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小時候的故事 王安石的詩句

王安石小時候的故事

王安石從小就很聰明伶俐,有着超強的記憶力,加上後天良好的教育,王安石可以稱的上是 一個小神童,而關於神童的小時候故事還會少嗎?下面來給大家介紹下王安石智勝廚師的故事。

王安石畫像

王安石智勝廚師

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氏,從小生活在那個地方,在其居住的街口有一家麪館。王安石每每上學的時候都會路過這家麪館並在裏面吃早飯,街里街坊的一回生二回熟王安石與麪館的老闆夥計都很熟。

一天,王安石照例去到這家麪館吃飯,沒想到老闆夥計突發奇想要考驗下王安石的聰明。王安石點完面後發現久久不見上面,其他比他晚來的客户都吃上了面,這讓王安石很是好奇,於是就問,師傅我的面好了嗎?夥計不一會就拿了一雙筷子出來,告訴王安石,這個面要自己去廚房端才有的吃。

王安石走到廚房後,看在在桌子上放了一碗剛出鍋的肉絲麪,但是這碗麪特別滿面湯都要溢出碗外了,師傅告訴王安石説,這碗麪是特意為王安石做的,裏面有着很豐盛的料和肉,如果能徒手將面端到外面還不撒一滴麪湯那麼這碗麪就不收錢了。王安石聽完後就拿起快起,將碗裏的面用筷子夾起,然後碗裏只有半碗湯了,然後很輕鬆的就將面端到了大堂,讓所有的人都詫異王安石的機智與聰明。

人們對王安石紛紛誇讚,誇讚其為神童。

王安石生平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文學家,在政壇和文壇都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王安石的一生都可謂是光芒閃耀的,幼小聰慧,成年才能出眾,仕途較平坦(實現了自己的抱負,雖然最終沒能成功),下面我們來看看王安石的一生。

王安石畫像

1021年,王安石出生於撫州臨川,有了他生命中的第一聲啼哭,父親正任職臨川軍判官,王安石從小就很聰慧,還很喜歡學習,有着過人的記憶力,小時候就能下筆成文,可謂是一個神童。後來父親職位調動,王安石就跟着父親宦遊南北,在底層體驗生活,這對其後來的人生價值與文章立論有着很深遠的影響。

1037年,16歲的王安石來到京城,認識了大文豪曾鞏,在其介紹下認識了歐陽修,其作品深受好評。

1042年,王安石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從此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同年任淮南節度判官,任期滿後,王安石又申請當了4年的鄞縣知縣,這段期間,王安石關心民生,興修水利,頗有政績。

1051年,任舒州通判,這時候的王安石在政壇已經小有名氣了,當朝宰相向宋仁宗舉薦王安石,但是被王安石推卻。此後,王安石還推辭了歐陽修的舉薦,後來去當了常州知州。

1058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書萬言書提出變法但是沒有被採納,此後王安石不願出仕。

108年,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同意並支持變法。

1069年,熙寧變法正式開始,次年,王安石官至宰相,開始了一場全面的社會改革運動。

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被罷相,小人得志。

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但是變法已經存在着很大的問題了。

1076年,王安石辭去宰相之職,被調到外地當地方官吏。

1086年,王安石去世,享年66歲。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是一本大32開的書,鄧廣銘創作,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印刷的一部作品,已於2007年9月1日正式發行。現在各個書店均有銷售,可以全面的瞭解一個真實的王安石。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封面

鄧廣銘是山東臨邑人,著名的歷史學家,是宋史方面的大師,1937年,發表學術著作《〈辛稼軒年譜〉及〈稼軒詞疏證〉總辨正》受到了廣泛關注,此後不斷研究並完成了3部書稿,從而在史學界名聲大噪。其中他的學術專著中《王安石》、《岳飛傳》等是其重要著作之一,這兩部專著對於研究王安石有着開創性的作用。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這部作品從1950年開始就開始創作,這個版本是最終版,前面還有三版。本書主要以王安石為主角,從而鋪排講述其一生生平事蹟。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明星人物,不僅在政治上,還是在文學上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王安石作為一個改革家,其推行的王安石變法對政治經濟軍事社會這四大塊進行了大變革,使整個國家都富國強兵。

作者在編纂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史料,剔除糟糠取其精華,去偽存真,站在一個客觀公正的全面的角度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王安石。在描寫王安石的時候,將其人格,業績,膽識等進行了描寫,更是清除對於王安石的流言蜚語,幫其正名聲,背了千古罵名的王安石終於被還原了真相。不僅如此,還對王安石變法進行了深入剖析。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是王安石的名片,也能讓後人瞭解一個真實的王安石。


