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帽子
皇帝是天子,是至高無上的,是凡夫俗子所不同的存在。歷代帝王為了體現自己皇權的威嚴,都有一套特別的服裝,一般被稱為龍袍,而帽子則是與其配套的重要配飾。文字記載或者畫像或者影視劇中,秦始皇的帽子就是經典的樣式。
秦始皇劇照
帝王的帽子正式的稱呼是冕。“免”古時候有拖拉的意思,而“冒”與“免”合在一起,就是拉住帽子的意思,這是為了防止帽子被風吹走,因此“冕”就是用繩帶系在下巴上的禮帽。由此可知,冕最早並不只是帝王的帽子,諸侯和大臣也可以戴,直到南北朝以後,只有皇帝才可以帶冕,也就特指皇帝的禮帽了。
冕據説是上古時期黃帝所發明的,至少根據孔子可描述可知周朝的時候的確已經有了冕,是最高禮儀的物品。之後各朝各代基本繼承這個制度,直到清朝,所以秦始皇的帽子也是冕。它的樣式是外面黑色,裏面紅色,頂部是一塊叫“綖板”的長板,前圓後方,取的就是“天圓地方”之意,而且前低後高。冕的前方是垂下的一串串玉珠,稱之為旒,所以冕也叫旒冕。皇帝的冕有十二串旒,據説是白玉所制,諸侯是九,大夫則是七個或者五個。垂旒據説是讓帝王可以不看不該看的東西。
冕的兩側各有一個孔,是用來插玉簪的,用來使冕可以固定在髮髻上。而玉簪的兩端是用來繞到下巴系竹的紅色絲帶,稱之為紘。紘在兩隻耳朵的位置上又各有兩顆玉珠,稱之為瑱,因為好像是要塞住耳朵,所以又叫“充耳”,就是讓帝王不要聽信讒言。
秦始皇的故事
秦始皇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是我國第一個皇帝,統一了天下,有着傑出的貢獻,而關於他的故事也廣為流傳,他是秦莊襄王的兒子,但因其母生性放蕩,與呂不韋通姦,便有説法他為呂不韋的兒子。
秦始皇圖片
且説秦莊襄王當時作為趙國的人質,本名為異人後為子楚,當時他在秦國的地位並不是很高,故不是很受寵愛,而呂不韋是一個善於投機的富商,遂看中了子楚的身份,便設計精心策劃了一系列的計謀使子楚能回到秦國且地位能得到提升。而子楚因有人看中他,便十分開心很快將呂不韋當成心腹。
呂不韋本是利用子楚來賺取更多利益,不想卻陷入權力的漩渦無法自拔,他得知當時秦國受寵的夫人無子,便獻大量財富和發揮其口才成功使子楚回到秦國且成為繼承人,而呂不韋不滿足於財富,狡猾奸詐的他為了能更好的控制子楚便花了重金買下歌妓趙姬為妾,且使其懷有身孕便將她送予子楚。
因此等到子楚繼承王位,他們的兒子也就是秦始皇便成為秦國的繼承人,而呂不韋成為相國,成為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家財萬貫之人,完成了他的願望,但卻沒有使其真正滿足,便和趙姬謀劃殺害子楚,成功推他們的兒子嬴政為秦王,呂不韋則代替年幼的兒子執掌朝政大權,而呂不韋的好日子持續到秦始皇滿二十一歲便結束。
秦始皇的墓找到了嗎
秦始皇的墓找到了嗎?現在一般認為現在位於陝西西安的秦始皇陵就是。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皇帝,這座皇陵也就是第一座帝王陵寢,出土過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
秦始皇陵照片
秦始皇陵建在驪山的北麓,所以也叫驪山墓。皇陵修建了整整39年,嬴政十三歲剛剛繼位時就開始,而等到他公元前210年死了還沒建好,還得他兒子胡亥再修建一兩年才完工。由此可見秦始皇陵修建時間之久。而修建時最多徵召過近八十萬的人力,也可見工程之浩大。
秦始皇陵是雄偉的,這是為了配得上嬴政千古一帝的尊貴身份,此外也是對好大喜功的他的諂媚迎合。據説皇陵的設計者就是丞相李斯,佈局形式是在仿照清朝的都城咸陽。此外,陵園裏只有秦始皇的一座大墓,沒有皇后、妃嬪等人的墓,而四周有着六百多坐陪葬墓或者坑,總佔地達到56萬平方公里。
不過秦始皇陵建完後的命運並不太好,多次遭到盜墓和破壞,第一次就是項羽攻入關中時,地面建築幾乎全毀。不過從劉邦開始,歷朝歷代對這座皇陵還是比較保護的,不僅派人遷到附近為其守陵,還曾經下令修整過。而到了現在,為了保護皇陵,一直都沒有去對地宮等核心宮殿進行挖掘,不過已出土的文物就足以震驚全世界。
因為放置秦始皇棺槨的地宮一直沒有開挖,所以還不能完全肯定裏面就是秦始皇的屍體。因此,如果你問秦始皇的墓找到了嗎,只能回答應該找到了。
秦始皇的功績
秦始皇被稱為千古一帝,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這都足以説明秦始皇的功績是巨大的。雖然也有人批評他殘暴無道、驕奢淫逸,但都必須承認他的一生是功大於過的。
秦始皇塑像
