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在前秦能當上丞相,王猛到東晉也就是桓氏家族的一個門客。讓你選,你會怎麼選?
我們總用民族主義來揣摩古人。但,民族主義是法國大革命之後的產物。中國古人,包括西方古人,都沒有這個意識形態。
先有人民主權,再有民族,然後才有民族主義,即忠於本民族的利益。而在這之前,老百姓忠於誰的呢?人民主權和民族主義之前全是君主制,所以,忠誠的對象就是君主以及君主背後的一套秩序。
而華夷之辨已經算是一個進步或擴展了,就是把君主先甩在一邊,重點看背後的這套秩序。至於誰當君主、誰不當君主,不重要,重要的是華夏的秩序。
所以,我們不能用民族主義來強求王猛。
然而,畢竟放在王猛面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東晉、一個是前秦。為什麼王猛會選擇輔助前秦呢?看一下當時的具體情況,就知道了。
公元354年,桓温北伐,率荊襄4萬步騎攻入關中。關中父老簞食壺飲、夾道歡迎。老人更是淚流滿面,言:不圖今朝復睹官軍。
當此之時,王猛與桓温,一個是才士、一個是梟雄,相遇於霸上。桓温問策王猛:
吾奉天子之命,率鋭師十萬,杖義討逆,為百姓除殘賊,而三秦豪傑未有至者何也?”
看到了沒有,除了王猛來了,三秦豪傑就沒有一個來的。這個問題連桓温都搞不明白。但,王猛卻給挑明瞭:
公不遠數千裏,深入寇境,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見公心故也,所以不至。
你桓温不遠千里搞北伐,現在兵入關中,離長安只隔着一條灞水,卻按兵不動了。你到底想幹啥?現在能復關中而不復,那麼關中是姓晉還是姓秦就不好説了。這時候,誰會貿然到你軍中效力。
簡單説,就是勝負未分,到底誰主關中還不一定。所以,三秦豪傑還在觀望。後來呢?桓温被前秦趕出了關中了。所以,豪傑觀望也是有道理的。
北伐失敗,是因為桓温無力收復關中嗎?桓温北伐,但北伐不是目的,目的是篡位,而北伐只是撈取權力的工具。
桓温拿出高官厚祿邀請王猛跟他一起效力東晉。但,王猛拒絕了。史書記載是因為王猛的老師不同意。
卿與桓温豈並世哉!在此自可富貴,何為遠乎!
關中自可富貴,何必捨近求遠。
但關鍵是東晉的朝堂氣候,王庾桓謝四大家族輪流當軸,什麼時候能輪到王猛這種人出人頭地。看一下王猛的出身就更清楚了。
王猛,字景略,北海劇人也,家於魏郡。少貧賤,以鬻畚為業。
劉備賣草鞋,還能頂着一箇中山靖王之後。而王猛一個賣畚箕的,則是純粹的寒門子弟。他跟隨桓温去了東晉,能有什麼作為?
桓温篡位稱帝了,可能位列朝堂,但肯定也被士族排擠;桓温篡位失敗了,可能身死族滅,這個風險太高。
為什麼輔佐氐人苻堅?
前秦是一個氐人政權。但,在民族主義出現以前,臣民效忠的對象是君主這個職位及其背後的一套秩序。所以,在普通百姓看來,只有氐人的皇帝而無氐人政權。
於是,王猛追隨苻堅也就無可厚非了。
王猛在前秦做出了什麼貢獻呢?
理政朝堂、開疆拓土,並非全是王猛的功績。理政朝堂,王猛一個人幹不過來;開疆拓土,更應該説氐人將士很能打。所以,內外兩大功績上,王猛的作用,大概率是被誇大了。
但,理政朝堂和開疆拓土的底層基礎,是前秦政權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強。而這件事應該是王猛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一個是整頓吏治,王猛做始平縣令後開始做這件事;一個是打擊氐人權貴,王猛做尚書左丞後開始做這件事。這兩件事的結果就是加強了皇帝權威和中央集權。於是,苻堅感嘆説: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天下有法”的前秦,面對前燕、前涼、仇池等胡人政權就是一種高維打擊低維。而這個功績,應該是王猛幫助苻堅實現的。而有了這個基礎,前秦才能夠一統北方。
但是,十六國時期的胡人政權,畢竟不夠成熟。中央集權的制度建設以及皇帝權威的思想建設,都沒能固化,太依賴強臣和雄主。所以,王猛一死,前秦也就錯誤百出,難以維續其在北方的統治。
從中得到的啓示:
分析古人,不能僵化套用現代人的觀念教條。特別是民族主義這個帽子,古人沒有這個意識。帝國和王朝,都是一套秩序。在這個秩序中,效忠的對象是君主,而不是民族。華夷之辨確實存在,但更應該從文化和秩序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從民族主義的角度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