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風口後的在線教育,到底應該拼什麼?

重回風口後的在線教育,到底應該拼什麼?

編者按: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資本偵探原創,作者李婷婷。

三年前,在在線教育賽道里折戟沉沙的玩家大概很難預料到,僅僅幾年過去,在線教育就會重新站上風口,並且在疫情的催化之下,提速前進。

自移動互聯網興起以來,創投力量們就從未停止過對在線教育未來的探索,原因不難理解:教育是剛需,而只要互聯網能夠助力教育實現在線化、規模化,行業集中度會得到極大提高,這意味着一個價值千億美金的賽道。

更重要的是,在線教育的模式一旦走通,將極大改善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問題,也就是説,在線教育不但商業前景可觀,社會價值同樣巨大——能將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高度統一的行業,委實不多,因此,在線教育自然受人追捧。

過去幾年,在線教育玩家們憑藉潛心打磨的產品,從低谷中走出,並逐漸重回風口。疫情之下,在線教育提速起飛,但高速發展也讓一些問題被放大暴露。

隨着各大教育機構暑期大戰打響,家長羣中最常討論的話題變成了哪個平台的網課效果最好。教育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家長對此的態度尤為謹慎,而在暑期將至,疫情仍未徹底結束的檔口,在線教育大概率仍會成為主流選擇。

在紛繁複雜的選擇面前,挑選一個教學效果最好的平台成為許多家長的剛需,當下,已經有不少專門做在線課程測評的團隊,對課程做細緻的拆分對比。

課程測評團隊的存在,反映出的是在線教育教學產品設計各異、良莠不齊的現狀。從需求層面迴歸商業化側來看,在大量需求湧入的同時,行業更加透明化,基於課程質量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因此,面對熱潮,從業者更應冷靜對待:行業遠未到可以舉杯慶功的時候,疫情紅利期後是緊隨而來的排位賽,用户對教育質量的高標準要求決定了這個行業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也意味着殘酷的優勝劣汰。

在新的發展趨勢下,在線教育玩家們想在牌局上留到最後,到底該拼什麼?

在一眾互聯網細分賽道中,在線教育是一個頗為特別的存在:首先,在線教育的本質仍是服務教研教學;而這同時決定了在線教育對互聯網產品技術能力的要求只會更高。

結合教育和在線兩大關鍵元素,可以將在線教育的競爭維度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有用户、能付費,一個互聯網產品才能正常運轉並實現良性循環、擴大規模,因此獲客和流量轉化的重要性無需贅述。而獲客、流量轉化的背後實際考驗的是平台的產品競爭力,於在線教育行業而言,這一產品競爭力的核心就是教研教學水平。

也就是説,對於在線教育行業而言,要想在競爭中脱穎而出,取得家長的認可,實現獲客與流量轉化,最終考驗的仍然是教研教學能力。

教研教學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平台必須圍繞教育鑽研、打磨、長期沉澱。回顧在線教育從資本寵兒到泡沫磨滅,再到現在重新成為大熱風口的過程,起起落落的背後本質,就是對教育本身的忽視與迴歸。

2014年時,隨着YY推出100教育,用互聯網顛覆傳統教育行業的呼聲高漲,一年內超44億人民幣的資本湧入賽道,但卻始終沒有一家成功破局的企業出現。僅在一年後,100教育高管動盪、營收令人失望,“小龍女”龔海燕先後三次創業接連失敗,資本隨之退潮。

重回風口後的在線教育,到底應該拼什麼?

龔海燕在那好網上線發佈會上

在此後的蟄伏期,在線教育機構耐心打磨產品,網易有道、猿輔導、VIPKID等優質平台湧現,在線教育找到了“慢發展的教育”與“快發展的互聯網”之間的微妙平衡,實現良性循環。2019年,在線教育在市場驚訝的眼光中開啓了高舉高打的競爭期,而在今年年初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後,意外進入更加高速的發展階段,乘勢起飛。

過去幾年資本密集湧入在線教育頭部玩家的表現,已經側面説明行業模式基本走通,也正因如此,此前行業討論的重點始終圍繞加大市場投入、獲客。

但困擾行業發展的問題並未完全解決,其中,教研教學水平、線上教學效果依然是全行業大力投入的重點,這兩個挑戰是否能夠得到化解,最終關乎的是行業能否突破規模化瓶頸的問題。

