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如何選取天下人才為己用,是每個君王都要考慮的事。先秦時期,主要採用“世卿世祿”以及分封天下的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説,當官的基本上都是些貴族子弟,世代延續,平民唯一上升的渠道就是上戰場殺敵立功。到了漢代,選拔人才的方式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官吏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舉的稱為秀才,由各郡推舉的稱為孝廉。魏晉時代,門閥制度更是壟斷了官員的任用通道,入仕為官成了貴族的專利。
“科舉制”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科舉制打開了平民上升通道,伴隨了中國一千多年的歷史,影響極大。在大多數情況下,科舉確實可以讓那些家庭貧寒的人,憑着自己才學,有直上青雲的機會。但是,要憑着自己實力在科舉場上殺出一條血路,卻十分的艱難。科舉共分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考中者分別稱為: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一、考中秀才有多難?
秀才,才之秀者,即是讀書人中的優秀人才。考中秀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經過三場考試:縣裏考一次,府裏考一次,最後到省裏提督學政那裏考一次,俗稱“小三元”。根據考試成績和資歷,秀才被分為三等,只有考到一、二等級的合格者才能獲得“秀才”的稱號。
每個府院三年兩考,每次錄取45名,平均每年錄取人數大約也就30名左右,再細分下去的話,每個縣也基本只有5個讀書人能考中秀才,相當於現在全縣高考的前五名。這樣的人,哪個不是“超級學霸”?因為秀才沒有薪水,不可以當官,所以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社會地位,需要自食其力,養家餬口。社會上往往稱其“酸丁”,“窮秀才”。但是秀才多少還是有了一些特權:
一是見了縣官不磕頭,不稱大老爺,而且還有座位;二是犯了罪不可以直接脱開褲子打屁股。即使要打手心也只能由縣處級的學官動手,不許衙役打。動刑要省裏批准革去功名才可以。三是不出徭役,房子可以比別家高三寸。
二、考中舉人有多難?
中了秀才,意味着有了參加鄉試,考取舉人的資格。鄉試是三年一次,通常在農曆的秋天八月舉行,所以鄉試又稱“秋闈”。舉人的名額是有規定的,大省100名左右,中省70名到80名,小省40名到50名不等,不可以隨便增加或者減少。據不完全統計,有明一朝276年,舉人大約有10萬人左右。平均下來,全國每三年只中舉1000人,一年300多人,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參照清華、北大每年招生7000人左右來計算,一年下來考中舉人的人數僅僅約為清華、北大人數的1/20,所以古代的舉人的含金量本人覺得要遠遠高過清華、北大的學生。不過,一旦中了舉人,就牛了!從此就被稱為老爺,有了做官的資格,是體制內的人了,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貼,衣食無憂,生活瀟灑。舉人一般可出任知縣、教職等職務。因此也有“頭頂知縣,腳踏教官”的説法。舉人即使不當官,也可以和縣處級幹部平起平坐。
三、考中進士有多難?
禮部會試,三年一次,都是在秋闈之後的第二年春天,中榜者,稱之為“貢士”,其實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這些貢士一般都將會是進士。只不過還得經過最後一關殿試,分出高低三等。一甲3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考取進士的難度,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參照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展示內容:在中國1300多年科舉考試歷史中,全國平均下來每375萬個讀書人才能考中一個進士。自宋代開始,中進士後即可以馬上授以官職。清代略有不同,清朝狀元一般授翰林院編撰,為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二、三甲進士會被分派到朝廷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部委級”衙門觀政,也就是實習,一般兩年後經考核被授予正式職位。
附: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朝舉行甲辰恩科會試,選拔出273名貢士參加接下來的殿試,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本次殿試的試題,也流傳下來,各位可以看看難度。考試共分三場。第一場:史論五篇。1. 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考國防,民族政策)2. 賈誼五餌三表之説,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説亦以戒單于,其説未嘗不效論。(同樣考國防政策,顯然與當年大清面對列強侵略相關)3. 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考國家內政治理戰略,評價“以法治國,以德治國”。)4.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於私第見客論。(考“人力資源”,人才選拔戰略。)5. 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考國家外交戰略,顯然與當年李鴻章在各列強之間周旋相關。)
第二場: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1.學堂之設,其旨有三,所以陶鑄國民,造就人才,振興實業。國民不能自立,必立學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愛之心,自養之技能,必需之知識,蓋東西各國所同。日本則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鑄國民之教育也。講求政治、法律、理財、外交諸專門,以備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設農、工、商、礦諸學,以期富國利民,此振興實業之教育也。三者孰為最急策。(考教育改革,國際比較研究)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盍縷舉近百年來歷史以證明其事策。(考外交政策,國際比較研究)3.日本變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國以日強;埃及用外國人至千餘員,遂至失財政裁判之權,而國以不振。試詳言其得失利弊策。(考國內治理——改革開放戰略,國際比較研究)4.周禮言農政最詳,諸子有農家之學。近時各國研究農務,多以人事轉移氣候,其要曰土地,曰資本,曰勞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實資智識。方今修明學制,列為專科,冀存要術之遺。試陳教農之策。(考農業經濟學,農業制度改革。土地,資本,勞力的概括相當“西方經濟學”。)5.美國禁止華工,久成苛例。今屆十年期滿。亟宜援引公法,駁正原約,以期保護僑民策。(考國際法,具體如何應對美國的排華法案。)第三場:《四書》《五經》義。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義。2.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考試題目大都與當時大清時局息息相關,考生既要通曉中國傳統政治經濟,又要具備國際視野,非學貫中西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