秦始皇的功績主要有三,第一個就是統一全國。春秋戰國的幾百年時間,是分裂的中國,是大動盪的時代,兼併和爭霸不斷,可謂民不聊生。而秦始皇繼位後,僅用了短短十年就吞併了其他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完成統一的人,這是他政治和軍事才能的體現。後世對他統一中國評價極高,“功齊三代”、“功如丘山,名傳後世”等。
第二個則是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一條包含的措施是很多的,有創立“皇帝”稱號、建立三公九卿的中央集權制、廢分封改郡縣制等。而這一制度也遠遠不止是“漢承秦制”,應該是之後兩千年中國封建朝代都是繼承了它。柳宗元在《封建論》裏評價説“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所以,秦始皇不僅是皇帝的發明者,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開創者。
第三大功績是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等。貨幣和度量衡的統一是經濟制度建立的首要前提,而統一文字則是促進交流發展文化之必需,這都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秦始皇統一的東西還包括倫理道德、車輛形制等。
此外秦始皇的功績還有開疆拓土、修築長城、溝通水路交通等。
秦始皇是暴君嗎
秦始皇的是非功過都是巨大的,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極端的,説他好是最高級的,説他不好也是最高級的。那麼秦始皇是暴君嗎?有人説是,他們最大的證據就是秦二世而亡,只存在了十四年就被農民起義推翻了。
《秦時明月》中的秦始皇
一般後世喜歡用個“暴政”這兩個字來形容秦始皇的執政。比如,説他吞併六國、統一中國靠的是屠殺,是用“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換來的;比如,説他通過“焚書坑儒”來鉗制百姓的思想,抑制了文化的發展;再比如,説他大興徭役,修長城、建皇陵死傷無數等等。
這些文字和敍述都是有依有據的,那秦始皇是暴君嗎?其實也不然,文字是正確的,但也是片面的。比如秦始皇為了統一全國殺了很多人,但從秦國滅六國前後中國的總人口來看,沒有明顯的減少,還是在2000萬左右,這和之後的改朝換代一死死一半以上的情況來説簡直少太多了。由此可見,秦軍所殺的都是六國的軍隊,而沒有發生過屠城或者大規模屠殺百姓。而且秦始皇滅六國才能統一,也遠比後來只需要推翻一個朝代的情況要難上許多,殺戮也自然成了必須。所以,秦始皇也許算得上是個暴君,但絕對沒有一般評價的那麼誇張。
那麼為什麼要片面地描述秦始皇而誤導世人呢?因為每一個史官都是為君王服務的,至少是站在自己朝代這一邊的,污衊貶低前朝就可以襯托出自身的正統性。比如,漢朝司馬遷,他沒有誇秦始皇善待功臣,因為漢高祖幾乎殺光了功臣;他沒有誇秦始皇從未誅殺大臣,因為漢武帝連宰相都殺了好幾個。
秦始皇死後誰繼位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朝的建立者。那麼秦始皇死後誰繼位的呢?答案是他的兒子之一的胡亥,史稱秦二世,或者二世皇帝,而這個稱呼也是秦始皇生前規定的,他夢想皇位可以由他家一直傳至萬世,可最後卻是隻有三世。
《秦時明月》中的胡亥
秦始皇據説有二十幾個兒子,他選定繼承人是長子扶蘇,而扶蘇為人仁德、勇武而有遠見的確會是一個傑出的繼承者,所以深受他的厚望。胡亥是秦始皇的十八子,雖然昏庸不成器,但秦始皇很疼愛他,原因一方面是他年幼,另一方面則是他對權力不感興趣,所以很放心胡亥。
但是胡亥對皇權沒興趣,不代表他身邊的人就對此沒有覬覦之心。胡亥從小受秦始皇的命令,隨着趙高學習獄法,所以兩人十分親近。而等到秦始皇在第五次東巡路上病重時,胡亥和趙高跟在身邊,而扶蘇因為直諫觸怒皇帝正在北方和蒙恬戍邊。
始皇帝寫好了遺詔,讓扶蘇回咸陽主持喪事並且繼位。遺詔給了掌管玉璽的趙高,但卻沒有發出去。趙高和扶蘇一直不和,所以在秦始皇死後與李斯、胡亥商議。之後他們矯詔宣佈秦始皇傳位給胡亥,並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讓扶蘇和蒙恬自裁。扶蘇自殺,蒙恬被囚禁。
胡亥繼位後,重用趙高,因為擔心矯詔之事暴露,他們開始誅殺忠良,先是蒙氏兄弟,其次就是胡亥其他兄弟姐妹,之後就是大臣包括李斯,最後胡亥也被趙高逼死。
秦始皇死後誰繼位,胡亥繼位所以沒幾年就亡了,如果是扶蘇繼位想來會長久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