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氏以其巨大的軍功威望和完善的內政改革,得以稱為天子,建號“黃帝”,並建立了可以繼承的家族首領地位(這一點,我已經在上文提到,歡迎子彧文章:為何天子都要自稱黃帝后裔?解析黃帝如何建立華夏第一家族)。黃帝之後,五帝開啓了“禪讓制”的美好政治傳説。
近年來,隨着《竹書紀年》的出土,這一美好傳説遭到了更加廣泛的質疑。那麼,五帝之間的帝位傳承背後有着什麼深刻的內涵,究竟是禪讓呢,還是政變呢?
1黃帝死後,究竟誰即位了?
《史記》記載,黃帝死後,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高陽氏立,是為帝顓頊。
然而,同時又記載,黃帝另一個嫡子玄囂號為青陽,昌意卻沒有。在《尚書》等古籍的記載中,也把玄囂稱之為少昊氏,列為五帝之一。一般上古時代,有一定地位的才有“號”。
這明顯説明昌意的地位要略低於玄囂。那麼,如果是顓頊即位,那麼這一切就顯得不合理。
這説明,玄囂極有可能才是在黃帝死後繼承了帝位的那個人。
那如果是這樣,為何《史記》中不見少昊的記錄而見顓頊即位呢?
同時,在《列子·湯問》中記載“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同時《國語·楚語》中記載“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亂德。”(九黎是蚩尤的後裔,而共工是炎帝之前的部落首領,現在屬於被征服的華夏部落之一)
結合這些記錄,可以大致明白:黃帝建立的華夏雖然初具國家形式,黃帝以其巨大威望壓制着眾部落。但部落聯盟性質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黃帝一死,就有部落開始要跳出來。而即位的黃帝長子少昊,不能彈壓,便啓用了侄子,昌意之子高陽氏。
少昊在位時間應該很短。少昊死後,而成長起來的高陽氏繼承了天子之位。(或許由於少昊沒有太大作為,或者沒有全部繼承黃帝的天子地位,太史公就把他給忽略掉了。)
高陽氏即位後,進行了廣泛的巡遊,並彈壓了共工氏和九黎部落,使出現危機的華夏再次回到正軌。
而高陽氏也得以名聲大振,得到了帝顓頊的稱號。
然而,顓頊死後,帝位卻再次回到了玄囂一系的帝嚳。帝嚳名高辛氏,是玄囂的孫子。
這又是為何呢?
有兩種解釋,第一,顓頊只是暫代少昊,因此顓頊死後,又主動把帝位傳給了玄囂系的帝嚳;第二,顓頊沒能建立起權力繼承的體系,上古時期並沒有達到集權,顓頊死後,在一些列的政治在運作之下,玄囂系重新奪得帝位。
上文提到,昌意系的地位要低於玄囂系。而且,從後面帝舜的相關記載來看,昌意系在顓頊死後,就全面衰落了。
從這裏分析,應該是第一種情況,顓頊以其突出的個人能力使得少昊以他代帝位,顓頊死後,帝位自然回到了玄囂一系,而顓頊的後人沒有受到太大的優待。
顓頊之子為窮蟬。···自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史記·五帝本紀》
因此,黃帝死後,帝位是傳給長子玄囂系的。但顓頊的即位,表明另一個嫡子昌意系雖然比不過玄囂系,但也是有一定勢力的。這為後來帝位落入昌意系埋下了伏筆。
2 玄囂系的帝位傳承
上古時期,華夏與其他早期的民族部落一樣,帝位的穩固在於民眾的服從,誰能擁有人口,誰就能擁有權力。
帝嚳即位以後,“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服從”,這個記錄雖然是很誇張,但是説明在顓頊和帝嚳兩代人的治理下,華夏再次進入了一個全盛時期。
這為後面玄囂系帝位的穩定傳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帝嚳死後,他的長子摯即位,摯即位後不久就死了。帝位又傳給了摯的弟弟放勳,放勳便是我們熟悉的帝堯陶唐氏。
