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管校聘”、“教師輪崗”,這一類老師首先會被送去交流

目前各地都在逐步推行“縣管校聘”和“教師輪崗”的制度。這種制度大概的內容就是,所有的老師都屬於縣一級的教育局統籌管理,不再像以前一樣完全屬於某一間學校。

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説説這個“縣管校聘”和“教師輪崗”的現實情況。

很多地方都規定要有一定比例的老師要交流出去,特別是那些已經超員的學校。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條件很多人都符合交流輪崗的條件,但是出於對陌生工作環境分反感,幾乎沒有老師願意去其他學校輪崗交流。

那決定權就落到學校領導手裏了,試想一下,你要是學校領導,你會把哪些教師交流出去呢?

按照要求,是要有一定比例的優秀老師交流到一些薄弱學校去的。但是對於任何一所學校來説,教學成績出色的老師都是稀缺的資源,要把自己稀缺的資源拿去支援別人,這得有多高的覺悟啊。

更何況,縣域內的各所學校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大家都是中考、高考的競爭對手。一個校長再怎麼糊塗,也不會把那些教學好手送去給自己的競爭對手吧?除非像第一種那裏所説的,讓領導很不舒服的那些人。

面對那些其他學校過來的“新老師”,接手的學校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呢?

大家心裏都明白哪些人才會被交流出來的話,那你覺得能有什麼好態度了。

新學校的領導看着這些要麼在原學校跟校長關係不好,要麼教學能力不行的人,有可能會委以重任嗎?

這種讓教師在區域內流動的制度,在理論那裏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設計者卻忽略了,實施計劃的都是有想法、有利益考量的人。

對一個學校的評價機制沒有改變,那麼學校肯定會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想盡方法去把這些影響降到最低,讓最有用的人儘量地留在自己學校,從而導致在交流的都是那些不受學校領導歡迎的老師。

而且,這種頻繁的交流,對很多老師的心理也是一種很大壓力。每個人都人心惶惶,擔心下一年不知道會被扔到哪個學校,完全沒有一絲的歸屬感。

試問,在這樣的情境下,哪個老師還有心情專心工作呢?就算工作做得很好,去到其他地方別人也不一定承認。

到頭來,所謂讓教育資源更加均衡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讓大多數老師們都陷入了困境。

其實,想要教育資源均衡,真的很簡單,讓生源絕對均衡就可以了。大家就會發現,名校不再是名校了,因為沒有了好生源,差學校也突飛猛進了,其實老師還是那些人,只不過學生變厲害了。

這麼簡單的道理,相信每一個老師心裏都明白得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41 字。

轉載請註明: “縣管校聘”、“教師輪崗”,這一類老師首先會被送去交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