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著名國家,後長期淪亡,又被三國瓜分,現國土僅剩38%
14世紀起,歐洲巴爾幹半島逐步被納入奧斯曼帝國的版圖中,直到19世紀奧斯曼衰落,巴爾幹各族才獲得民族獨立的機會。1830年,希臘利用歐洲列強之間的“希臘綏靖”,而成功獨立。1877~1878年,保加利亞、黑山、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這幾國,又趁俄土戰爭的有利時機,發動武裝起義,並在1878年《柏林條約》中獲得獨立或自治地位。總體來説,到19世紀末期,巴爾幹半島上已經出現了一批獨立的民族國家。
但是,仍有一些巴爾幹小國,處於被宰割、被支配地位,馬其頓(現稱“北馬其頓”)便是其中之一。説起馬其頓,熟悉歷史的人會想到的是,公元前4世紀的亞歷山大大帝,以及他所創立的亞歷山大帝國。只是,由於長期的歷史演進,以及不斷的民族融合,古典時代的馬其頓已經非常遙遠,與現在的馬其頓也很難説有多少聯繫。公元6~7世紀,斯拉夫人大批移居巴爾幹半島,同當地的希臘人混合。而這段歷史,才是今日馬其頓的濫觴。
幾個世紀以來,馬其頓在各個強大政權中間易手,先是拜占庭帝國,後是保加利亞帝國。公元14世紀奧斯曼帝國興起後,馬其頓又為奧斯曼帝國所佔領。19世紀末~20世紀初,巴爾幹半島興起了民族獨立運動,馬其頓也未能受益。1912年,巴爾幹危機進一步深化,馬其頓終於爆發了反土起義。與此同時,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希臘也支持馬其頓的自治要求,並且結成聯軍,向土耳其宣戰(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戰後,馬其頓並未獲得自由,反而成為保、塞、希所爭奪的對象。1913年下旬,三國之間矛盾激化,並因此而爆發第二次巴爾幹戰爭。而這次戰爭,也最終導致了馬其頓地區的“分裂化”與“碎片化”。1913年8月的《布加勒斯特條約》規定,馬其頓地區一分為三,分別由塞、保、希控制。其中,希臘獲得約50%的土地,稱“濱海馬其頓”;保加利亞獲得約10%的土地,稱“皮林馬其頓”;塞爾維亞獲得約38%的土地,稱“瓦爾達爾馬其頓”,也就是今天的北馬其頓。
在此之後,馬其頓地區就被鄰國肢解,並在隨後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相互之間的“隔閡”。儘管在兩次世界大戰時期,保加利亞兩度追隨德國,並依靠德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一度“統一”了馬其頓大部、打破了這種“隔閡”。但隨着二戰的結束,保加利亞也被迫歸還了大部分佔領區,只得到了一個南多布羅加。而當時已經升格為南斯拉夫加盟國的馬其頓,也被迫繼續忍受着“分崩離析”的境遇。
1945年二戰結束時,雅爾塔體系在歐洲範圍內確立,這標誌着歐洲現代版圖的成型。在此之後,“皮林馬其頓”成為了保加利亞的固有領土,“濱海馬其頓”成為了希臘的固有領土。蘇美冷戰時代,這兩國分別是華約集團和北約組織的成員。與此同時,得益於鐵托的國內政策,“瓦爾達爾馬其頓”從塞爾維亞的控制下分離出來,於1946年成為南斯拉夫旗下的一個新加盟國。
直到1991年南斯拉夫崩潰,馬其頓才得以實現獨立。但獨立後的馬其頓,由於工業基礎薄弱,加之與希臘、保加利亞存在各種糾紛,故而經濟水平長期位列歐洲倒數。前兩年,為了照顧希臘的看法,馬其頓將國名改為“北馬其頓”,方才實現了與希臘的和解。此時,北馬其頓所控制的區域,僅包含歷史上的“瓦爾達爾馬其頓”。也就是説,同歷史上鼎盛水平的馬其頓地區相比,現在的北馬其頓,國土面積僅為其38%。
總體來看,馬其頓的悲劇,就在於其地緣戰略位置太特殊了。巴爾幹半島,是歐洲通往亞洲的“走廊”,而馬其頓這個地區,又處在“走廊”的必經之路上。長期以來,周邊政權只要有領土擴張的慾望,就勢必會將馬其頓作為目標。縱觀歷史,馬其頓地區也只有在亞歷山大時代,才誕生過比較強大的本土政權;而在其他歷史時期,則多被外來政權所佔有。