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一曲昭君出塞分明是一個美麗女子的淺唱低吟,其中多少怨恨、無奈都隨着那漫漫黃沙最終淪為塵埃。
昭君出塞圖
漢元帝年間,在其後宮之中長着一位花一樣的少年,小小年紀已經掩蓋不了她出眾的容貌,她明明可以依仗自己絕色的容貌和過人的才智在漢宮中謀得一席之位,但她生性孤傲,高潔淡泊,不肯像其他女子那樣賄賂畫師以求聖上可以垂憐,致使畫師弄虛作假,侮了她的容貌,這樣一朵嬌花就藏於漢宮之中,始終沒有被漢元帝發現。偶然之間,亦或是命中註定,邊疆匈奴單于呼韓邪來到中原意欲和親,皇帝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遠嫁匈奴荒蠻之地,欲在其後宮之中選派一名女子替公主和親,然而後宮之中沒有一個女子願意,這時王昭君這位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奇女子依然選擇了遠嫁那片落後的疆土。
昭君的出現,讓漢元帝眼前一亮,他沒想到如此絕色的美女在他的後宮之中卻從未發現,一時之間實在後悔,然而大局已定,就算再有不捨,也不能收回承諾,只能看着美人遠嫁他人。昭君嫁到匈奴,帶去了大量的科學知識,促進了匈奴當地的社會發展,也換回了數百年的和平與友好,一曲琵琶曲,在整個漫天黃沙中悠揚,她無愧於奇女子的稱號,無愧於“平沙落雁”的千古絕唱。
昭君出塞圖片
王昭君作為良家女入宮,面容姣好,舉手投足之間很是迷人,但是卻因為不以錢財收買當時的後宮畫師,被記恨,因此王昭君的畫像很是平凡,和她一點都不像,還被畫師加上了一顆醜陋的大痣。因此王昭君一直不得皇上寵幸,過着孤獨傷感的後宮生活。
王昭君出塞圖
後來得知要選出後宮未被寵幸的妃子以公主的身份出嫁,王昭君等人很是開心,畢竟不被寵幸也是老死後宮,現在有一個機會可以出宮甚好,不料聽聞要遠嫁塞外一個個都不想去,王昭君卻答應了此事。
之後王昭君便以漢朝公主的身份嫁給匈奴單于,自騎馬啓程之時,王昭君便不再踏過回程之路,從此在塞外度過餘生。王昭君出塞的那天朝廷派出的護衞組成的隊伍聲勢浩大的從長安街道經過,而眾人皆立於隊伍兩側為一睹昭君美顏,看着這美人遠離繁華京都,出嫁蕭瑟的塞外甚感悲涼,且年輕貌美便嫁於年老單于,頗感同情和無奈。
王昭君看着自己漸漸遠離故土,甚感哀傷,但是卻無可奈何,便撫琴而彈,一曲《出塞曲》,音樂甚是悲傷,雖着鮮紅禮服,卻可以感受到她的那一分孤獨與傷感。而關於昭君“落雁”的雅稱也是從這裏而來的,天下的大雁聽到如此之樂,再見其如花美貌,便忘記揮翅落地。
昭君出塞是哪個皇帝
王昭君,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到底有多美無人可知,只是後人用沉魚落雁之貌形容。王昭君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奇女子,在那個封建統治的年代,女子是完全沒有地位的,王昭君卻心懷天下,毅然去到匈奴和親,名流千古。
《昭君出塞》劇照
王昭君出塞發生在西漢漢元帝期間。漢元帝劉奭,是漢宣帝劉詢,也就是劉病已,與其嫡妻許平君之子。劉奭八歲被立為太子,做主東宮之時,他和其父漢宣帝政見不一,劉病已尚法家思想,遵法重刑,而劉奭卻崇尚儒家思想。漢元帝在位期間,是漢朝的鼎盛時期,但也同時是漢朝國力下滑的一個起點。漢朝內部的矛盾日益加深,因為元帝尚儒,以致儒臣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權利鬥爭的陰影籠罩着整個朝廷,外戚、儒臣、宦官三種權利角逐,由於元帝特別崇信宦官,導致皇權甚微,大權旁落,朝政混亂不堪,西漢開始走向衰落。
