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是住在一個小區,兩個孩子一樣大。上的也是同一個幼兒園。從小他們兩個就是好朋友。他們一起學畫畫,一起學輪滑,一起上幼兒園。
兩個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也有意識地讓兩個孩子經常在一起玩。甚至兩家人還一起組團出去旅遊,關係相當不錯。
但到了小學,情況發生了變化。比較坐得住,相對而言學習比較輕鬆;則比較容易分心走神,學習上也比較馬虎。
在一年級的時候,兩個孩子差距並不明顯,畢竟知識點就這麼多,相對比較簡單。兩個孩子到了三年級差距已經非常明顯。
基本上是穩居班級前三,一般是第一,特別是數學,基本都是第一。在年級裏也排在前5。而則要差很多,在班級裏也是排在中游偏下。
從一年級開始,媽媽經常用來教育自己的兒子。希望自家孩子能向學習,認真學習,把成績提上去。
一遍兩遍沒什麼問題,但經常性地拿來比較,開始生氣了,只要每次提到,必然就要捱罵。成了最不願意提起的名字。
因為這個原因,兩個孩子在學校裏也開始疏遠起來,到了二年級,經常見了面也不説話。但這一切雙方家長並不知情。只是以為學校作業比較多,兩個孩子沒時間一起玩。
今年剛開學不久,有天下課同學聊天時,和同學談論遊戲時,説起自己運氣非常好,歐皇附體(比喻臉白),接連抽到稀有裝備。
這讓非常生氣,因為班級裏很多小朋友都在玩這個遊戲,也包括。但運氣卻不怎麼樣,沒抽到什麼好裝備。覺得是在諷刺他。
於是第二天早上下樓做早操的時候,他趁不注意,在後面猛推了一把,導致一頭栽下樓去,好在樓梯並不太高,也及時用手撐了一下,只是手臂骨折,總算不幸中的萬幸。
事發後,邊上的同學一致指證是故意推人。雙方家長聽到這個消息都非常驚訝,這兩個孩子不是關係很好嗎?怎麼會出現這種事?
雙方家長關係比較好,也沒為難學校。由於家長不追究,學校自然也就息事寧人,對批評教育了下,此事不了了之。
但雙方家長回家問自己的孩,才發現兩個孩子早就成為陌路人了。還好,他只是覺得不太願意和自己玩,他也不勉強。
但的問題就大了,當媽媽問他為什麼要推時,他明確地回答,他恨。這讓媽媽非常吃驚,連忙問兒子,得罪過你?
回答,是,每次只要一提起他,我就要捱罵,為了他,我都捱過好幾次打了,我為什麼不可以恨他?媽媽這才知道,事情的根子出在自己這裏。
現在很多家長都在用其他孩子的長處來比自己孩子的短處。有一個專門的詞語,叫“別人家的孩子” 。這個別人家的孩子無所不能,專門剋制自己家的孩子。
家長覺得是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但幾乎沒有孩子喜歡這個別人家的孩子。甚至是就此恨上這個榜樣。
孩子的世界是沒有中庸的。他們愛憎分明。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可能有從不喜歡的人身上看到他的長處這種哲學觀點。
他們的思維方式很簡單,誰給我帶來快樂,我就喜歡誰。因此他們喜歡自己的玩伴,因為和他們在一起會帶來快樂。
同樣,我討厭給我帶來痛苦的人。顯然,最痛苦的是別人家的孩子。一般來説,只要我們提到別人的孩子,他們基本上都是不愉快的回憶。最輕的是給他們上一課。如果他們做得不好,就得捱打捱罵。他們對這個東西沒什麼好感。
如果這是個傳説中的人物,比如是父母同事的孩子。那沒辦法,只能暗恨在心。但如果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就在自己身邊,那就有很大概率就此被恨上。
因此,父母教育孩子,儘可能不要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和自己孩子做比較,這不是給孩子樹立榜樣,而是在打擊他。沒有人喜歡這種打擊。
事實上,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能力也不同。絕大部分人再努力也成不了愛因斯坦,和別人相比其實意義並不大。
如果一定要比較,讓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較相對更靠譜。看自己比過去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總結下原因在哪裏?哪些方面可以改進?有多少進步的空間?
和孩子實實在在地分析他的情況,找出問題所在,指出努力方向,並督促孩子改變,這比給孩子找個榜樣要有用得多,也可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