線上場景中,可以通過提升每一堂課容納的學生數量,來優化盈利模型,但大班教學勢必會削弱教學效果;一對一課程或小班教學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但又對企業造成了盈利壓力。網易有道CEO周楓將這一問題歸納為個性化學習和標準化教學的張力。

在行業躍遷的過程中,雙師制是一大進步:主講老師直播授課,輔導老師督學、答疑的模式,幫助行業克服了名師存在的侷限,放大了名師的輻射範圍,同時提升了在線教育的教學水平。

然而儘管有進步,雙師制依舊無法有效解決個性化學習與標準化教學之間的矛盾:

對於這個矛盾,行業當前的主流解決辦法是繼續在人力上下功夫,即配置更多的輔導老師,但這又落回了行業最初的矛盾點上:提高教師配置比例後,在線教育的規模化優勢被壓縮,機構盈利能力承壓。換句話説,雙師制解決了行業的規模化問題,但雙師制依然存在規模化瓶頸。

更重要的是,對學生而言,線上線下學習的最大區別在於,遠程教育所體現出的弱場景感與弱監督性,教師數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強對每個學生的關注,但無法根本消除“遠程”帶來的影響,也就無法保證教學效果。

在優化教育模式這條路上遇到瓶頸後,行業玩家們將目光投向了技術側:無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教育角度出發,要保證在線學習的效果,根本要義仍舊是研發、打磨出適合在線學習的課程產品,消弭線上線下的差距。

圍繞這一核心,目前的在線教育玩家正在進行競備賽。

外顯上,各在線教育機構的戰略仍舊聚焦在名師、流量、品牌層面。名師和流量是在線教育機構長久以來的爭奪重點,前者增強對用户的吸引力,後者為獲客提供基礎。

今年,在線教育機構的戰爭在品牌層面也打響了。4月份,網易有道精品課和作業幫先後宣佈簽約郎平及中國女排做代言人,一個籤冠軍教練,一個籤冠軍球隊,在品宣層面爭鋒相對,也標誌着在線教育競爭的白熱化。

但核心層面,各家機構實質上都在修煉內功,打磨教研教學能力。具體來看,主要玩家們發力方向存在細微差異:

各家方向存在細微差別,但通過技術手段來提升教研教學能力,已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的共識。

從加碼技術的共識可以看出,在表層的品牌、獲客大戰背後,行業競爭實質上已經進入深水區,這意味着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難度升級,將尤為考驗各家的產品技術能力。

而誰能在新的競爭階段突破現有侷限,誰就將定義行業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

在回答技術能為行業帶來什麼改變之前,需要明確的一個前提是,在在線教育賽道,技術是重要工具,但教育仍是核心,即決定勝負的不會是技術水平的高低,而是如何將技術與教研教學有機結合,最終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究竟如何評價又受何影響?周楓引用了著名心理學家Bloom的一個理論來解釋決定教學效果的因素:

也就是説,在學生既有知識、技能一定的情況下,要優化教學效果,就需要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採用最貼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手段——這凸顯了因材施教和課程教學設計的重要性。

這一邏輯下,優化在線教育教學效果,進而突破行業規模化瓶頸的關鍵,就在於因材施教和課程教學設計。

在堆人力已無法有效解決現有瓶頸的背景下,向技術要解決之道成為可行路徑。也因此,技術基因濃厚,同時不斷加碼教研教學的有道,選擇跳出價格戰等行業主流比拼方式,將探索重點放在了對線上教學產品的創新和重構上。

圍繞因材施教和課程教學設計這兩個關鍵點,周楓給出的解法是:互動。

為了解決個性化學習和標準化教學的矛盾,周楓定義下的互動沒有侷限在學生與老師之間,基於網易本身的技術基因,網易有道精品課的設計了更集約化、高效率的互動手段,包括交互設計、自動化判題、操作系統無縫切換等等。

從效果上看,互動課程的顯性優勢是能得到更準確的教學反饋。

在真實的線下課堂上,老師通常可以通過學生眼神、表情的反饋,判斷學生的理解程度;而在線上,老師與學生的溝通更為間接,要準確判斷學生的學習程度較為困難,只能依賴於學生的主動反饋。這就存在很大的侷限性。

