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世人對亞聖孟子的評價如何 孟子三樂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對孟子的評價
南宋時期的大儒朱熹、程頤對於先聖孟子的評價,都認為:自從孟子之後,中國就再也沒有可以繼承儒家學説的代表人物了。是故才有堯傳舜,舜傳禹,禹傳湯,湯傳周公,周公傳孔,孔傳孟的説法。
孟子畫像
而他們認為,孟子之後儒家就再也得不到真傳了。而到了後世,東漢時期的趙岐對孟子的評價就更高,他認為,《孟子》一書保羅萬象,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足可以和聖人孔子相比,所以,他就把孟子成為“亞聖”。這也是孟子被稱亞聖的最早説法。
其實,説點實在的,這些都是後人給予孟子的評價,先秦之前,根本就沒有儒家這一説。當時人們信奉的,都是“黃老之術”。其中,黃指的是皇帝,老指的是老子,也就是説,先秦之前,人們信奉的都是道教。所以也就沒有了三皇五帝各代相傳的儒家道德之説了。
但是在後世,人們對於孟子的評價還是挺高的,甚至已經超越了諸子百家,僅次於孔子。孟子提出的政治觀點“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説法,在他所處的戰國時代,有着一定的先進性。他在竭力維護封建主義的統治和社會的安定方面,有着積極的作用。
而孟子對於人性方面的思想,也頗具有前驅性。他認為,人形本善,只是後天的影響才讓人有了善惡之分。所以他一直堅持“捨生取義”的説法,他和孔子一樣,認為老百姓應該遵守禮制,才能讓天下太平。
孟子的著作
孟子,名軻,字子輿,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孔子儒家學派的繼承和發揚者,被後世人稱為“亞聖”。他的著作《孟子》是由孟子其本人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彙編而成。
四書五經之一《孟子》
《孟子》一書約創作於公元前250年至150年,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為“四書”。據稱,《孟子》一書是“四書五經”中部頭最大的一部,約有三萬五千多字,共計286章。根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孟子》原著有十一篇,現僅存七篇十四卷。
孟子主要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學成後,他像孔子一樣,遊説當時的列國,他主要到過樑、齊、宋、魯等國。在遊説中,他試圖推行儒家的政治思想,實現他的“仁政”的政治理論。他在齊國當了一段時間的齊宣王的客卿,但他的政治意圖,卻沒有被齊宣王採用。孟子回到家鄉,聚眾講學,成書立説。
一開始,《孟子》一書並沒有被列入“經書”的行列。直到五代時期,後蜀的孟昶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孟子》也在其中,這是《孟子》最早被列入經書的開始。宋朝時期,宋太宗又翻刻了十一經。到了南宋孝宗皇帝時,當時的大儒朱熹把《孟子》正式編入“四書”的行列,從此,《孟子》有了一個新的高度。明清時期,《孟子》已經是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了,相當於現在的教科書。
孟子三樂
孟子三樂説的是在《孟子》一書中,孟子提到君子有三種快樂的一段話。原文如下: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孟子三樂
第一樂,指的是親情。父母健在,兄弟沒有病患,一家人和睦團圓,對於孟子來説是一種快樂。他教育子女應懂得感恩父母,珍惜親情。
第二樂,指的是孟子的為人處事的態度,他告訴人們做人應該正直坦蕩,對得起天地和身邊的人。
第三樂,指的是孟子的教育態度,得到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如果能遇上這樣的人才,孟子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全部傳授給他們,也是一種快樂。
初見孟子三樂,實在不算要求太高。但是細細品味,卻實在難得。這些平常的要求,看似樸素,可你一旦失去,生活便如履薄冰。試想一下,如果父母不在,你孑然一人活在這個世上,沒有兄弟親人,孤苦無依,那何來快樂可言?如果平日裏做了許多虧心事,每天怕被人上門尋仇,活在惴惴不安之中,又何來快樂可言?如果你滿腹才華,卻得不到好的傳人,只能把自己的才華隨着生命的失去,埋進土裏。又何來快樂?
