭又覺得將劉禪留在成都不太適合,於是又將他接到了洛陽城中。劉禪到了洛陽之後,司馬昭為了穩定民心,用魏元帝的名義封他為安樂公,還把他的子孫和身邊的大臣將近五十餘人都封了候。

劉禪為什麼做了階下囚 劉禪當了多少年皇帝

電視劇《三國演義》劉禪扮演者

“樂不思蜀”這個成語發生在劉禪投降之後的故事,主要是説把江山讓給了他人,還在那裏開心地大笑。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些典故具體的故事吧。

有一次,司馬昭大擺宴席,邀請了劉禪和他的大臣來參加宴會。在宴會上,司馬昭故意叫表演者演了蜀國的節目,當時的一些蜀漢的大臣看了想起亡國的痛苦,幾乎都要留下眼淚。只有劉禪在那裏咧開了嘴巴大笑,看得還特別有勁。司馬昭觀察了他的表情,在宴會後對賈充説:“劉禪這個人沒有一點感情,即便是諸葛亮活到現在也不可能將蜀漢維持下去,何況是姜維。”過了幾天,司馬昭見劉禪便問:“你想念蜀地嗎?”劉禪回答説:“我在這裏很快樂,不想念蜀地。”劉禪的隨從郤正知道這件事後,便教導劉禪説:“如果司馬昭再問起,你就哭着説:‘先人的墳墓都在蜀地,我日夜思念那裏。’這樣司馬昭可能會被感動,就放我們回去了。”果然,司馬昭又問他,他便照着郤正説的回答,司馬昭説:“為什麼聽起來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一驚,瞪大眼睛説:“您是怎麼知道的,確實是他教我的。”左右隨從的人聽後都笑了。


 

劉禪是真傻還是假傻

劉禪其實並不昏庸,也不傻。在面對司馬昭提問是否思念蜀國的時候,如果説思念故國,恐怕會惹來殺頭的禍害。人又不是草木,怎麼可能沒有感情,劉禪在蜀地生活了大半輩子,即使他再薄情,對蜀地總歸有一些感情,所以在司馬昭面前着實演了一場戲。

劉禪畫像

歷代的中國人,多少都有故鄉的情懷,尤其是中國人對於傳宗接代是非常重視的,劉禪這樣做是想保全劉氏的血脈,使得哪天能夠東山再起。所以他選擇了忍耐,但是忍讓卻不代表是無能,如果當時劉禪為了一時之氣,就回答説思念故國,那他的下場可想而知,可能他的族人也因此受到牽連。

至於蜀漢的滅亡也不能把全部的責任都歸結在劉禪一人,蜀漢的滅亡諸葛亮還是要負很大的責任的。首先,諸葛亮和之後的姜維為了完成興復漢室,多次派兵北征,大大地消耗了兵力和財力,使得征討的地區人心渙散,民怨沸騰。其次,諸葛亮選擇採取強硬嚴格的法制的措施,在壓制一些矛盾的同時又產生了新的矛盾。最後,諸葛亮在處理新舊階層的方式上也嚴重侵犯了舊權貴的利益,使得舊權貴對新入主的階層非常痛恨。劉禪投降魏國並不是沒有好處的,至少能讓蜀漢的百姓少受一次災難。當然,那些極力抵抗的君主會受到後人的敬仰,自己獲得了一世英名,但是對百姓更多的是災難。所以,劉禪願意揹負昏君的罵名來保衞百姓的安危,怎能説是昏君的做法呢?

劉禪昏庸嗎

劉禪並不昏庸。後人認為劉禪是軟弱無能的昏庸君主,有兩個很大的原因,一是鄧艾兵臨城下之時,劉禪沒有率領士兵做抵抗,而是接納了譙周投降的建議,直接導致了蜀漢的滅亡。二是司馬昭在宴中演奏蜀中樂曲時,劉禪沒有一絲的傷心,還對司馬昭説:此間樂,不思蜀也。

劉禪

劉禪十七歲登基為帝,劉備在遺詔之中,囑咐他諸事都要和諸葛亮討論,無論政事大小,都要聽從諸葛亮的決策。在當時,他實際就是一個傀儡皇帝,手中並無實權。諸葛亮曾經誇他天資仁敏,愛德下士。諸葛亮的形象歷來是光明磊落的,所以他不會奉承迎合劉備來説違心之語,由此可見劉禪是聰慧的。所謂“大智若愚”,詮釋的最完美的就是他了。若他不聰慧,真有那麼昏庸,他如何在帝位達42年;若他不裝聾作啞幾十年,怎麼會有一個平和安祥的蜀漢。諸葛亮在建興十二年就去世了,剩下30年的君王之路都是劉禪一人走過來的。若真沒本事,昏庸無道如何在那麼動亂的三國生活下來,怎麼在君位之上安安噹噹地坐着,又怎樣讓蜀漢百姓生活地安寧。

劉禪的投降與“樂不思蜀”,恰好説明了他胸中有丘壑,心裏有百姓。大軍進犯,失敗是必然的,作為一國君主,並不是只要自己英勇就好,他身上還承擔着千千萬萬的蜀漢百姓的生命,如果不投降,蜀漢必將血流成河。而在司馬昭的問話之時,若他表現一絲傷感,必會引起司馬昭的戒備,後果不知會怎樣。劉禪並不昏庸,反之他聰慧,是真正的心有百姓。只是他生於亂世,身為帝王,手中卻無實權,一切只能歸於無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184 字。

轉載請註明: 劉禪為什麼做了階下囚 劉禪當了多少年皇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