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偉:閲讀,在家庭教育中至關重要

  按:這是2014年的舊文,偶然發現自己的公號上居然沒有發過,略作調整發一下。

凌宗偉:閲讀,在家庭教育中至關重要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讀書”一詞常等同於“教育”,譬如“墨水”一詞就特指一個人的受教育水平。在這些口頭語中的歷史信息中,我們多少可以看出“閲讀”對教育的意義曾是多麼的重要。倒是在家庭教育中,在學校生活中,很多教育人反而忽視了閲讀。

  叫人可嘆的是,今天我們這個民族居然成了世界上人均閲讀量比較少的一個國度,而在我們的家庭則又將“讀書”引到了另一個極端,即只注重“閲讀”一些輔導資料,幾乎沒有出於滋養生命豐富內心提升素養需求的閲讀。更為可怕的是當一些有識之士和相關機構團體意識到這種趨勢可能帶來的危機而倡導閲讀推廣活動的時候,又有一些人從中看到了某種商機和揚名立萬的契機,或推銷低劣作品、盜版書籍;或藉機實現“著作等身”,以獨佔鰲頭,贏得擁躉者千萬,“家庭”正成為他們攫取暴利的新土壤;如此這般的偽閲讀就這樣慢慢地達成了某種利益共識。出於滋養、潤澤的教育的閲讀推廣就這樣失去了她的美好初衷,更多的是在狂歡虛偽而趕時髦地頌揚着“閲讀”的必要性和人文價值;這種異化,多多少少,讓人感到了那些“讀書人”、“著書人”和閲讀推廣機構的自欺欺人。

  正因為如此生態才需每一個家長,每一位孩子,要從淨化自己、提升自己的角度出發,進而在趨利化、市井化等現實的桎梏中獲得力量。閲讀推廣機構和推廣人更要在如何將閲讀一步步的做實、做穩、做久,進而成為一項為孩子一生奠基的工程方面下功夫。因為閲讀,絕不僅僅是孩子在學校三五年內所必修的功課或技能,而是作為一種人生素養和精神境界,註定跟隨他一輩子,也註定將成為他“文化基因”中區別於他人的最顯著標志的浩大工程。這就不是靠推薦一批書目,搞幾次閲讀徵文那麼簡單的事了。首要的恐怕是要純潔動機,唯有拋卻利益集團乃至個人的小九九方能成事。

  作為家長,要解決的則是“眼界即邊界”的問題,尤其是家長不讀書,就難有足夠的視野和足夠的視域,他對“閲讀”的理解就難拋卻短視和爭利的偏見;家長一旦成了讀書人,就有可能站在更宏觀、更人性的立場去審視孩子生命的價值歸屬,就有可能從涵養孩子生命的立場來考慮策劃和引領孩子的閲讀活動。

  如果家長是個讀書人,他就可能是個明白人,他就會認識到兒童對閲讀的自我理解、實踐和體悟,並將直接他們的生命狀態。所以,我們與其對孩子大聲疾呼“閲讀”,不如先將自己的“閲讀力”提升上去,沉下心來讓自己真正成為“讀書人”,去體會讀書之樂,去分享讀書之智,去傳播讀書之道,孩子若在其中每天耳濡目染,能不愛上閲讀嗎?從我的經驗來看,不管是家長的先行閲讀,還是孩子的閲讀拓展與進步,真正將這項工作落實下來的,首先要解決的是內驅力的問題,當閲讀成為一個人的生命需要的時候,不讀就會感到失落。

  當然,人總是有惰性的,何況在這個讀書無用盛行的時代,沒有相關的推動措施,要想大家自覺閲讀,那也是一廂情願的事情。因此,家庭中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要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形成一套人人遊戲規則,讓每個人都能在規則下看到成長和進步,這樣的規則就是一種價值導向,它像一隻無形的手,推着孩子快速生長和成熟,幫着他們找到興趣增長點及人生的階段座標。

凌宗偉:閲讀,在家庭教育中至關重要
  無論怎樣的規則,總難免是冰冷的,所以我們還要營造濃郁的人文氣息和温情脈脈的關懷。比如,可以營造閲讀的氛圍,特別要拋卻那些空洞而具有蠱惑性的為升學而奮鬥的標語口號,代之於生動的、有趣的文字,充滿智慧的故事,開放的書架,温馨的書屋,盈溢墨香的迴廊……這一切或許會不斷在應試的日日益裹挾中保留住這最後的一塊“淨土”,讓生長變得更加純粹、豐富和自然。

  就閲讀的內容而言,我的看法是可以適當駁雜一些、寬泛一些。對孩子來説,他們的邏輯思維和人生閲歷還略欠於成年人,只有通過更多的知識貯備和累積,才可能融會貫通為我所用,這就需要家長為他們悉心指導,畢竟現如今的圖書是良莠不齊的,即便是我們所説的經典,有些也是夾雜着不少糟粕的,即便是所謂國學經典也是如此。家長要做的是讓孩子明白,閲讀不是一件可以立竿見影的事情,閲讀是一種生命的滋養和浸潤,她的回應或許在明天,或許在將來,試想一下,要是哪一天原本枯燥的課本知識將在我們的某次閲讀中被“巧遇”,那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心靈震撼,那情景又將是怎樣的美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4 字。

轉載請註明: 凌宗偉:閲讀,在家庭教育中至關重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