往往純樸的都是真摯的,而真摯的卻是最珍貴的。孟子三樂表現了孟子為人的一種態度,也閃爍着其博學智慧的光芒。
孟子的資料
孟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的集大成者,他為發展和壯大儒家學説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曾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子思的學生,他吸收了孔子的部分主張,但是又發展了自己的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更加廣闊飽滿,“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就是孔孟思想最大的區別,但是他們都為儒家學説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孟子
孟子跟孔子一樣都是山東人,而且人生經歷也跟孔子很相似,都是年輕時周遊歷國,但是總是顯得不合時宜,他的學説思想總是不被採納,只好鬱鬱寡歡。即使孟子通常顯得很慷慨激昂,善於辯論,咄咄逼人的樣子,但是內心裏孟子也是很寂寞的,因為儒家學説在春秋戰國的亂世中很難得到採納,也是不合適的,孟子的失敗是註定的。
孟子平時總是滿口仁義,希望人人都能做正人君子,他曾經説,人皆有不忍之心,不然與禽獸有什麼區別呢。這些道理本身都沒有錯,也常常能使人信服,不過這些用在約束個人,提高個人修養的方面還有用,但是治理國家畢竟是個非常複雜的事情,也不能靠仁義道德,提高人的修養來簡單處理,一個全部都是君子的國家一樣是會發生矛盾的,個人的修養決定不了國家的繁榮強大。
不過孟子提出尊卑有序,用親善來改善緩和社會矛盾在社會矛盾突出的初秋戰國的亂世中還是有一定的借鑑意義的,也有利於維護社會的長期穩定,但這都是後來的事情了,孟子生前並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孟子的成語
孟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辯論高手,他常常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闡述自己的觀點,所以讀《孟子》常常被裏面生動的故事,嚴謹的思維邏輯所折服,這也是《孟子》區別於《論語》的一個重要特徵,因為《論語》主要記錄的是孔子和門生之間的對話,文學性不強。所以孟子還被後人譽為中國第一位文學家、散文家。
孟子的成語
《孟子》一書文采斐然,言辭流暢,善於運用大段的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對後世的文學發展起到很大的借鑑作用。
有關孟子的成語非常多,他自己就有孟母三遷的典故,在他的文章中,他創造了生於安樂死於憂患、專心致志、緣木求魚、一曝十寒、夜以繼日、左右逢源、綽綽有餘、不言而喻、同流合污、揠苗助長、明察秋毫、出類拔萃、出爾反爾等等,簡直數不勝數,很多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有的甚至成為我們平常生活中的俗語了,我們甚至都不覺察到這是個成語,可見孟子的語言功力的深厚,他簡直就是個語言學的大師,這些成語穿越了兩千多年,到今天依然非常實用,非常頑強,一點也不覺得艱澀難懂,這就是語言的魅力,也是孟子的貢獻。
孟子為豐富我們中國人的言語類型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也是他超越孔子的地方,如果沒有這些成語的運用,那麼我們今天的語言絕不會這麼豐富,我們恐怕常常會為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形容我們要描述的事物而着急,從這個角度上來説,我們要感謝孟子。
孟子趣説
《孟子趣説》是當代的一位國學愛好者,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論述孟子的思想,很多都帶有批判的意味而且文章的筆調刻意用一種很不正經的或者説是假不正經的方式來評論,與傳統的正規的學術論文刻意保持一種距離,帶有一些戲説的味道,現在已經出了好幾本,成為一種系列書了,在網絡上受到很大的追捧。
孟子趣説
《孟子趣説》表面上是講的孟子的生平、孟子的故事以及孟子的思想學説,彷佛是為孟子在立傳,不過孟子不過是作者筆下的一個引子,作者真正是想討論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試圖與讀者一起思考中國古代政治格局的合理與不合理之處,這個問題很宏大,但是作者卻善於把宏大的歷史課題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娓娓道來,他善於從小處着手,從批判孟子的思想學説開始,似乎在翻儒家的舊賬,這個問題曾經在五四時期討論過。
當時為了宣傳新社會新思想,將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儒家傳統思想看做是封建糟粕,看做是落後的象徵加以批判,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甚至有的激進分子以説中國文言文為恥,搞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這與六十年代的破四舊,有着相似的地方。但是作者很聰明,他沒有落入全面批判的俗套,而且儘量用戲説的形式,故意用業餘的口吻來對孟子的學説進行討論,避免上綱上線,孟子在他筆下不再是兩千年前的一個名字,而是一個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人,這一文風迅速風靡網絡,成為人們探討國學的新途徑。
孟子三遷
《三字經》裏面有一句話是這麼説的:昔孟母,擇鄰處。説的就是一個典故,孟子三遷。孟子三遷實際上指的就是孟母三遷。這個故事出自西漢時期劉向的《列女傳·卷一·母儀》: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孟母三遷圖
孟母三遷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孟子小時候父親很早就死了,他的母親為他的父親守節,從未改嫁。剛開始的時候,孟子的家在墓地旁邊,還是小孩子的孟子經常和鄰居的小孩子一起玩耍,他們經常看到大人們到墳墓前去祭祀先人時跪拜痛哭的樣子。孟子和其他孩子也一樣學着他們的樣子。孟母看到了,就皺起眉頭説:“這下去不行,我再也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裏了。”於是她就帶着孟子一起搬家。
新家搬到了集市上,而他們的家就在殺豬宰羊的附近。孟子重新結識了一羣新朋友,他和這些朋友一起學着集市上的屠夫和商人的樣子,玩起了殺豬殺羊和做生意的遊戲。孟子的母親知道了這事,又説:“不行不行,看來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們住啊。”於是他們第三次搬家,這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在這裏,每年夏曆初一的時候,都有官員來到這裏的文廟,跪拜行禮,互相寒暄禮貌。孟子看到這些情況,都依照着他們的樣子做。沒多久,他就學會了不少禮儀。孟子的媽媽看到了,才滿意地點點頭,説:“這才是我的孩子應該住的地方啊。”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人是隨着周圍的環境而成長改變的,在好的環境下,可以教出好的人才。
孟子戒母
孟母戒子的故事,出自於西漢時期的韓嬰的著作《韓詩外傳》,《韓詩外傳》每一條以一句《詩經》中的話來引文總結,並由360條軼事、道德説教等組成的一部雜編。
孟母戒子
孟母戒子講訴了這樣一個故事:孟子的小的時候,他的父親早早就死了,只剩下他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有一次,他在背書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在他的旁邊織布。孟子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過了一會,又接着繼續背誦。孟子的母親知道他是忘記了書中的內容,就把他叫過來,問他説:你背書為什麼背到一半的時候要停下來。孟子説: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忘記了,過了一會又想起來了。孟子的母親就拿起手裏的刀,割斷了他正在織的布,説:我現在把布都割斷了,還能繼續接着再織嗎?從此以後,孟子讀書就更加認真專心了,再也沒有忘記過書本中的內容。
孟母用刀割斷自己的織布,用以警示孟子背誦的時候不可遺忘,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讀書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也告訴我們,讀書必須讀熟,否則就有可能隨時遺忘。而作為小輩,應該理解長輩的教導,擅長和長輩溝通。
對於讀書為學的態度,應該謹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全神貫注,不可半生不熟。而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也要言傳身教,才能達到很好的教育子女的目的。而正是孟母的這種教導,才讓孟子日後成為了一個大思想家,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