當王昭君一襲嫁衣現身於未央宮上,元帝看到如此美麗的女子藏於後宮他竟不知,心中實在不捨,可是君無戲言,只能任其離開。後來看到畫師呈上的畫卷,和王昭君相貌相似,只是不如真人那般美豔動人,遂殺死了畫師毛延壽。
公元前33年,漢元帝因病在長安未央宮去世,享年四十二歲,葬於渭陵,諡號孝元帝。
昭君出塞路線
西漢年間,匈奴單于呼韓邪來三次來漢,以示親近。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求親與漢元帝,想要迎娶漢朝的一位公主和親。漢元帝不願讓自己的公主和親,便從後宮中找來一名自願前往的女子,賜以公主身份嫁入匈奴,此人便是王昭君。
昭君出塞線路圖
昭君出塞的路線,歷史上並無明確記載,只能憑藉遺留的文獻記載,做出推斷。歷史上記載,當時呼韓邪單于在宣帝年間第一次從漠北入漢,漢朝派兵在他經過的七個郡縣,沿途保護,以示歡迎。據《資治通鑑》的考訂記載,那七個郡縣分別是五原、朔方、西河、上郡、北地、馮翔,最後到達長安。如果當時所載各郡縣位置準確,那麼這七個地方分別是現在的內蒙古包頭、杭錦旗、東勝縣,陝西的榆林、甘肅的慶陽,今天的陝西西安。呼韓邪第一次進入長安所走的就是這條線路,不難想象,當時昭君出塞所走的也是這條線路。
昭君出塞的這條線路基本是秦朝開築的直道,路面平坦寬闊,傳聞當時昭君出塞時並不是坐車而是騎馬,匈奴乃遊牧民族,馬背上的民族,此説法有其合理性。還有人説是騎駱駝,匈奴地區除了馬以外,還盛產駱駝,而且進入沙漠地區,駱駝比馬更實用,都有其合理性,日後所作“昭君出塞圖”馬和駱駝是都有出現的。而今,昭君出塞的路線圖也會被髮展成旅遊線路,在那古道之上,分明還能聽到琵琶曲。
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
公元前33年,匈奴單于呼韓邪來漢朝覲見大漢皇帝劉奭,請求與大漢和親,增進兩地往來,共促繁榮。漢元帝念其求親誠懇,再者,漢朝內部矛盾重重,國力也不再像從前,便應允了他。
昭君出塞圖
漢元帝雖然應允了匈奴單于的和親,可是他並不捨得自己的公主遠嫁匈奴受苦,於是便想在後宮之中尋找一名女子,自願嫁到匈奴去。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可是真正受到皇帝垂憐的屈指可數,大都在宮牆內裏等白了頭髮。聽到有機會出宮,很多人都欣喜若狂,但是知道去地是不毛之地,便都生了退意。王昭君是她們中唯一一個主動請纓的女子,眾人都很是不解,如此顏色的女子,怎會甘心去那荒涼之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昭君去意已決,就真的隨着匈奴單于北上塞外了。
昭君出塞,在漢匈雙方都是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呼韓邪單于封王昭君為“寧胡閼氏”,意為安寧、和諧。昭君出塞結束了數百年來匈奴與漢朝的對抗,建立起和平的少數民族關係。王昭君出塞,也帶去漢朝先進的文化和知識,促進了漢朝和匈奴之間文化、經濟的發展,正如《詠懷古蹟》中所寫“千載琵琶作胡語”。昭君出塞,也為漢匈關係播下了友好的種子,王昭君死後,她的子孫後代也積極的為兩地和平關係奔走,所以,王昭君被稱為“一代奇女子”一點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