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背後究竟有什麼力量,導致劉邦不能更換太子,劉邦可是皇帝
自從秦始皇開啓了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的權力一直是封建社會最高的,一般來説,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沒有皇帝辦不到的事,比如秦始皇,開啓郡縣制,焚書坑儒,即使整個天下都反對,只要秦始皇認定,也是照做不誤,而劉邦身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三位皇帝,在白手起家成功統一天下後,居然連更換自己太子的權力都沒有,或者有某種神秘力量阻止了劉邦更換太子,這是為什麼呢?
一、誰在反對劉邦更換太子
劉邦因為個人喜好而更換太子,事實上朝中反對劉邦更換太子的人並不多,如果更換太子,利益受損最大的就是劉邦的嫡長子劉盈和原配皇后呂雉,劉盈性格軟弱,所以呂雉才是反對最激烈的人,除了呂雉之外,還有呂氏一族,比如呂雉的哥哥呂澤,妹夫樊噲,因為這一批人是的身份是外戚。
除了呂雉一族之外,反對劉邦更換太子的就只有叔孫通和周昌,叔孫通原是秦朝的博士,相當於現在的智囊或者國家級的專家學者,後來成為劉邦的儀禮官,為劉邦制定了一整套漢朝的禮儀制度,同時擔任太子太傅,也就是劉盈的老師,劉盈的太子之位如果更換了,叔孫通這個太子太傅也沒用了。周昌是劉邦的同鄉,也是劉邦所封的御史大夫,性格正直,敢當着劉邦面説劉邦是夏桀、商紂一樣的皇帝,劉邦也不生氣,周昌反對更換太子,是因為他性格耿直,尊崇舊的禮法,不懼權貴。
除了這些反對之人外,你會發現,跟隨劉邦打天下的那幫功臣,並沒有人反對劉邦更換太子,大多是沉默的一批,也許你會説張良反對,張良實際上是被呂后的哥哥呂釋之挾迫的,呂雉最大的支持就是來自他的兩個哥哥呂澤和呂釋之,朝中一些大臣反對劉邦,也大多都是呂氏家族在背後鼓動的,因為這關係到他們的直接利益,對於其他的功臣來説,反對劉邦的意圖沒有那麼強烈,或者根本沒有反對的意思,這是你劉邦的家事,估計大部分根本不願意摻雜進去,比如蕭何、曹參、周勃、陳平等人。
二、呂后最堅定的支持者呂澤與呂釋之
呂后有兩個哥哥,呂澤和呂釋之,這兩人也是劉邦早期創業成功的助手和功臣,分別在145位西漢功臣表中排名141位和142位,尤其是呂澤,在劉邦平定天下時,給了很大的協助,史書對呂澤的評價是“發兵佐高祖定天下”,就説肯了呂澤是有不少軍功,也被封侯,劉邦在彭城大敗時,一路向西逃,就是逃到呂澤駐紮的下邑,也就是在劉邦投靠呂澤的時候,立劉盈為太子的。
太子劉盈就是呂澤和呂釋之的外甥,呂澤和呂釋之以及呂后一族就是標準的外戚,而且手中還有兵權,再加上妹夫樊噲,樊噲是劉邦手下最勇猛的將領,沒有之一,軍功卓著,作戰勇猛,還在鴻門宴救了劉邦一命,劉邦統一天下後,負責平定諸侯王之亂也是以樊噲為主,官至大將軍、左丞相,劉邦晚期軍隊中最有名聲的將領。
正因為如此,所以劉邦在臨死前聽到有人説樊噲與呂雉聯合準備在自己去世之後圖謀不軌,就立即挑動了劉邦那敏感的神經,立即派周勃和陳平去處死樊噲,而且是立即處死帶首級回來,因為了陳平留了一手,樊噲才沒有死,由此可見,劉邦對於樊噲其實是非常顧忌的,既重用又顧忌,重用的是樊噲與自己關係較近,能力又強,顧忌的是樊噲是呂雉的妹夫,外戚的身份。
三、劉邦想更換太子中穿插着複雜的政治鬥爭
劉邦換太子其實就是政治博弈,劉邦雖然身為皇帝,但是從布衣打出來的,身邊已經形成了幾股政治勢力,一部分是以蕭何、曹參、周勃、陳平等人為首的功臣派,一部分是以呂后、呂澤、樊噲為首的外戚派,再一部分就是以劉邦為首的保皇派,劉邦換太子其實就是保皇派與外戚的政治鬥爭,而功臣看戲的局面。
功臣派不願意參與,是因為兩面不討好,外戚派堅決反對,是因為顧及到他們的根本利益和權力來源,失去了太子劉盈,他們什麼也不是,所以才會全力反擊,呂釋之挾制了張良讓張良出主意,張良就讓呂家去把商山四皓請來,呂雉用了各種手段,再加中張良提供的計策,反正是成功地把劉邦都請不到的商山四皓請來了,最終劉邦放棄了更換太子的意圖。
劉邦放棄更換太子不在於呂后請來的商山四皓,不在於這四人有多厲害,而在於劉邦這個皇帝都辦不到的事,劉盈這個太子背後的力量都能辦到,説明了什麼?説明了劉盈背後勢力的強大,説明了劉盈背後的外戚勢力強大到可以辦成任何事,你想想看,如果你是劉邦會怎麼想?自己辦不到的事,他們能辦到,是不是很可怕?
劉邦年齡大了,不想折騰了,如果劉邦強行更換太子,一定會導致朝廷的動亂,因為劉邦在有生之年無法消除外戚的勢力,只能放棄更換太子,不放棄只會天下大亂。
另外,劉盈身為太子有一個正常傳統而且正當的理由,就是劉盈是嫡子,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傳統,劉盈雖然不是長子,但是嫡子,劉邦還有個庶出的長子叫劉肥,如果按繼承製來説,怎麼也輪不到劉如意,這個嫡長子繼承製影響着當時的人,所以周昌和叔孫通這樣儒家思想的人都會擁立劉盈為太子,也為劉盈爭取了一部分朝臣,如果劉邦要更換太子,也要考慮這一批人的意見 。
總結
正是因為呂雉的背後已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這股勢力不僅有權,而且有兵權,參與了劉邦早年的所有起義,經驗豐富,能做到劉邦都做不到的事,劉邦掂量了政治後果,最終還是放棄更換太子,不是他做不到,劉邦也不想讓自己的江山四分五裂,引發動亂,反正都是自己兒子。
但劉邦也還有些不放心,所以弄了個“非劉不得封王、非功不能封侯”的白馬盟誓,把功臣集團拉進來,希望這些功臣集團在外戚集團將要危害劉氏江山時,能夠起到維護劉氏江山穩定的作用,事實上,還真的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