通過題目測試是一個好方法,但在遠程大班教學中,僅依靠人力挨個檢查題目完成情況並不現實,要獲取及時的教學效果反饋,需要相應的技術能力支持。

對此,網易有道在產品技術層面做了系列嘗試。

比如説,在立體圖形的教授過程中,在老師講解之後增加了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觀察環節以及互動評測題目。通過一系列的結構化互動題,老師對學生的學習程度有了更精細的洞察,以便靈活調整後續教學層次和節奏。

在實操性課程中,互動的效果會更加明顯,比如圖形編程課中,在結束知識點詳解後,網易有道精品課平台會讓學生無縫切換至編程操作系統,以由淺入深的闖關模式,讓學生完成階段教學後的個性化實戰演練,並在每個關卡都實時自動評分,量化評估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這樣的技術優勢還可以延伸至課後,如英語作文智能批改功能、英語口語智能糾音功能,這些智能化輔助手段,大大緩解了教師的壓力,也保證了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細緻、公平、準確的課後輔導與作業評估。

將上述課上、課後的解題過程、測評分數相整合後,就可以得到一張清晰的學員畫像。網易有道的智能筆起到的就是這一作用,記錄學生通過智能筆作答的所有內容,將結構化數據存入數據中台,教師通過調取、查看每個學生的情況,能更準確地掌控學生在課程中的成長過程。

重回風口後的在線教育,到底應該拼什麼?

智能筆答題在課堂中上台的圖示 來源:公眾號“周楓”

準確的教學反饋,為在線規模化教學中所面臨的核心困境——因材施教的標準化——提供了突破口。在互動過程中,利用技術手段掌握的學生行為習慣及學習效果,進行相應分析,並結合具體的教研教學體系,就可以找到線上大班教學環境下因材施教的解法。

要明確的是,這不會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技術對教育的打磨是需要耐心的,也會經歷試錯。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慢發展的行業,若一味追求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忽略教學本質,只會將行業再次引入歧途,重演2015年在線教育神話破滅的故事。

但只要突破瓶頸,成功做到將教育與技術真正結合的“匠人”,就將享受到豐厚的行業紅利。

在在線教育的風口競賽中,網易有道並不是最先入局的玩家。但是基於網易有道團隊的互聯網技術背景,以及網易自身的價值觀和產品方法論,網易有道之於整個行業的意義有獨到之處。

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脱胎於網易的有道,身上有着濃厚的網易文化烙印。

一眾互聯網巨頭中,網易始終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從最早的門户,到後來的遊戲,再到當下的音樂、嚴選等業務,網易很少會在風口最盛的時候進入某一賽道。在中國互聯網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通常來講,後發往往意味着錯失良機,但網易卻多次實現後發制人,這背後與網易的產品方法論息息相關。

耐心打磨產品是網易系的一個特點,而打磨產品的前提是從用户需求出發,基於這兩點,網易逐漸形成了不盲從、不隨波逐流的方法論,而在沉下心打磨產品的同時,網易也逐漸積累了定義好產品的能力。

事實上,當下正處於網易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網易將於6月11日正式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網易創始人丁磊在日前發佈了網易上市二十年來首封致股東信。信中,丁磊再次梳理了網易的核心價值觀:熱愛、用户導向、創新創造、協作。

在一脈相承的方法論及價值觀的指引下,網易手中誕生了以精良的日系畫風取勝的《陰陽師》、以推薦功能及社區氛圍取勝的雲音樂。從網易有道的打法中,也能夠看出網易系產品共同的產品力,在教育業務上,這樣的特質尤為難得。

回到整個賽道來看,在線教育正當風口,行業競爭也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而要實現更大突破,行業必須在產品層面做出更大的創新。

對於任何公司而言,遇到紅利期是運氣,而將看似偶然的運氣變成必然的能力,背後考驗的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在長期發展中,網易已經有深厚沉澱。而在在線教育賽道,網易有道會否重演網易系後發制人的故事,將是行業接下來尤為值得關注的方向。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08 字。

轉載請註明: 重回風口後的在線教育,到底應該拼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