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記得上學的時候,我們最常説的一句話便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實現在回頭想想,數理化,其中數學排在第一,也是有道理的。
數學,不只是一門學科,其實在生活中的運用也非常廣泛。生活中,我們要用到數學的地方,並不是各種微積分、線性代數,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鍛鍊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便利於生活。
數學,從一年級就正式開始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怎麼學,數學都很差。於是,為了讓孩子數學成績提高,家長便各種給孩子補課、做題海戰術等等。
開心果媽媽也是一位理科生,大學的時候也是數學專業,所以對於學數學這一塊,相對來説,還是有點小經驗的。而後,前段時間無意中看了孫斌勇院士的數學學習經驗,覺得其總結概括,真的非常到位。
孩子數學總學不好?最年輕院士教給女兒的“一字經”,可重點參考
在2019年11月22日,中科院公佈了新當選為院士的名單,共64人。其中,孫斌勇在名單中脱穎而出,因為,他是最年輕的那一個,只有42歲。要知道,50歲以下的都沒幾個,42歲便獲得院士,也被稱為“最年輕院士”。
雖然年輕,但是孫斌勇在數學方面的成就,卻一點也不“輕”。在人物評價上,他所做的研究工作,是眾多國際數學家工作不可替代的基礎,他證明了Kazhdan-Mazur非零假設,被稱為“孫的突破”。
關於孫斌勇院士的個人經歷,就不多説了,反正非常勵志,網上便能找到。開心果媽媽重點想説的,還是他傳授的數學學習方法。
孫院士有一個女兒,他在教育女兒學習數學這個問題上,不建議她追求快。他對女兒説,學數學,就比如火箭發射,一共有1000步,每一步如果花2倍的時間,能夠保證正確率,從時間上來説,只是花了2倍的時間,但是如果只用1倍時間,哪一步要是錯了,那毀掉的就是整個工程。
孫院士説:“學數學不要求快,一定要學慢學細。”總的理解下來,孫院士所提倡的學數學的方法,就是一個字——慢。“慢”着學數學,開心果媽媽真心贊同。
家長輔導孩子數學,忌“催”,讓孩子慢一點
孩子小些的時候,簡單的加減乘除總是算錯,家長們內心,是不是很焦急?有些家長甚至會嫌棄孩子:“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你幹什麼吃的?”
是呀,這些簡單的加減乘除,對於大人來説,確實很簡單。但是,大人忘記的是,這些加減乘除也是自己當年背了好久給背出來的。
如果家長實在理解不了孩子,那麼,可以做這樣一個遊戲:
A—J字母,分別對應數字1—10,如果説2+3,家長能夠很快算出來等於5,那麼家長可否快速算出B+E等於多少呢?
家長對字母算法的陌生,其實,就是孩子對數字算法的陌生。
每個人在接受一項新知識的時候,大腦都需要時間來消化,而孩子們學習數學這些邏輯思維比較複雜的內容,更需要時間來消化。
因此,“慢”這個字,對孩子學數學真的很重要。但是,慢,也是有目的的,慢下來,是希望孩子能夠將數學的基礎給打牢。那麼,該如何慢呢?
孩子學數學,如何讓孩子“慢”下來?
1、鑽研原理邏輯
孫院士小時候看書,特別仔細,細到去理解每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在數學上,孫院士對每一個不等式等定理,π等定義,都是自己的去證明一下或者搞清楚是怎麼來的。
總的來説,學數學有一點很重要:搞清楚,想明白,不稀裏糊塗的學習。
在現在的教學中,很多家長都處於比較焦慮的狀態,焦慮之下,他們對待孩子的學習,就顯得有些焦急,不斷壓榨孩子,希望孩子在更短的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只管孩子習題有沒有做完,根本不管孩子對習題背後需要用到的知識點、邏輯、原理等,有沒有透徹地瞭解。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便容易出現低級錯誤,家長們常説的“孩子其實會,但就是做錯了”,主要原因,便是“根基不穩”。但允許孩子放慢腳步,引導孩子去吃透一個知識點,那麼無論題目如何千變萬化,孩子掌握了根本,就能夠解答出來。
2、比起刷題、做難題,不如研究知識體系
在現在數學教育中,有一個非常常見的方法,那便是“題海戰術”。
不可否認,題海戰術在如今的學習中,確實是一個辦法。但説得直白一點,題海戰術其實就是讓人熟能生巧。這些題目在孩子的腦海裏,最終就是一道道非常零碎的題目。等考試的時候,出卷老師變了個花樣,孩子就不知道這道題,考的是什麼了。
一味地讓孩子快速做題,家長不如引導孩子“慢”下來,潛心研究一下知識的體系。
開心果媽媽記得上學的時候,有很多同學抱怨,那麼多公式,怎麼背得下來?考試的時候,就會在“套”各種知識點,這樣子錯誤的概率自然會高。
那什麼是研究知識體系呢?其實,這就是去研究知識點之間的關係。慢慢研究他們的關係、差別等,在搞清楚之後,這些知識在大腦裏便不是一個又一個碎片,而是一片知識網,只要想到一個點,那麼便能夠牽連出很多的相關點。
如何研究知識體系?
自己去理清一套知識體系,其實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開心果媽媽提供3個小方法。
方法一:暫時先讓孩子放下題海戰術,讓孩子“慢”下來,對一道題“舉一反三”,聯想類似的題目,搞清楚其中的關聯;
方法二:睡前比較安靜的時候,腦海裏像看電影一樣,回顧一下這些知識點,理一理其中的關係;
方法三:及時做筆記,將理清楚的知識點記錄下來。等下一次有新的思路時,再去修改筆記。
3、耐心很重要
孩子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兩點“慢”,那麼只要家長不要太乾涉,那麼孩子的數學,至少比“快學”要好。但,最讓家長頭疼的是,有些孩子做事情可能比較浮躁,即使聰明,卻沒有耐心去這麼研究,那該如何是好?
此時,家長一定要陪着孩子“慢”下來,去好好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耐心。
方法:家長教一遍,孩子不會,那就再教一遍,哪怕教了100遍
現在家長有一個毛病,那就自己覺得很簡單,那麼就要孩子快速學會。這個在上面講過了,其實,家長的問題就是出現在“快”上。而想要讓孩子“慢”下來,那麼家長就不要不耐煩。
在教孩子的時候,不要只告訴孩子答案,最終都要回歸到原理、知識點上。一遍不會,就多講一遍,哪怕講100遍,只要孩子最後徹底理解這個知識點,那都是可以的。
開心果媽媽寄語
學數學,其實並不一定説,用了這個方法,數學成績就能夠突飛猛進。但是,這種“慢”方法,卻能夠更好地塑造孩子的學習習慣、思維模式等。短期不利好,但是從長期角度來説,卻是非常值得的。
學數學,終究是“急不得”,慢一點沒關係,只要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