從帝嚳到帝堯,帝位在玄囂系中穩定的繼承,印證了上文玄囂系的帝位繼承和昌意系的相對低位略低。
帝堯是一位仁君,大致相當於後世宋仁宗那種。帝堯在位的時間特別長,長達98年(應該有水分,下一節分析)。
後世許多在位時間長的帝王都是前半段英明神武,後半段晚節不保。帝堯好像也是如此。
帝堯執政的前半段,政治還是十分清明的。值得一提的是,帝堯時期,在天文和曆法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將一年定位366天,並且知道以閏月進行調整(歲三百六十六天,以閏月正四時);並且分出了春夏秋冬,對農時有了基本的認識。
帝堯時期
於是,帝堯時期,華夏變得更加的富有了,而帝堯也在歌舞昇平、四境平和的情況下,開始了有些怠政了。
史記中對於帝堯的晚年,是頗有微詞的。帝堯的怠政大致表現為這樣幾個方面:
其一,官員不加以認真考察,用人不當,分工不明。堯任用鯀治水,結果九年都沒有什麼成效(堯於是··用鯀,九年,功用不成);帝堯任用了禹、皋陶、彭祖等人,卻沒有明確的分工(未有分職)。
其二,耳根子軟,不能御下。輔佐帝堯的四嶽屢次出現不合理的意見,但是帝堯拗不過他們的堅持而聽從(嶽強請試之),比如鯀的舉薦;驩兜要用共工氏,堯不同意,結果共工還是成為了驩兜的工師。
這樣的情況下,華夏的環境變得越來越不好。渾沌、窮奇、檮杌等黃帝家族的宗室和饕餮(合稱四凶)開始在利用自己的權勢欺壓民眾,帝堯不能處理,威望也有所降低。
同時,帝堯晚年,出現了兩個比較大的危機,第一個是洪水的泛濫;第二,是三苗的騷擾和共工氏的再次崛起。
這兩個危機使得華夏民眾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了,而且從共工“旁聚工布”和帝舜“三年成都”來看,華夏的民眾開始部分脱離帝堯而投向共工和帝舜。
帝堯的怠政應該讓玄囂系失去了很多內部的人望,這給了昌意系一個難得的機會。
果然,帝堯認識到了這些危機,但卻感覺力不從心,於是讓四嶽廣泛舉薦。最終,帝堯啓用了年輕的新人,昌意系的虞舜。
3 虞舜的上位和昌意系權力的擴大
史記中記載,帝堯是直接並主動將帝舜作為帝位的接班人來考察的,子彧認為這不合情理。
子彧認為,帝堯是在不得已的情況被迫啓用帝舜的,等到舜掌權後、玄囂系已失人望的情況下才不得不傳位給虞舜的。為什麼呢?
有三個原因,第一,共工氏已經有相當的實力(旁聚布功),帝堯不用,説明帝堯害怕啓用有實力的人會影響到他的地位,這説明他其實還不願意傳位。
其二,史記中,讓四嶽舉薦的對話出現了兩次,説明這件事帝堯應該考慮了很久,而兩次問話中間,還出現了讓四嶽舉薦治水之人的對話,還用了不確定的鯀,説明當時洪水已經氾濫,帝堯病急亂投醫;
第三,帝堯放棄有權勢的共工不用,而啓用的這兩人,鯀和虞舜,勢力單薄且有相當大的缺陷:鯀桀驁不馴、不被族人認同(負命毀族);而舜則是顓頊的六世孫,血統疏遠。有缺陷,證明威脅小。
這兩件事説明,當時的華夏已經顯現出重重危機,帝堯威望下降,玄囂系在部落中人望有所降低。帝堯不得已啓用了昌意系中相對威脅較小的鯀和虞舜。
然而,虞舜雖然血統疏遠,卻有着相當的政治能力。他的政治能力主要就一個方面-能得人心:他父親和後媽的兒子都想殺他,他卻“以孝聞”;六世以來,舜的家族都“皆微為庶人”,舜卻能夠數年之內贏得相當多人的歸附(一年而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記·五帝本紀》)。
剛剛提到上古時代,想要得到帝位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得到人口歸附。因此,這才是帝堯又不得不啓用虞舜的原因。因為帝堯晚年,洪水肆虐、內部離心,三秒騷擾,華夏需要一個這樣的人才。
這也是為什麼帝堯在啓用虞舜的時候,還做了兩件事,第一件是將兩個女兒嫁給虞舜,第二件事是讓九個兒子跟着虞舜。嫁女兒為了六世“微為庶人”的虞舜能夠順利的開展工作,派兒子的意思,也可以順便監視着虞舜。