王安石的故鄉

王安石是撫州臨川人,1021年出生在臨川,那時王安石的父親王益任職臨川軍判官,此後王安石就跟隨父親一直生活在臨川。在臨川接受教育,到了年紀稍長的時候,父親調職離開,王安石也跟着父親一起宦遊南北,所以其故鄉是撫州臨川。

王安石故鄉

但是關於王安石故鄉説法也不一,一種説法是在臨川,另外一種説法是在東鄉。東鄉是在江西東鄉上池村,距離縣城只有25公里,在這裏人們發現了100多棟北宋時期的建築還有就是與王安石有關的十幾處遺蹟,據考古發現,東鄉始建於北宋年間,距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留存至今的建築大都有着明清風格,因為在明清時期進行過修建,它的發現對於研究明清建築藝術有着重要的意義。1985年,東鄉村被列為省級旅遊風景區,到了2000年,被列為文物受到了國家的保護。其中較為著名的景點要數與王安石有關的了,包括荊公別墅,荊公橋,荊公世第門等多個遺址。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要以東鄉作為王安石故鄉的一種説法。

但是又有説法稱古時候的撫州臨川就是現在的江西東鄉縣上池村,但是終究還是眾説紛紜,在所有的文獻資料中,王安石的故鄉記載都是撫州臨川,但是後來隨着地域的劃分與更新,王安石的故鄉在古時候的説法和現在的説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與不同也是大有可能的。

王安石的詩句

王安石是北宗著名的詩人,其一生創作了很多的作品,留存至今的作品有一千五百多首,這些作品中不乏一些名言名句被人們所傳誦,成為千古佳句,如梅花中的“遙知不是雪,未有暗香來”等均是王安石的詩句作品。

王安石的作品又被收入各語文課本,為後人所稱讚學習。下面我們來列舉較著名的作品。

王安石《梅花》書法

一:梅花

這是一首文學體裁為五言絕句的作品,詩人託物言志,詩中將梅花的堅強品質與高潔的氣質進行了高度的頌揚,從而筆風一轉,通過梅花來暗喻那些情操高潔的人們,這羣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堅持自己的原則與操守,為了正義,為了真理而堅持不懈,而據理力爭,從而對這一批人進行了高度頌揚。

名句:遙知不是雪,未有暗香來

二:元日

《元日》是一首七言絕句,描寫的是新年新氣象,舉國上下歡度新年,處處洋溢着歡樂與熱鬧,每户人家都張燈結綵,處處都是一派新氣象。

《元日》是一首政治詩,王安石通過過新年這一新氣象從而聯想到自己的變法。那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新法推行被獲准的第一年王安石看着春節景象,不覺得心情愉悦,想到變法後的新氣象他很是開心與激動,所以整首作品積極向上,充滿歡樂。

名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三:泊船瓜洲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將無法量化的春意變成了物化的實景,着實讓人對其寫作手法與用字大為讚歎。

王安石的詩句中還有大量的佳作,我們今天就只羅列了以上幾句。

王安石詠菊

王安石的作品豐富,特別是到晚年時期,王安石已經漸漸趨向于山水田園詩人了,早期的王安石作品以政治詩與詠史詩頗豐,1076年,王安石變法失敗,王安石辭職回鄉開始了隱居生活,此後的王安石流連山水間,沉醉於大自然中,此時的作品也大都是寫景,寫物的,菊花作為文人騷客的詩中常客,王安石怎麼能不參與呢?

王安石詠菊古詩配畫

詠菊一

院落秋深數菊叢,緣花錯莫兩三蜂。

蜜房歲晚能多少,酒盞重陽自不供。

詠菊二

補落迦山傳得種,閻浮檀水染成花。

光明一室真金色,復似毗耶長者家。

王安石詠菊詩有兩首,其中有第一首較為有名,並且關於這首作品還有一個典故。話説一日蘇軾前來拜訪王安石,發現王安石的桌子上放着一篇作品名叫《詠菊》,其中有一句這樣寫道: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軾看完就嘲笑王安石蓮最基本的常識也不知道,菊花是屬於草本植物,開花後花瓣是枯乾而不像其他花朵是以凋零結束的。所以蘇軾就在其原句下面提了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説於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看到蘇軾的詩句後心中也暗自笑話蘇軾,認為他觀察不夠細微。

王安石的詠菊其實是有典故的,來自《離騷》中,離騷中就説了菊花有落英,時隔多日後,蘇軾和朋友閒聊飲酒時才發現了這個真相。

王安石的作品均喜歡引經據典,可謂事注重實用性的,他摒棄了浮誇之風,少了點藝術格調,但是卻來的更加樸實與貼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36 字。

轉載請註明: 王安石小時候的故事 王安石的詩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