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宋景詩騎兵
有一部體現宋景詩起義的電影,是拍攝於1956年的《宋景詩》,是新中國成立後拍攝的第一部古裝戰爭大片。在影片中宋景詩騎兵的規模,可謂是相當巨大,相反的,清朝方面運動的則全都是步兵。而事實上果真如此嗎?
電影《宋景詩》劇照
首先説一下滿清方面。當年滿清建國,則主要是靠騎射得天下。明末清初的時候,民間有一句是這麼説的,“滿洲滿萬不可敵”。也就是説滿族的騎兵滿一萬,就是天下無敵了。而雖然滿清在建國的過程中,這個神話般的傳説先後被袁崇煥和李定國打破,但他們對自己的騎兵素質還是相當信任,因此每個皇室子弟,都必須學習騎射,以致於在若干年後,火器大炮橫行的年代,他們依然使用的是騎兵和弓弩。
宋景詩所在的地方隸屬於山東,因為山東離北京不是很遠,因此山東也是滿清政府極為重視的一塊區域,其行政位置大致僅次於直隸。所以山東發生動亂,清政府會有很大的可能,派遣嫡系的騎兵進行鎮壓。而宋景詩原先是賣藝和武術教練出身的,跟隨他的人,大多都是他的弟子和朋友。其後逐漸收編的力量,也屬於農民力量。農民力量在先期沒有那麼多訓練素質和條件,因此宋景詩騎兵在早期是不存在的,也基本可以定義為電影的藝術加工。
宋景詩因為第一次失敗,投入了勝保的麾下,有一段比較長的“招安”經歷。在清軍的隊伍中打拼了一段時間後,其個人和部下應該具備了騎兵指揮和運用的能力了。所以這也是他和僧格林沁的交戰中,可以將僧格林沁一舉擊斃的主要原因之一。
宋景詩簡介
在對宋景詩簡介前,我們有必要提及一下晚清時期的名將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可謂是晚清政府最倚重的滿清將領,曾參加過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等對內戰爭以及第二次鴉片戰爭。在太平天國北伐時,李開芳、林鳳祥就是敗於僧格林沁的手下。而宋景詩,則是配合捻軍將領張宗禹擊斃僧格林沁的農民軍事起義領導人。
影視劇中宋景詩的形象
宋景詩是山東堂邑人,出生於1842年。宋景詩從小練就一身武藝,因此在早起也是以賣藝收徒為生。後因山東災荒,時值捻軍進入山東,因此宋景詩參加了白蓮教起義。宋景詩部下的士兵,皆以黑旗為號,因此被成為黑旗軍。他率部首先攻克沙鎮,進而進攻東昌府,先後轉戰山東十餘座縣城。
1861年,清政府派勝保進入山東,鎮壓起義軍。在遭受到勝保大軍的猛烈攻擊後,宋景詩不得已投降了清軍。在勝保的推薦下,宋景詩被任命為五品武官。不久因和捻軍作戰時,宋景詩多次假裝戰敗,被清政府革職。之後又因陝西回民起義,宋景詩和勝保一起遠赴陝西,鎮壓回民。
1863年,宋景詩脱離清政府,再次起義,並在臨清一帶擊敗清軍。時在山東一帶和捻軍作戰的正是僧格林沁。僧格林沁率部包圍了臨清,宋景詩趁着夜色,突出重圍,半個月之內,轉戰直隸、山東、河南三。僧格林沁對其緊追不捨,宋景詩聯合捻軍張宗禹在曹州一帶設伏,將僧格林沁擊斃。
後捻軍起義失敗,宋景詩獨自流落江湖,被安徽巡撫英翰發現蹤跡,將他逮捕後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