於是堯乃使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史記·五帝本紀》
這透露着,帝堯啓動虞舜時候的矛盾心理。
矛盾的心理
虞舜被啓用後,很快進行了雷厲風行的改革,罷黜流放尸位素餐的驩兜、鯀等人、遷作亂的三苗等、將官員進行分工、流放四凶,還制定了三年一考、九年一遷的官員考成辦法(三年一考功,三考絀陟)。這體現了虞舜卓越的政治能力。
然而,改革的過程中,有一點值得注意,虞舜任用了顓頊的八個後人(八愷)和帝嚳的八個後人(八元)。
這種廣泛的提拔,説明,在改革的過程中,虞舜也在通過提拔新人培養自己的嫡系,逐漸掌握着華夏部落聯盟的實權。虞舜還通過對昌意系(顓頊八愷)和玄囂系(帝嚳八元)的平等提拔,不知不覺中增強着較弱的昌意系的實力。
虞舜是顓頊的六世孫,昌意系的遠支。然而,這個血脈渺遠的虞舜的政治能力和收服人心的能力十分強勁。即使如此,虞舜還是花了很長時間來提高昌意系的實力和自己的威望。
這個很長時間大概是多久呢?大約20年。
但是20年後,昌意系和虞舜本人的權力越來越大,這導致昌意系的聲音越來越大,而玄囂系因為帝堯的怠政和昌意系權力的擴大,失去了多數的支持。
昌意係獲得廣泛的支持
這樣的情況之下,帝堯將帝位禪讓給了虞舜,讓虞舜代行天子的權力。
堯立七十年而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史記·五帝本紀》
這個做法實際上不太合理。雖然當時的華夏還沒有完全集權化,但是在自己生前隨意放棄天子之位的做法還是十分危險的。即使要任用虞舜,可以讓他任事就可以了,何必要讓他攝行天子之位呢?這也是唯一一例五帝生前禪位的。
因此,這種行為應該是不得不為。
那麼,帝堯這樣做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類似於南宋高宗趙構傳位於宗室疏支趙昚的做法。玄囂系已失人望,帝堯不得不考慮傳位。反正是傳位,挑選一個血脈疏遠的支系,或許還能保證自己讓位後的頤養天年;第二種可能,虞舜和昌意系,攫取了大權,逼着帝堯甚至於採取暴力手段奪取了帝堯的帝位。
帝舜是否採取了暴力手段?
我認為第一種可能更大些,因為虞舜在改革的過程中已經掌握相當的權力,而當時部落聯盟,各部落有相當的自主權,丹朱等人如果勉強即位,只會導致華夏離心,部落聯盟離心力越來越大。而正好虞舜是遠支,讓位以後也會對自己感恩戴德。
而如果是第二種情況的話,帝舜上位以後應該會削弱帝堯的影響力。這與後面帝堯死後的三年喪期等等行為不符。
因此,帝堯經過慎重全面的考慮,做了這個有點無奈但不得不做的選擇,將帝位傳給帝舜。
而帝舜上台之後應該沒有像《竹書紀年》中記載的那樣對堯做什麼。因為根據帝堯死後“如喪父母”、“三年不得舉樂”等記錄,舜應該對讓出帝位的堯還是不錯的。
但帝舜的上位標誌着經歷了多個世代的爭奪以後,昌意系相對於的全面勝利。從舜到禹雖然也不是父子傳遞,甚至於禹的輩分要高於舜很多,但兩人都屬於昌意系。因此,從舜至夏朝滅亡,帝位都掌握在昌意系的手中。
子彧説
實際上,黃帝死後,華夏首領(天子)的傳承是在他的兩個嫡子玄囂和昌意的後裔中傳遞。從少昊到帝堯,帝位基本都是在玄囂系內傳遞;而從帝舜到夏,帝位變成了昌意系。
黃帝有意傳位玄囂,因此一開始玄囂繫有着天然的權力優質,即使在顓頊即位之後,他們能夠將帝位掌控在玄囂系手中。而帝堯的怠政,和舜的啓用,給了昌意系巨大的機會。虞舜準確的抓住了這個機會,將帝位變為了昌意系。
而五帝帝位傳遞的核心原因,是華夏國家化進程還比較低,不能夠集權化,各部落還擁有相當的自主權。因此,黃帝的嫡系子孫中,誰能夠讓華夏更加強大,凝聚更多的人口,就能夠容易上位。反之,即使血脈較近,也難以上位。
但這種趨勢,在舜到禹的時期已經開始慢慢變質,因為經過改革,集權化程度已經越來越強。(完)
文/子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