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當輔導員”是屈才嗎
【新聞隨筆】
作者:陳志文(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
近日,一則武漢大學輔導員招聘錄取公示引起社會熱議。錄取名單上的新晉輔導員學歷清一色為名校碩博士,甚至還有海歸的名校博士。討論中不乏學歷貶值、博士“內卷”等聲音。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2019年高校招生人數突破900萬大關,大學生羣體規模日益龐大,結構更趨多元,校園與社會的互動性趨強,心理問題集中凸顯,大學生的管理與服務難度係數越來越大。這自然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工作者參與其中,開展相應的輔導工作。在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之後,人們的觀念也不該再停留在之前精英教育時代,更不應以過時的觀念看待時下的教育實際,不宜用老觀念來審視北清碩博“下餘杭”的選擇,這次博士當輔導員的事件也是同理。
更重要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學生服務本來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和要求。2017年,教育部印發文件明確提出,高校輔導員要按1:200的師生比例配備。一些高校也明確規定,學校行政管理人員必須有一線輔導員工作經驗。博士當輔導員等現象的出現,離不開高學歷人才供需結構變化的大背景。2003年前後,每年高校引進教師高達16萬人,碩士甚至本科畢業生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份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而近幾年,高校每年能提供的就業崗位僅3萬人左右。在人力資源供給側,20世紀90年代初,全國高校每年博士招生人數僅幾千人,碩士也不過幾萬人,而在2020年,碩士招生人數已突破100萬人,博士招生人數也已超過10萬人。這種供需結構的變化,必然導致相同就業崗位平均學歷層次的提升。
除了供需結構變化外,對於高學歷人才本身來説,無論是選擇進高校當輔導員,還是去街道辦甚至是中小學,都是他們對就業待遇進行現實衡量後的經濟理性選擇。就拿當輔導員來説,不僅存在未來轉至科研崗的可能,而且勞動報酬、社會保障等有形無形的待遇也不算低,對不少博士生來説,算得上一份性價比較高的工作。
當然,其中也多少暴露出一個已被聚焦多次的問題:為什麼許多人明明不想做學術,卻還是要攻讀博士學位?實際上,對於很多人而言,“讀博”更多是一個慣性的選擇,同時也是一個無奈的選擇。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挑戰,不少人一路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步步攀登直至登頂。然而,他們中很多人在明知沒有專業前景的領域苦苦讀完博士,然後去做一份完全與專業無關的工作。
一名博士的養成,佔用並耗費不少優質的教育資源。當利用大量優質教育資源培養出的博士去從事了與自身專業無關的輔導員,是否是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這種質疑也頻頻出現相關的討論中,説到底,這背後是對博士培養制度的發問與反思。新時代的大學教育對輔導員崗位的要求非常高,博士去當輔導員本質上不存在浪費,不過其中的問題也值得探討。具體來説,目前的研究生教育,還存在兩個顯著問題:一個是學科結構問題,一個是微觀的研究方向問題。
近年研究生報考人數持續大漲,其中增長大多來自人文社科專業,相較理科生,人文社科專業的畢業生想要獲取一份體面或者有競爭力的工作,似乎難度更大。當然,這可能無關學科價值高低的問題,主要還是由社會需要決定的。科技創新的現實需求,無一不指向理工科人才的培養。2020年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進一步釋放了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擴招的信號。從這個角度來説,未來博士生的擴招,應與實際需求相匹配。當這種結構的調整與社會需求結構匹配度日趨接近,自然可以減少討論中所提到的優質教育資源的浪費。
至於研究方向,目前大量的研究生培養,往往是基於自身學科發展的需要甚至就是寫論文的需要進行簡單複製,離實際需求太遠,這一問題亟待解決。立足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堅持問題導向進行研究,或許才能真正展現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價值。
《光明日報》( 2021年02月02日 0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